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中心资源休眠及调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60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5242.8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中心资源休眠及调度方法和系统,属于云计算系统数据中心节能优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仿真模型,确定研究对象的智能体和环境;S2、基于仿真模型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信息建立MDP模型;S3、基于MDP模型,开发Deep MAHHQN算法,对智能体进行训练,更新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建立形成初步的资源休眠调度策略;S4、将初步控制策略部署到实际数据中心,指导数据中心各服务器智能体对数据中心服务器开关机以及功率管理进行调度决策,并与实际环境进行交互,对调度策略进行持续更新优化,直到达到预期仿真结果。本发明能够满足够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种氢-地热协同的多能源系统的长短期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8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7086.8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地热协同的多能源系统的长短期调度方法,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电解槽、压缩机与储氢罐、燃料电池、余热回收装置、地源热泵、地热井、热水罐以及冷水罐。该方法实现了对土壤热动态、多能耦合动态特性的精确刻画,可以准确的描述系统各设备的运行特性;同时采用两阶段长短期调度方法,解决了储能初末状态平衡的硬约束带来的求解困难。本发明可以平衡可再生能源供应和用户需求在日内尺度和季节尺度的不匹配,并且在保证系统中地热能、季节储氢可持续性的同时,得到系统经济、低碳的日前调度策略。

    一种间膨式PVT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9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5933.0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膨式PVT辅助地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PVT热电联供模块,用于利用太阳能并输出电能和热能;地热能模块,用于其余模块与地热能的热量交互;热泵机组模块,用于利用地热能向用户供热与供冷模块提供热能或冷却能;辅助制热模块,用于利用余电向土壤灌热或向储热水箱储热;用户供热与供冷模块,用于向末端供热和供冷。本发明通过规划设计PVT阵列与热泵机组的间接连接,将PVT阵列输出的热能灌入土壤,降低太阳能间歇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此外,精细化计量土壤热交换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并考虑地埋管阵列根据季节和负荷状况的分区运行,保持地热能的可持续性,从而保证PVT辅助地源热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17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45529.8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控制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所述方法包括:在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的每一周期中,执行下述步骤:通过仿真计算获取系统在当前周期的预测负荷,从当前周期的预测负荷中截取第一时间区间的目标预测负荷;若目标预测负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取系统内设备在当前时刻的状态数据;将状态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调度模型,得到系统在第二时间区间的控制参数,以使系统内设备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运行;在第二时间区间中,判断每一时刻系统的运行参数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若是,进入下一周期并重复上述步骤;若否,则当到达第M时刻后进入下一周期并重复上述步骤。

    一种氢-水能源系统及其长短期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97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65906.0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水能源系统及其长短期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电解槽、吸收式制冷机、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组、储氢罐、压缩机、热水罐与冷水罐组成。该方法根据风力、太阳辐射强度、电需求、冷需求和热需求的预测值及偏差,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产热、用户电冷热需求的预期情景,以在所有情景下平均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混合整数线性优化,以研究系统的运行策略。在该优化问题中,保持燃料电池以及吸收式制冷机在所有情景下的运行策略相同,而令电解槽、储氢罐、热水罐与冷水罐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行策略可变,以达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2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86424.7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以及分别与控制中心连接的供电子系统、供热子系统和供冷子系统;供热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的中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和电热锅炉;其中,高温储热罐用于与中低温储热罐进行热交换;电热锅炉用于与高温储热罐进行循环换热;控制中心用于根据每一周期所接收到的实时负荷和预设运行控制模型确定系统的运行策略,并根据运行策略对供电子系统、供热子系统和供冷子系统进行周期性控制。上述系统通过将中低温储热罐所回收的低品位热源存于高温储热罐中,并利用电热锅炉对高温储热罐进行循环加热,实现对低品位热能的梯级升温,解决低品位热源因温度过低无法高效利用的问题。

    电动汽车群与建筑群的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13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52672.9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群与建筑群的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系统由N辆电动汽车与M栋建筑组成,其中每栋建筑都装配有光伏发电系统、恒温调节器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该方法采用情景树方法以解决随机性问题,根据太阳辐射强度、恒温调节器设定温度以及电动汽车移动带来的能量交互,建立光伏发电、建筑负荷以及电动汽车移动带来的能量交互的预期场景,以在所有情景下平均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以研究系统的运行策略。在该优化问题中,保持光伏发电、建筑负载在所有情景下的运行策略相同,而令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行策略可变,以达到消纳新能源的目的。

    一种智能建筑WiFi和红外热成像仪的融合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06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27946.7

    申请日:2021-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WiFi和红外热成像仪的融合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区域划分模块、WiFi定位模块、红外热成像仪定位模块、融合模块四个系统。该方法采用融合定位系统弥补了单个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不准确以及无法识别身份信息的不足,发明能够实时对智能建筑内的移动人员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利用人体温度信息和WiFi访问信息进行实时定位与身份识别。本发明系统,实现简单,计算复杂度低,对进入建筑内的不依赖于种类复杂的传感器,具有实际应用的优势,建立了智能建筑移动人员身份识别、定位系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内的移动人员识别和安全。

    基于智能楼宇光储供电设备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0356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28819.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楼宇光储供电设备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建立智能楼宇光储供电网络的模型;确定光伏板铺设面积、应急蓄电池容量以及储氢罐容量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其中目标函数为光能利用率η最大,约束条件分别为光伏系统功率约束条件、蓄电池额定功率约束条件和电解槽功率约束条件;求解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确定光伏板铺设面积、应急蓄电池容量以及储氢罐容量。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光能的最大化利用,将弃光率减小至最低。

    一种多能源水循环系统恒温供水规划方法及规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197317.0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水循环系统恒温供水规划方法及规划装置,该方法收集用户需求数据、设备参数及环境参数,构建系统样本参数集;确定系统目标函数、系统约束条件及系统灵敏度指标,建立多能源水循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规划算法求解模型,得到多组系统配置备选集;确定多组系统配置备选集中使系统的年化投资、维护及运行成本最小的最优配置参数集Ω。本发明提出的规划方法及装置有效解决了系统内各种类型的燃料能源、冷能、热能、电能等多能耦合的问题,同时降低用户电、冷、热、生活热水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降低系统的初期投资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