基于知识迁移学习的航拍电力部件图像的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2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21060.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相结合的领域,基于知识迁移学习的航拍电力部件图像的分类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建立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对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进行调优,在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的基础上,将卷积神经网络GoogLeNet的最后三层用一个全连接层、一个softmax层和分类输出层所代替,进行优化设置;在训练网络时,网络参数是结合多次仿真实验和贝叶斯优化算法获取的;将采集到的电力部件图像经过归一化预处理后输入步骤二获得且设置好的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按照绝缘子、金具、杆塔等类别进行分类;进行仿真实验进行验证。

    核基对抗网络光伏离网逆变器环流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44482.5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离网逆变器的环流抑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核基对抗网络控制方法的,针对交错并联逆变器的环流抑制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与控制理论的交叉技术领域,具体为核基对抗网络光伏离网逆变器环流抑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器系统、执行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环流的相应数据,在控制器系统中算法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构建核基对抗网络进行数据分析建模以及控制,并最终形成控制指令信号;在执行系统中根据控制指令信号对环流进行抑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光伏离网逆变器交错并联环流进行抑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效率,降低了电网公害。

    基于双基准双比较零点的通用变频器低速性能死区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8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290103.1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基准双比较零点的通用变频器低速性能死区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系统初始化设置比较零点为512;A2、进入PWM中断程序;A3、判断霍尔电流传感器的AD转换值和比较零点的大小,AD转换值大于比较零点,电流正向,正补偿;AD转换值小于比较零点,电流负向,负补偿;A4、计算出的脉宽值,赋值到脉宽寄存器,波形自动生成。本发明通过增加两个基准零点并且可以动态调整使低速死区补偿更准确。

    子母结构车轮大轮车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037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13590.6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子母结构车轮大轮车,包括长方体的车体,还包括沿长度方向贯穿且固定于车体上的车轴,设于车轴两端的两个大直径车轮,分别通过伸缩机构安装于车体前后方的两个小直径支撑轮,主控制器,蓄电池。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大直径车轮是子母结构,通过车轮控制器综合控制,智能地实现启动、平稳行驶、加速、减速、刹车等典型行车过程;(2)车轴不旋转,并且将驱动部件、制动部件集成在车轮内部,结构紧凑。

    内置悬浮飞轮的电动车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037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3452.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轮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置悬浮飞轮的电动车轮,包括车胎、轮轴,还包括用于安装车胎的由良性导体材料制成的轮辋,并排环套固定于轮轴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环形内摩擦带,所述轮辋为纵截面呈U型的环壳体,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轴承外圈外环面分别与轮辋内圆两环面固定连接;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轮轴上环套固定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线圈附着轮。本发明所述的内置悬浮飞轮的电动车轮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将磁铁飞轮与车轮结合为一体,高效储能,结构紧凑,摩擦小,效率高;而且本发明所述的磁铁飞轮在磁悬浮的作用下,与轮辋和缠绕有线圈的铁芯不接触,实现高速旋转无机械摩擦。

    基于双基准双比较零点的通用变频器低速性能死区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8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90103.1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基准双比较零点的通用变频器低速性能死区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系统初始化设置比较零点为512;A2、进入PWM中断程序;A3、判断霍尔电流传感器的AD转换值和比较零点的大小,AD转换值大于比较零点,电流正向,正补偿;AD转换值小于比较零点,电流负向,负补偿;A4、计算出的脉宽值,赋值到脉宽寄存器,波形自动生成。本发明通过增加两个基准零点并且可以动态调整使低速死区补偿更准确。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极端环境下城市内涝监测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49507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767086.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内涝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极端环境下城市内涝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水位监测终端节点和协调器节点,水位监测终端节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具有入水口,外壳的中心管内间隙配合有浮球,所述浮球上部连接有空心杆,所述外壳上部管壁内设置有内嵌层,所述外壳顶部固定盖设有顶盖,顶盖具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空气通道,空心杆与内嵌层之间能够形成电容。本实用新型一个NB‑IoT连接一个ZigBee协调器,对多个终端节点的数据集中上传;当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发生时,基于ZigBee的局部信号传输,实现局部预警控制仍然可以实现,避免了因隧道等封闭环境造成的物联网信号失效。

    一种交错并联反激式微型光伏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213043596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1966667.4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应用技术领域,并且公开了一种交错并联反激式微型光伏逆变器,其中包括一组DC/DC交错并联反激模块,该模块电路的输入与光伏组件连接,输出与DC/AC全桥逆变模块连接,DC/AC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与EMI滤波模块连接,经过EMI滤波之后输出符合国家并网要求的交流市电输送到电网,其中还包括了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分别去控制DC/DC交错并联反激模块和DC/AC全桥逆变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交错并联反激电路有效的减小系统输出电流的谐波,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并且采用独立MPPT控制可以实时跟踪系统最大功率点,消除了因光伏波动而造成的功率损失,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

    一种基于隧道磁阻传感的多功能智能插座

    公开(公告)号:CN211629477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20107254.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磁阻传感的多功能智能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漏电感知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WiFi/红外模块,所述插座主体面板上部有圆形指示灯、指示灯下面安装有显示屏,在面板中部安装有三孔插座;在插座背面通过火线导线、零线导线、地线导线连接插孔与接线端子,火线导线与零线导线上安装有屏蔽壳体,屏蔽壳体内部安装有隧道磁阻,屏蔽壳体外部安装有固定电阻,隧道磁阻传感器安装在火线导线下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磁阻传感的多功能智能插座,利用隧道磁阻效应对磁信号的灵敏反应进行漏电、断电保护,能够快速的断电,更好的智能节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旋翼与履带复合的角度自调节分布式光伏清洁运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32127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20299986.8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板清洁与运维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飞行能力与履带行走功能、能够根据光伏板角度自调整、适用于分布式光伏板的旋翼与履带复合的角度自调节分布式光伏清洁运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履带、四旋翼、液压伺服系统、清扫机构等。本实用新型能够紧密的将光伏运维与光伏清洁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光伏电站日常状态,故障检测,热斑检测,灰尘识别等数据实时发送给控制人员,实现了光伏运维的基本要求,且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消耗,使得效率得到了提升。本实用新型独特的角度自适应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纬度带来的15~45°光伏板倾角,使得运维装置能够准确稳定的降落在光伏板上,不会因为角度而跌落下来,同时提高了光伏运维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