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00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0183156.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D1/00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多跨梁桥主梁联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桥梁路线确定桥面标高;初步拟定多跨梁桥的跨径Li,并对路线进行布跨;根据布跨确定桥梁各墩的墩高Hi;根据地面起伏情况,初步划分地面区域;根据各地面区域内的桥墩高度,确定各区域的地面形状系数a;根据联长公式初步计算各区域联长L;验证桥梁分联是否满足静力和动力性能设计要求。该联长设计方法中考虑了桥墩高矮以及桥墩平均墩高情况,即根据桥墩高度来设计主梁最佳联长,并配合水平方向变刚度支座,实现了桥墩高度与主梁联长的匹配,较好地解决了较大高差的桥墩和高桥墩采用常规分联联长导致基准自振频率低、抗震能力差的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桥梁伸缩缝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1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17365.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11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高韧性混凝土产品及彩色混凝土制备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钢纤维混凝土,其组分包括集料、水泥、水和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集料的体积平均粒径的1.8~2.3倍;所述集料由细集料和粗集料组成,粗集料占集料总量的0~65wt%;0.075mm≤细集料粒径≤4.75mm,4.75mm<粗集料粒径≤20mm。本发明通过调整钢纤维的长度,使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1400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83156.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D1/00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多跨梁桥主梁联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桥梁路线确定桥面标高;初步拟定多跨梁桥的跨径Li,并对路线进行布跨;根据布跨确定桥梁各墩的墩高Hi;根据地面起伏情况,初步划分地面区域;根据各地面区域内的桥墩高度,确定各区域的地面形状系数a;根据联长公式初步计算各区域联长L;验证桥梁分联是否满足静力和动力性能设计要求。该联长设计方法中考虑了桥墩高矮以及桥墩平均墩高情况,即根据桥墩高度来设计主梁最佳联长,并配合水平方向变刚度支座,实现了桥墩高度与主梁联长的匹配,较好地解决了较大高差的桥墩和高桥墩采用常规分联联长导致基准自振频率低、抗震能力差的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桥梁伸缩缝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21999.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线拱桥的拱段连接构造、一种施工方法及一种拱桥。一种折线拱桥的拱段连接构造,包含:拱段,其中相邻的两个拱段的端部相对;立柱,立柱底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拱段的连接处;搭接板,搭接板其中一侧连接于拱段的端部,相邻的两个拱段通过搭接板进行定位,用于搭接的两块搭接板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构件。因为立柱的底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拱段的连接处,则拱桥桥面的力直接通过立柱传递到拱段,故拱段的连接处的应力较为集中。搭接板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这使得它在抵抗弯曲和扭曲等变形方面较于钢筋表现得更好。故在拱段吊装定位之前,搭接板更不易变形,能够尽可能保证吊装时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1399.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的支护结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隧道的支护结构包含若干钢管,所述钢管内灌注有第一灌注体,所述钢管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纵向相邻两个所述钢管之间设有钢板,所述钢管、所述钢板和初支层围合的区域或所述钢管、所述钢板和围岩围合的区域用于填充第二灌注体。本结构现场工作量少,人工成本低,更易保证工程质量,利于缩短工期,钢管和钢板的拼接无需等待灌注体的强度增长,养护工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工效,且作为二衬结构现场拼装无需二衬台车,有利于节省投资,作为初支结构,工程造价比现有初支结构更低,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96593.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折腹板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盖梁、钢箱及制作方法,盖梁包括钢箱、预应力束和混凝土,钢箱包括顶板、底板、波折形腹板和封闭板,混凝土密实填充于钢箱内,预应力束设于混凝土内;钢箱制作方法包括顶板、底板、波折形腹板和封闭板组合焊接为箱体结构,盖梁制作方法包括钢箱制作方法,还包括向钢箱内灌注混凝土,穿入预应力束等。本发明引入波折形腹板:提高了盖梁竖向承载刚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面外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省去现有加劲肋,减少焊接工作量;减小钢箱对预应力的抵消,预应力能够有效施加于混凝土,极大提高预应力作用效应;盖梁还有较好韧性和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少、结构轻量化的特点,满足超大跨径桥梁及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7197.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包含钢箱和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箱还包含若干连接于其内侧壁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均沿所述钢箱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格栅板在所述钢箱内平行或正交布置;所述格栅板将所述钢箱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子腔室;所述钢箱内浇筑有所述混凝土结构。使用该钢箱混凝土组合墩柱,能解决现有钢箱混凝土结构在应用于大尺寸墩柱时因约束效应减弱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和易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7848.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超大跨径超长挑臂的桥梁下部结构及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钢管混凝土桥墩包括钢管和混凝土;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盖梁包括钢箱和混凝土;挑臂处钢箱底板倾斜设置,钢箱跨中高度为H,钢箱端部截面高度为0.3H‑0.4H;钢箱顶部和底部设置若干预应力钢束,顶部预应力钢束设置在端部截面高度范围内,底部预应力钢束设置在底板向上截面高度0.25H范围内,挑臂处底板的底部为折线部,折线部用于预应力钢束的锚固;钢箱底部设置墩顶接头,墩顶接头插入钢管顶部,钢管顶部预留至少0.5H高度范围不浇筑,待钢箱安装到钢管混凝土桥墩顶部后,将底板与钢管接触部位焊接,然后浇筑钢管顶部预留部位的混凝土。该方法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5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7851.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新型的主梁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主梁结构包括若干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I形梁,相邻所述I形梁顶部搭接设置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上设置带吊装骨架的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所述I形梁为预制构件,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为无筋预制构件,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筋笼及所述吊装骨架为预制构件,所述吊装骨架位于所述钢筋笼四周,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桥面板现浇并与所述高强高韧性混凝土板形成组合桥面板,所述吊装骨架埋设于所述组合桥面板中。本发明提高了主梁结构的预制化程度,同时减少了现场的施工作业难度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1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78734.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的预应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倾斜结构端面的锚固装置及其锚固方法、安装方法,锚固装置包括:连接板、锚固板和传力支撑件;连接板用于固定连接于倾斜结构端面一侧;锚固板供预应力筋通过并能够锚固预应力筋于其板面;传力支撑件一端垂直于锚固板的板面且与锚固板固定连接,传力支撑件另一端通过旋转螺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板,旋转螺杆的转动能够带动传力支撑件转动,进而能够带动锚固板沿着预应力筋延伸方向偏转,使锚固板的板面与预应力筋垂直;连接板设有用于锁定旋转螺杆的锁紧座。本发明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配合加劲结构形成多重刚性加劲体系,有效限制锚下变形、减小预应力损失,实现安全可靠的预应力锚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