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14719.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节温器与三通装置将冷却回路分成大小两个循环,采用节温器对不同支路冷却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同时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加热装置保证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启动,所提出的离子交换器使冷却水中导电率维持在合理范围。根据所提出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出其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热管理系统的特点采用温度跟随的策略,使蓄电池与燃料电池能快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37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332364.2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轴车辆通过性和燃油经济性两者之间的矛盾,该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行星排机构、动力电源、动力切换装置、发电机控制驱动器、电动机控制驱动器、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阀组及液压蓄能器,结合现有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和轮毂液压驱动技术,并利用动力切换装置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进行动力输出切换,提出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使车辆提高其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能利用轮毂液压驱动系统和动力切换装置,使车辆全轮驱动,最大程度上得到最大驱动力,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1114719.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节温器与三通装置将冷却回路分成大小两个循环,采用节温器对不同支路冷却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同时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加热装置保证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启动,所提出的离子交换器使冷却水中导电率维持在合理范围。根据所提出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出其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热管理系统的特点采用温度跟随的策略,使蓄电池与燃料电池能快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86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390748.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扰动的无人驾驶框架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期望跟踪轨迹预处理、预瞄点搜索、轨迹跟踪误差计算和考虑扰动的跟踪误差修正;期望跟踪轨迹预处理用于获取跟踪点系与确定跟踪点信息;预瞄点搜索通过求解预瞄距离,并搜索预瞄距离内跟踪点,进而得到期望预瞄点;轨迹跟踪误差计算通过获取当前的坐标以及期望预瞄点,计算得到当前的车速偏差与横向偏差;考虑扰动的跟踪误差修正通过获取车速偏差与横向偏差,求解出当前的踏板开度与转向角控制量,进而控制框架车实现轨迹跟踪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92375.7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解决当前军用越野车存在的军用复杂工况适应能力差、通过性不足、后勤补给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军用越野车机电液复合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本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取力器、行星混合动力系统、轮毂液压马达驱动系统、轮毂电机系统,使整车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根据不同行驶工况的特性和驾驶需求切换至相应的驱动模式,充分发挥轮毂液压马达驱动系统低速大转矩的高通过性优势、轮毂电机动态响应快与静默行驶优势以及行星混合动力系统低油耗性与控制灵活优势,增强军用越野车应对军用复杂行驶工况的适应性,提高整车通过性、机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45632.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4276 , H01M8/04291 , H01M8/04313 , H01M8/0432 ,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固定底座和控制系统,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承接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燃料电池,所述承接板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燃料电池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电极,所述燃料电池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燃料电池能量回收系统,通过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告警模块的设置,从而通过监测模块对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值时,通过告警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和通知人员,进而方便人员进行自动化的运行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67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1017.8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L58/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冷凝器和辅助燃料电池散热器的结构总成,包括轿车前舱和设置在轿车前舱内部的燃料电池,所述轿车前舱的前方设置有车前灯,所述轿车前舱内部位于车前灯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与二级冷凝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之间形成有安装槽。该两级冷凝器和辅助燃料电池散热器的结构总成,通过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风扇组件、辅助散热器和主散热器之间的配合设置,充分满足了燃料电池的散热要求,避免了因冷凝器放置在散热器前端带来的冷却空气升温,而造成的燃料电池散热器实际散热效果下降的恶劣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116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480954.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机过程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发动机起机过程中模式切换时因不同模式下控制逻辑差异和输出转矩变化引发的车辆冲击现象,建立动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车辆冲击度与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间的力学关系,采用发动机“稳态控制+斜率限制”、液压泵/马达基于“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相互协调抑制”的液压系统转矩变化量限值修正方法,依据冲击度目标对各动力源转矩变化率进行相互协调的定量限制,实现起机协调控制。本方法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冲击度分析,解决行驶模式切换前后由控制逻辑与转矩分配方式变化所引发的系统总输出转矩波动,保证了液压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机过程的行驶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66810.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L3/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柴油发电机组和电池组两动力源串联混合动力车辆提出了一种串联混合动力车辆高压上下电控制策略,该策略包括正常上电、正常下电和紧急下电三种模式,在正常上电模式下,需要判断柴油发电机组和电池组的故障状态,根据不同的故障状况采取对应的上电措施;下电过程分为正常下电和紧急下电,若系统上电过程中没有出现使整车停机的故障,则下电过程进行正常下电模式,反之进行紧急下电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6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32373.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轮毂混合动力车辆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车辆控制领域,包括工作模式的划分、抽象行驶工况特征,建立工况特征与工况模式的初步映射关系、细化最优控制模式,该控制方法基于车辆的行驶工况识别和关键状态估计,结合系统全局最优算法,通过最优规则提取与蓄能器SOC最优使用路径规划算法,得到最优控制规则。本发明考虑了车辆状态、液压系统状态的综合影响,并由整车控制器自主仲裁,确定当前工况下的最佳工作模式,旨在实现全工况范围内规划蓄能器SOC的使用路径,使系统达到高平均综合传动效率,从而提高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对不同路面工况适应性以及整车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