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489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及用于光轴调整的位移放大装置,所述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包括基座、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驱动器;其中,所述基座和一级杠杆为L型结构;所述一级杠杆的一端经第一柔性铰与基座的一端相连,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经第三柔性铰与二级杠杆的铰接端相连;所述二级杠杆的铰接端还经第二柔性铰与基座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一级杠杆经第一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实现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推动二级杠杆经第二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完成二级杠杆的自由端的位移放大。本发明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通过基座、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对驱动器的位移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352.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系统共孔径发射接收激光测距光学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光电系统主设备,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的一侧;分色镜,设置于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和所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一侧,且所述分色镜将测距激光耦合到光电系统主设备的主光路中,以完成测距激光与光电系统主光路共孔径发射及接收;发射及接收望远镜,设置于所述分色镜的一侧。有效利用光电系统的大口径发射接收天线,收集远距离目标回光能力强,结合光谱滤波、空间滤波、时序变光学增益等特点,解决了共孔径激光测距系统面临的内光路杂光干扰和近程大气后向散射光干扰等问题,盲区小、探测距离远,结构紧凑,有效减小了光电系统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71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13929.1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6/02 , H02P25/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光学衰减片切换装置及切换系统,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安装衰减片的衰减片框、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电磁铁和轴承座;所述电磁铁与移动轴连接;所述衰减片框的联动组件的一端与移动轴的一端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轴承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驱动电磁铁控制移动轴来回移动,从而带动衰减片框旋转至相应位置。本发明通过轴承、轴承座、旋转轴和移动轴,采用电磁铁驱动衰减片框旋转,从而使得衰减片框带动衰减片进行切换,实现了衰减片切换的功能,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应大部分小型化固体激光系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3928.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光纤激光高占空比一维拼接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板,后面板,前面板,调节装置以及封装外壳;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光纤出口;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光口;每个所述光纤出口间隔相同,且中心高度与所述出光口的中心高度相同;所述调节装置上安装有多个准直光学元件;所述准直光学元件包括:尾纤和准直端;所述尾纤远离准直端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出口;所述准直端远离尾纤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出光口;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准直光学元件的空间位置,使所述准直端的中心轴与所述出光口和光纤出口的中心高度一致,且每个所述准直端的端面间隔相同。本发明通过将准直光学元件进行整齐排列,可以实现多路光的组束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56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492555.2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光学系统的光路分两层,第一层光路是二极管激光线阵的空间拼接光路,第二层是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光路,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两片反射镜实现光路连接,光谱合成后的激光从窗口镜输出或耦合进入光纤输出。本发明设计的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激光系统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作为工业加工或军用高可靠性激光光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56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492001.2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7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412305.3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互锁模式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线阵,从二极管激光器线阵发射的激光光路上还依次包括慢轴转换柱透镜、反射式平面光栅和外腔镜;所述反射式平面光栅与外腔镜之间设置有滤波装置。该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消除了因互锁模式导致合成激光束远场旁瓣,极大改善了合成光束光束质量,并提高了光谱合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5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9063.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球阵列探测的BRDF快速测量装置,由激光器、光纤、光纤分束器、光功率计、二维调节激光准直机构、全封闭半球暗室、阵列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上位机组成。本发明无复杂机械结构和机电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半球型全封闭设计自带暗室实验环境,提高了系统环境适应性;通过半球空间密集型阵列探测,可以在2秒内一次性快速完成待测材料反射半球空间所有采样角度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无复杂的光学系统,采用光电探测器与高速数字电路采集模块这种简易通用模式实现多路信号快速采集处理,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638752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3086232.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调光学镜架,包括镜框、与镜框铰接的固定板、安装镜框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X轴方向旋转的X轴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控制镜框沿Y轴方向旋转的Y轴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克服现有电调镜架驱动斜置镜片不便、体积大和在镜面滚转方向刚度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