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7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65906.0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水能源系统及其长短期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电解槽、吸收式制冷机、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组、储氢罐、压缩机、热水罐与冷水罐组成。该方法根据风力、太阳辐射强度、电需求、冷需求和热需求的预测值及偏差,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产热、用户电冷热需求的预期情景,以在所有情景下平均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混合整数线性优化,以研究系统的运行策略。在该优化问题中,保持燃料电池以及吸收式制冷机在所有情景下的运行策略相同,而令电解槽、储氢罐、热水罐与冷水罐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行策略可变,以达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265906.0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水能源系统及其长短期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电解槽、吸收式制冷机、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组、储氢罐、压缩机、热水罐与冷水罐组成。该方法根据风力、太阳辐射强度、电需求、冷需求和热需求的预测值及偏差,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产热、用户电冷热需求的预期情景,以在所有情景下平均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混合整数线性优化,以研究系统的运行策略。在该优化问题中,保持燃料电池以及吸收式制冷机在所有情景下的运行策略相同,而令电解槽、储氢罐、热水罐与冷水罐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行策略可变,以达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8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07179.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历史数据,根据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中的不确定变量及其上下限,随机选取N个场景;其中,N为非零自然数,所述不确定变量的上下限通过所述历史数据确定;基于N个场景中各所述不确定变量在目标调度时段的不确定性,得到N个场景的不确定性集;根据N个场景的不确定性集建立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调度模型;基于场景树方法求解所述调度模型,以得到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在目标调度时段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中的设备根据所述运行策略运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零碳智慧能源系统随机优化中有效兼顾计算复杂度和可行性,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2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60249.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 F28D20/00 , F24S60/30 , F24S20/0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储能储热一体化系统及其规划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容器、储能模块、储热模块和光伏板;所述光催化反应容器的顶端出口处设置有活动开合的顶盖,其内部设置有集热设备;所述储能模块通过连接管路接收光催化反应容器排出的氢氧混合气体;所述储热模块通过循环管路与集热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中流通有导热介质;所述光伏板设置于光催化反应容器的底端。上述系统通过规划基于太阳能的发电、制氢、制氧以及储热的一体化系统,有效提取和存储氢气和氧气,同时回收高品位热能,以实现太阳能的高效梯级利用,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系统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2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760249.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 F28D20/00 , F24S60/30 , F24S20/0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储能储热一体化系统及其规划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容器、储能模块、储热模块和光伏板;所述光催化反应容器的顶端出口处设置有活动开合的顶盖,其内部设置有集热设备;所述储能模块通过连接管路接收光催化反应容器排出的氢氧混合气体;所述储热模块通过循环管路与集热设备进行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中流通有导热介质;所述光伏板设置于光催化反应容器的底端。上述系统通过规划基于太阳能的发电、制氢、制氧以及储热的一体化系统,有效提取和存储氢气和氧气,同时回收高品位热能,以实现太阳能的高效梯级利用,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系统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