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9701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411783.0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振弦组合且初始值可调表贴式传感器,包括:外套筒;一对安装支座;弹性元件,左套筒和右套筒均与弹性元件固定;小套筒,其设置于弹性元件中,且小套筒的一端穿出第一预留孔并与之焊接,小套筒的另一端穿出开口,并不与小套筒接触;振弦及一对夹紧件,振弦穿过小套筒,其两端通过一对夹紧件夹紧,一对夹紧件分别插入左传感器端头和右传感器端头;磁感应环固定于小套筒上,磁感应环的信号从电缆输出,电缆穿出弹性元件且位于外套筒的外侧;应变光栅和温度补偿光栅,应变光栅粘贴于弹性元件的内侧面,温度补偿光栅粘贴于小套筒的外表面。本发明能够精确测量低弹模量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其他低弹模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7597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1783.0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振弦组合且初始值可调表贴式传感器,包括:外套筒;一对安装支座;弹性元件,左套筒和右套筒均与弹性元件固定;小套筒,其设置于弹性元件中,且小套筒的一端穿出第一预留孔并与之焊接,小套筒的另一端穿出开口,并不与小套筒接触;振弦及一对夹紧件,振弦穿过小套筒,其两端通过一对夹紧件夹紧,一对夹紧件分别插入左传感器端头和右传感器端头;磁感应环固定于小套筒上,磁感应环的信号从电缆输出,电缆穿出弹性元件且位于外套筒的外侧;应变光栅和温度补偿光栅,应变光栅粘贴于弹性元件的内侧面,温度补偿光栅粘贴于小套筒的外表面。本发明能够精确测量低弹模量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其他低弹模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239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725488.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桥面板吊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吊装设备将一对悬臂侧桁吊门架和一对中桁侧桁吊门架分别吊装形成位于跨中侧和位于边跨侧的门架支撑机构;采用吊装设备将一对大车轨道机构分别吊装沿横桥向设置,一对大车结构分别吊装不啃轨运行在大车轨道上;采用吊装设备将小车轨道机构吊装沿纵桥向设置,大车轨道机构和小车轨道机构呈H字形结构,小车结构吊装不啃轨运行在小车轨道上;吊装下层铁路桥面板和吊装上层公路桥面板。本发明能够在钢桁梁桥面板架设期间,通过大悬臂、大范围门架提升系统进行水上整体吊装、能水平纵横向平移转运,有效利用空间、缩短工期,不需占用航道。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609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301815.4
申请日:2012-08-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1D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卧运桥塔阶梯式垂直转体辅助装置,它包括用于运输卧式桥塔的运输轨道,运输轨道上设有顶推装置,顶推装置中的运输滑块上固定设有具有高度差的主动力支座和从动力支座,主动力支座设有主动活动铰座,主动力支座通过连接杆与从动力支座连接,从动力支座设有从动活动铰座,卧式桥塔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活动铰座中凹槽相匹配的主动转动铰和从动转动铰。本发明通过把卧式桥塔的支撑转化为由主动活动铰座和从动活动铰座共同支撑,使卧式桥塔的转体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具有稳定性。本发明不仅满足在江河或海上等复杂波浪条件下桥塔的转体安装,也可满足陆上大型构件的转体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749773.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黄灿 , 朱浩 , 郑建新 , 王永威 , 陈圆 , 薛现凯 , 刘志昂 , 李焜耀 , 肖垚 , 杨华东 , 吕丹枫 , 李浩 , 王紫超 , 周浩 , 代百华 , 穆文均 , 黄甘乐 , 胡钦侠 , 高宏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节段空间相对姿态测量与吊装拼装方法,包括S1、单目视觉测量融合激光测距设备的集成;步骤S2、单目视觉测量融合激光测距设备的布设;步骤S3、标靶的选型与布设;步骤S4、建立空间坐标系;步骤S5、标靶像素坐标测量,计算得到相机A1和相机A2的标志点平均像素坐标与图像光心之间的像素差值;步骤S6、将像素差值转换为实际距离差值;步骤S7、获取激光测距仪B1和激光测距仪B2获取的距离值;步骤S8、桥塔节段拼装。本发明基于双相机单目视觉的桥塔节段吊装拼接,通过高精度工业相机融合激光测距仪代替人工经验判断,实现了姿态测量的自动化,降低了施工过程风险;实现了空间姿态测量的高精度与实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8279.7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Inventor: 黄灿 , 高纪兵 , 刘洋 , 林巍 , 杨汉彬 , 郑建新 , 朱浩 , 李浩 , 周浩 , 仇正中 , 孙南昌 , 王紫超 , 代百华 , 吕昕睿 , 谢波 , 廖万成 , 高宏磊 , 罗之然 , 龙强 , 王昆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振装置的安装使用方法,安装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试验模型大小及需要激振的点,设计横撑及可伸缩支撑杆的尺寸;根据试验所需激振力能量的大小,选取对应的连接绳和激振块的尺寸;步骤二、在穿孔处涂油,保证穿孔与连接绳之间接触面光滑,将激振装置组装好;步骤三、根据机械能大小J,计算激振块相较于其垂落放置时的夹角θ=2arcsin[J/(ML)],利用激光水准仪找到水平面的激振块坐标点,通过夹角和激振块的XY坐标点即可定位激振块机械能为J时的释放点,其中,M为激振块的质量,L为连接绳长。本发明用于提供结构额定机械能的激振,可改变激振位置及方向,可控制激振输出的机械能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8140.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筋断裂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块体、张拉结构、张拉槽块体、标准块体、防护结构和监测结构,试验块体是用于模拟待试验预应力筋使用环境的钢筋混凝土块体;张拉结构用于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作用力的施力结构;张拉槽块体是与张拉结构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块体;多个标准块体固定在试验块体与张拉槽块体之间形成与预应力钢筋长度适配的钢筋混凝土试验体;防护结构设置于钢筋混凝土试验体的两端;监测结构用于对试验过程中的振动、损伤和飞溅情况进行监测;本申请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降低了混凝土模型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264721.8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黄灿 , 朱浩 , 陈圆 , 刘志昂 , 郑建新 , 王永威 , 李焜耀 , 薛现凯 , 肖垚 , 李浩 , 王紫超 , 杨华东 , 代百华 , 高宏磊 , 黄甘乐 , 胡钦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梁吊装监控系统中,桥面吊机通过钢丝吊绳连接于待架设梁段;工业相机固定于桥面吊机上,使其镜头竖直朝下;网络交换机分别与工业相机、智能计算终端、无线网桥通讯连接;方形基准标靶位于已架设梁段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位于待架设梁端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和方形基准标靶一一对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监控方法工程现场实用性强,监测精度高,运维成本低,具备无人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智能辅助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54193.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田唯 , 李焜耀 , 朱浩 , 王永威 , 肖垚 , 杨华东 , 郑建新 , 王紫超 , 刘志昂 , 陈圆 , 薛现凯 , 李浩 , 代百华 , 周浩 , 孙南昌 , 杨切
IPC: G06F18/2431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标签分类算法的大型沉井挖掘指令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沉井内布设多个数据收集装置,其覆盖所有的沉井孔位并收集设定时间间隔内的数据,从而获得建模所需样本,生成样本集;步骤二、对样本集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分析,实现数据清洗;步骤三、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获得建模所需的特征子集;步骤四、根据特征子集进行建模,构建多个大型沉井挖掘指令预测的多标签分类算法模型;步骤五、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选择并优化处理,得到大型沉井挖掘指令最佳预测模型;步骤六、结合最佳预测模型预测沉井挖掘指令,为施工指令施策提供决策依据。本发明的预测方法以促进大型沉井挖掘指令的精准有效,降低人为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5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78389.2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田唯 , 肖垚 , 王永威 , 朱浩 , 李焜耀 , 杨华东 , 郑建新 , 王紫超 , 刘志昂 , 陈圆 , 薛现凯 , 李浩 , 代百华 , 周浩 , 孙南昌 , 杨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融合的HPC抗压强度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高性能混凝土相关参数数据;探索性数据分析与数据清洗;混凝土数据异常值处理与数据变换;混凝土数据特征工程;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构建;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参数调优;混凝土预测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融合;基于SHAP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分析;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模型难以训练且对数据量具有很高需求的缺陷;同时多模型结果的综合平均,相较于使用单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而言,更具有可靠性;同时测试周期短、精度高、测试成本低,相较于传统的经验公式法、试验法具有更强的工程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