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3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264721.8
申请日:2022-03-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梁吊装监控系统中,桥面吊机通过钢丝吊绳连接于待架设梁段;工业相机固定于桥面吊机上,使其镜头竖直朝下;网络交换机分别与工业相机、智能计算终端、无线网桥通讯连接;方形基准标靶位于已架设梁段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位于待架设梁端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和方形基准标靶一一对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监控方法工程现场实用性强,监测精度高,运维成本低,具备无人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智能辅助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264729.4
申请日:2022-03-17
发明人: 黄灿 , 朱浩 , 郑建新 , 陈圆 , 刘志昂 , 王永威 , 李焜耀 , 薛现凯 , 肖垚 , 李浩 , 王紫超 , 周浩 , 杨华东 , 代百华 , 高宏磊 , 黄甘乐 , 穆文均 , 胡钦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拉力传感器的钢梁吊装监控系统中,桥面吊机通过钢丝吊绳连接于待架设梁段,拉力传感器安装于钢丝吊绳上;工业相机固定于桥面吊机上,使其镜头竖直朝下;网络交换机分别与工业相机、智能计算终端、无线网桥通讯连接;方形基准标靶位于已架设梁段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位于待架设梁端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和方形基准标靶一一对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监控方法工程现场实用性强,监测精度高,运维成本低,具备无人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智能辅助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3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281401.0
申请日:2020-1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下沉施工自动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沉井下沉施工中的施工数据;将施工数据根据影响因素的类型进行分类,对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进行设定和调整;建立沉井决策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形成决策树;对沉井决策模型进行测试,直至验证得到的沉井决策模型的决策错误率达到设定的要求;通过沉井决策模型分析出最优决策指令;向施工现场的智能设备输出相应的决策指令,完成自动决策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沉井下沉施工自动决策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各类影响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量化为权重值,并利用其对沉井决策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使沉井决策模型能够自动分析出最优决策方案,在提高决策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介入对决策准确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49773.4
申请日:2022-06-29
发明人: 田唯 , 黄灿 , 朱浩 , 郑建新 , 王永威 , 陈圆 , 薛现凯 , 刘志昂 , 李焜耀 , 肖垚 , 杨华东 , 吕丹枫 , 李浩 , 王紫超 , 周浩 , 代百华 , 穆文均 , 黄甘乐 , 胡钦侠 , 高宏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节段空间相对姿态测量与吊装拼装方法,包括S1、单目视觉测量融合激光测距设备的集成;步骤S2、单目视觉测量融合激光测距设备的布设;步骤S3、标靶的选型与布设;步骤S4、建立空间坐标系;步骤S5、标靶像素坐标测量,计算得到相机A1和相机A2的标志点平均像素坐标与图像光心之间的像素差值;步骤S6、将像素差值转换为实际距离差值;步骤S7、获取激光测距仪B1和激光测距仪B2获取的距离值;步骤S8、桥塔节段拼装。本发明基于双相机单目视觉的桥塔节段吊装拼接,通过高精度工业相机融合激光测距仪代替人工经验判断,实现了姿态测量的自动化,降低了施工过程风险;实现了空间姿态测量的高精度与实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4721.8
申请日:2022-03-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梁吊装监控系统中,桥面吊机通过钢丝吊绳连接于待架设梁段;工业相机固定于桥面吊机上,使其镜头竖直朝下;网络交换机分别与工业相机、智能计算终端、无线网桥通讯连接;方形基准标靶位于已架设梁段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位于待架设梁端上桥面两侧,方形监测标靶和方形基准标靶一一对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监控方法工程现场实用性强,监测精度高,运维成本低,具备无人实时监测、无线传输数据、智能辅助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10226.5
申请日:2022-06-22
发明人: 陈鸣 , 吴启和 , 张磊 , 蒋振雄 , 李镇 , 赵东梁 , 冯先导 , 李嘉成 , 谭国宏 , 沈孔健 , 郑海涛 , 陈建荣 , 刘修成 , 唐震 , 万猛 , 朱浩 , 王紫超 , 袁灿 , 韩鹏鹏 , 李德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超大沉井台阶渐进式取土下沉施工系统,包括:沉井、多功能驳船、取土平台、管线和破取土设备,所述多功能驳船位于所述沉井旁侧,所述多功能驳船上集成供水设备和供气设备,所述取土平台设置于所述沉井顶部,所述管线包括供气管和供水管,所述破取土设备设置于所述取土平台上且包括空气吸泥机、双头绞刀设备和气水同轴射流设备,其分别对应通过所述供气管和供水管连接所述供水设备和供气设备,所述空气吸泥机连接有排泥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中超大沉井台阶渐进式取土下沉施工方法。本发明系统中将各设备及管线高度集成化,使得设备相互不干涉,管线排布规整,方法采用台阶渐进式取土,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4458.0
申请日:2022-05-30
发明人: 田唯 , 黄灿 , 朱浩 , 郑建新 , 王永威 , 陈圆 , 刘志昂 , 薛现凯 , 李焜耀 , 肖垚 , 杨华东 , 吕丹枫 , 李浩 , 王紫超 , 周浩 , 代百华 , 穆文均 , 黄甘乐 , 胡钦侠 , 高宏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图像数据集采集系统,包括:移动端,其包括任务接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奖励接收模块,任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派发的任务,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的采集,奖励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奖励;云端,其包括数据评估模块、数据奖励模块和综合管理模块,数据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数据采集模块上传的数据是否合格,数据奖励模块用于对评估合格的数据发放对应的奖励,综合管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上传的数据以及数据评估模块评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数据集,综合管理模块还用于对任务接收模块发布或暂停任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图像数据集采集方法。本发明可快速构建桥梁工程图像数据集,可实施性强、高效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3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7826.0
申请日:2024-06-24
发明人: 朱浩 , 徐双双 , 李浩 , 王敏 , 王永威 , 杨荣正 , 陈圆 , 汪聪 , 杨华东 , 李焜耀 , 方明焕 , 肖垚 , 薛现凯 , 刘志昂 , 焦岚馨 , 曹煜 , 张明 , 叶浪 , 王朝晨 , 何新军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50/04 , G06N3/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目标麻雀搜索算法的预制梁排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制梁生产订单,对订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待生产的预制梁进行编号,获取预制梁实际生产的生产资源配置数据;将初始排产结果列表作为麻雀搜索优化算法的初始种群;根据生产资源配置数据和实际约束条件,构建基于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麻雀搜索算法实现对初始种群进行搜索和子代更新,对预制梁排产方案结合实际场景需求进行调整,得到符合实际需求的生产计划;对生产计划进行微调,得到符合实际的生产计划甘特图。本发明对多目标麻雀搜索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减少生产线完工时间的同时,实现总管理成本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1244371.3
申请日:2019-12-06
IPC分类号: E02D29/045 , E02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系统,包括:中央集料槽,其固定于衬砌模板拱顶的中心,所述中央集料槽具有多个独立的出料口;浇筑串筒,其设置多个且间隔固定于衬砌侧墙内;料仓,其设置多个且分层设置;集料漏斗,其与浇筑串筒一一对应且所述集料漏斗下端口与浇筑串筒上端口连通;布料滑槽,其设置多个且分别对应多个出料口所述布料滑槽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漏斗的上开口处或位于同一层的料仓布料槽口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施工功效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降低,可实现半自动化浇筑,且现场无混凝土掉落,施工整洁,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6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1273.3
申请日:2024-05-11
IPC分类号: G05B19/0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顶推施工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构建并训练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体,所述智能体用于确定顶推施工中设定施工工序的控制指令序列;获取施工过程中安全目标特征值以及质量目标特征值并输入至训练完成的智能体中,得到当前最优的设定施工工序的控制指令序列。本发明所训练的智能体能够根据当前的状态输入最优的下一段桥梁拼接的控制指令,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因专家经验不一致带来的施工安全、质量以及进度等多方面的潜在问题;以及减少传统方法在施工过程的反复调整,从而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