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栅极绑定关断的新颖标准单元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14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586414.7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栅极绑定关断的新颖标准单元架构。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种芯片包括: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源极、设置在第一源极上的第一源极触点、在第一源极触点和第一栅极上方的金属互连、将第一栅极电耦合至该金属互连的第一栅极触点、以及将第一源极触点电耦合至该金属互连的第一通孔。该芯片还包括电源轨以及将第一源极触点电耦合至该电源轨的第二通孔。第二栅极处于第一源极与第一栅极之间,并且金属互连在第二栅极上方通过。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电话簿访问

    公开(公告)号:CN114982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80093450.3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更新移动设备(ME)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内的电话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ME的所述UICC的基本文件(EF)更改计数器(EFCC)检测为可读取但不可写入。这种检测是响应于来自所述ME的用户的添加/删除/更新电话簿联系人的请求来执行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跳过所述UICC的电话簿同步过程。所述方法还包括写入所述UICC的基本文件(EF)缩位拨号号码(EFADN),以执行添加/删除/更新所述电话簿联系人的所述请求。

    用于栅极绑定关断的新颖标准单元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84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80088197.5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种芯片包括: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源极、设置在第一源极上的第一源极触点、在第一源极触点和第一栅极上方的金属互连、将第一栅极电耦合至该金属互连的第一栅极触点、以及将第一源极触点电耦合至该金属互连的第一通孔。该芯片还包括电源轨以及将第一源极触点电耦合至该电源轨的第二通孔。第二栅极处于第一源极与第一栅极之间,并且金属互连在第二栅极上方通过。

    高性能标准单元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26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27403.5

    申请日:2015-02-1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标准晶体管单元,其包括定义在基板中的连续氧化物限定(OD)区;在第一虚设栅极(425)与第二虚设栅极(430)之间的晶体管的栅极(450),其中该晶体管的源极被定义在该OD区的处在该栅极与第一虚设栅极之间的第一部分中,并且其中该晶体管的漏极被定义在该OD区的处在该栅极与第二虚设栅极的第一侧之间的第二部分中;第一栅极定向本地互连(470)和第一扩散定向本地互连(440)将该OD区的毗邻于第二虚设栅极的第二对向侧的第三部分以及第二虚设栅极耦合至源电压。

    具有混合扩散间断隔离沟槽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单元器件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860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19932.2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标准单元IC包括MOS器件的pMOS区(316)中的pMOS晶体管和该MOS器件的nMOS区(318)中的nMOS晶体管。该pMOS区和该nMOS区在第一单元边缘(304a)和第二单元边缘(304b)之间延伸。该标准单元IC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单元边缘与第二单元边缘之间的内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单扩散间断(312),其跨该pMOS区和该nMOS区延伸以将该pMOS区分隔成pMOS子区以及将该nMOS区分隔成nMOS子区。该标准单元IC包括第一单元边缘(304a)处的第一双扩散间断部分(314')和第二单元边缘(304b)处的第二双扩散间断部分(314)。

    将WI-FI用作人类控制接口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7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4399.9

    申请日:2016-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4/14 G06F1/1698 G06F3/017 H04L43/08 H04L43/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人类控制接口(HCI)的系统和方法。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一设备确定该无线网络中的噪声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噪声量来选择多种探通技术中的一者。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使用所选探通技术来检测所接收的一组无线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模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多普勒频移模式来标识多普勒签名特征。该无线通信设备随后将该多普勒签名特征与用于控制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二设备的用户输入进行关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