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骨架部件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2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880061706.5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骨架部件亦即A柱下侧(1)而言,在具有俯视时大致呈T字形状,而与相当于该大致T字形状的横边以及纵边的各个部位交叉的剖面是由顶板部(3a)、纵壁部(3b)、凸缘部(3c)构成的帽形截面形状的外板(3);以及与外板(3)的凸缘部(3c)接合而在与外板(3)之间形成闭剖面的内板(5),内板(5)与外板(3)由金属构成的部件中,具有在形成于外板(3)与内板(5)之间的空间内,一端与外板(3)的内面(3d)而另一端与内板(5)的内面(5a)分别接合的树脂制的多个加强部件(7),加强部件(7)的形状以及配置基于形状最佳化解析方法的解析结果来设定,加强部件(7)的形状具有柱状或者两端部隆起的柱状。

    汽车门板部件的加固构造及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3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80069022.X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门板部件的加固构造具备沿着高度方向弯曲且形成有特征线(3a)的金属板制的门外板(3)和配设于门外板(3)的内表面侧的防撞梁(5),通过向门外板(3)的内表面贴附树脂制的加固构件(7)来使门外板(3)的抗拉刚度提高,其中,加固构件(7)具有沿着门外板(3)的所述弯曲而从防撞梁(5)呈筋状地延伸至特征线(3a)的多个纵骨部(9),该多个纵骨部(9)在门外板(3)的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各纵骨部(9)的外表面接合于门外板(3)的内表面。

    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436402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28809.9

    申请日:2013-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16 B21C37/0815 B21C37/185 B21D5/015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该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是对金属板的坯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由小径部、大径部及在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之间的直径变化部构成的异径管状零件,具有如下所述工序:利用U字成形模具将所述坯料冲压成形而形成U字成形品,并利用O字成形模具将U字成形品冲压成形而形成圆截面成形品的工序,作为所述U字成形模具,使用具有比所述U字成形品的纵壁部长度长的纵壁长的模具,作为所述O字成形模具,使用使模具接合线为下倾方向且所述坯料的板厚t和与所述小径部、大径部对应的模具部分的直径D之比即t/D为0.010≤t/D≤0.080的模具,利用(1)式:周向的压缩变形=(成为管周向的板宽度方向的坯料宽度-模具的周长)/模具的周长×100(%)来表示的周向的压缩变形为0.5%以上。

    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436402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80028809.9

    申请日:2013-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16 B21C37/0815 B21C37/185 B21D5/015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该异径管状零件的制造方法是对金属板的坯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由小径部、大径部及在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之间的直径变化部构成的异径管状零件,具有如下所述工序:利用U字成形模具将所述坯料冲压成形而形成U字成形品,并利用O字成形模具将U字成形品冲压成形而形成圆截面成形品的工序,作为所述U字成形模具,使用具有比所述U字成形品的纵壁部长度长的纵壁长的模具,作为所述O字成形模具,使用使模具接合线为下倾方向且所述坯料的板厚t和与所述小径部、大径部对应的模具部分的直径D之比即t/D为0.010≤t/D≤0.080的模具,利用(1)式:周向的压缩变形=(成为管周向的板宽度方向的坯料宽度-模具的周长)/模具的周长×100(%)来表示的周向的压缩变形为0.5%以上。

    具有弯曲形状的无凸缘闭截面结构零件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640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80072365.4

    申请日:2012-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2张金属板制造出在零件长度方向上具有弯曲及焊接部的异形截面形状的无凸缘闭截面结构零件的方法及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使异形截面化和弯曲进展。设置与零件(10)长度方向弯曲对应的板长度方向弯曲,对于使板宽两端部与零件焊接部(11)对应的2张金属板(1a、1b),以在零件截面内的非焊接弯曲部(12)所对应的板部位附加折痕(2)的方式进行冲压成形,接着,以使其凸面侧成为外侧的方式上下重合,并将宽度的左端彼此、右端彼此分别沿长度方向焊接而形成焊接部(11),将得到的闭截面结构体利用左右一对旋转辊(40a、40b)或进而利用下方的旋转辊(40c)进行引导、搬运,并通过所述旋转辊的辊间隔的变更或进而通过所述旋转辊的升降,以所述折痕及所述焊接部为起点进行立体化而形成目标形状的零件。

    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236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980091628.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在碰撞载荷从车身的前方或者后方输入时产生轴向压溃而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部件(3),具有顶板部(5a)和一对纵壁部(5b);封闭截面空间形成壁部件(9),在筒状部件(3)的内侧配设为跨越顶板部(5a)并且两端部与一对纵壁部(5b)的内表面接合,而在自身与筒状部件(3)的周壁部之间形成封闭截面空间;以及树脂(11),填充于该封闭截面空间,并含有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而成,树脂(11)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80%以上,与筒状部件(3)以及封闭截面空间形成壁部件(9)的粘合强度为12MPa以上,压缩公称应变10%时的压缩公称应力为6MPa以上。

    电池壳和电池壳横梁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9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9281.7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壳1搭载在车体的地板下并容纳电池,具备:主体3,其包括有底框体,该有底框体在搭载于车体的状态下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侧壁9;和电池壳横梁5,其在主体3内以横跨对置的侧壁9的方式设置,对主体3进行增强,电池壳横梁5具备:帽型截面构件13,其具有顶板部13a、纵壁部13b以及凸缘部13c,凸缘部13c与主体3的底面抵接;树脂15,其粘贴或涂布于帽型截面构件13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全长范围;和增强板17,其以覆盖树脂15的方式配设并与树脂15粘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