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1841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731098.2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3,3‑三氟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3,3‑三氟丙酸与乙醇为原料,在含钨化合物催化作用下合成3,3,3‑三氟丙酸乙酯。本发明环境友好,无三废污染,催化选择性高,催化剂易于分离且可回收使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69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67275.0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1,1,1?三氟?2,2?二氯乙烷和氯代乙烯CH2=CX2为原料,分三步合成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a)调聚催化剂与催化助剂存在下,1,1,1?三氟?2,2?二氯乙烷与CH2=CX2反应合成得到CF3CHClCH2CClX2;(b)光氯化CF3CHClCH2CClX2合成得到CF3CHClCH2CCl3;(c)氟化催化剂存在下,气相氟化CF3CHClCH2CCl3合成得到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其中CH2=CX2为乙烯、氯乙烯、1,1?二氯乙烯,本发明具有反式选择性高,原料廉价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2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80540.4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1/18 , C07C17/20 , B01J27/128 , B01J27/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氯-3,3,3-三氟丙烯(HCFC-1233zd)的制备方法,在氟化催化剂的存在下,210℃~260℃,氟化氢和1,1,1,3,3-五氯丙烷(HCC-240fa)发生气相氟化反应获得HCFC-1233zd,其中,氟化催化剂为铝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以氧化铁、氟化铁、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物为载体,用铝的可溶性盐浸渍载体,制得铝含量为载体质量的5~20%的催化剂前躯体,经干燥、焙烧、HF氟化制得氟化催化剂。本发明可以高收率地合成HCFC-1233zd,HCFC-1233zd的收率可达到高于95%,甚至高于99.2%。
-
公开(公告)号:CN10548163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765891.4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206 , C07C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1,1,1,2,2-五氟丙烷的方法。该方法以氟化氢与2-氯-1,1,1,2-四氟丙烷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的催化下,液相氟化合成1,1,1,2,2-五氟丙烷,反应温度为50℃~180℃,2-氯-1,1,1,2-四氟丙烷与HF的摩尔比为0.01~1:1,2-氯-1,1,1,2-四氟丙烷的投料量与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0.1~5:1,其中金属卤化物为SbCl5、SbF5、SbCl3F2、SbCl2F3、NbCl5、TaCl5、NbF5或TaF5。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本发明用于1,1,1,2,2-五氟丙烷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43980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65765.9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7/087 , C07C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087 , C07C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1,1,1,2,2-五氟丙烷的方法,该方法在金属氟化盐的催化下,氟化氢与2,3,3,3-四氟丙烯液相氟化合成1,1,1,2,2-五氟丙烷,2,3,3,3-四氟丙烯与氟化氢的摩尔比为0.02~1:1,2,3,3,3-四氟丙烯的投料量与金属氟化盐的摩尔比为0.1~10:1,反应温度为0℃~80℃,其中金属氟化盐为SbF5、NbF5、TaF5、SbF3、TiF4或SnF4。本发明的制备1,1,1,2,2-五氟丙烷的方法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3980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65329.1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7/087 , C07C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087 , C07C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1,1,1,2,2-五氟丙烷的方法,该方法由氟化氢与2,3,3,3-四氟丙烯在含氟锑盐催化剂作用下液相氟化合成1,1,1,2,2-五氟丙烷,2,3,3,3-四氟丙烯与HF的摩尔比为0.02~1:1,2,3,3,3-四氟丙烯的投料量与含氟锑盐的摩尔比为0.1~10:1,反应温度为0℃~80℃,其中含氟锑盐催化剂的通式为Q+[SbxClyF5x-y+1]-,阳离子Q+为碱金属阳离子、季铵阳离子或季鏻阳离子,1<x≤3,0≤y<3。本发明的制备1,1,1,2,2-五氟丙烷的方法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3051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387377.7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9/10 , C07C17/087 , B01J31/38 , B01J31/26 , B01J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087 , B01J27/10 , B01J27/12 , C07C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2-氯-1,1,1,2-四氟丙烷的方法,该方法以2-氯-3,3,3-三氟丙烯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以金属卤化物和全氟磺酸为催化剂,2-氯-3,3,3-三氟丙烯与氟化氢液相氟化合成2-氯-1,1,1,2-四氟丙烷;其中金属卤化物为SbCl5、TiCl4、SnCl4、NbCl5、TaCl5、SbF5、SbCl2F3、TiF4、SnF4、NbF5或TaF5,全氟磺酸为FSO3H、CF3SO3H、C2F5SO3H或C4F9SO3H,金属卤化物与全氟磺酸的摩尔比为1∶0.1~10,HCFC-1233xf与HF的摩尔比为1∶1~30,反应温度为25℃~150℃。本发明中制备2-氯-1,1,1,2-四氟丙烷的方法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反应过程无需通入氯气、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用于2-氯-1,1,1,2-四氟丙烷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5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20911.X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7/275 , C07C19/10 , C07C22/08 , C07C29/44 , C07C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氯-2-氟丁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二氯一氟乙烷(CH3CFCl2)和CH2=CHR为原料,在调聚催化剂、催化助剂和溶剂存在下制备得到2,4-二氯-2-氟丁烷衍生物,其中,调聚催化剂为单质铜、氯化铜或氯化亚铜,催化助剂为2,2-联吡啶,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三(2-吡啶基甲基)胺或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溶剂为乙腈,甲醇或二甲基亚砜。本发明提供了一条原料廉价,三废少的合成路线,主要用于制备2,4-二氯-2-氟丁烷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5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20820.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17/275 , C07C19/10 , C07C22/08 , C07C29/44 , C07C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氯-1,1,1,2-四氟丁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2,2-二氯-1,1,1,2-四氟乙烷(CF3CFCl2)或1,2-二氯-1,1,2,2-四氟乙烷(CF2ClCF2Cl)和CH2=CHR为原料,在调聚催化剂、催化助剂和溶剂存在下制备得到2,4-二氯-1,1,1,2-四氟丁烷衍生物,其中,调聚催化剂为氯化铜或氯化亚铜,催化助剂为2,2-联吡啶,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三(2-吡啶基甲基)胺或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溶剂为乙腈,甲醇或二甲基亚砜。本发明提供了一条三废少,催化效率高的合成新路线,主要用于制备2,4-二氯-1,1,1,2-四氟丁烷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53967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97676.1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11/10 , C07C209/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主要解决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会引入第三种杂质和分离能耗高的问题。该方法采用精馏塔和渗透蒸发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乙二胺和水混合物进入精馏塔进行分离,操作压力100kPa~200kPa,塔顶温度100℃~120℃,塔釜温度120℃~142℃,回流比0.5~10,塔顶馏分为纯水,塔釜馏分为乙二胺和水的最高共沸物;(2)精馏塔的塔釜馏分进入渗透蒸发装置进行分离,料液侧操作压力100kPa~2000kPa,料液测操作温度40℃~100℃,膜后压力0.5kPa~2kPa,料液侧的水优先透过膜进入膜后,渗透物经过冷凝循环至精馏塔,渗余物为产品乙二胺。该方法不用引入第三种物质,并且能耗较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低,大大降低了乙二胺的分离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