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3932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1106980.5
申请日:2001-04-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取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晶粒定向技术的铸造方法代替传统的铁模铸造和半连续铸造完成铸造工序。与现有方法相比,利用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有利于现有铝板带生产线,特别是中小型生产线的改造与品种升级;使用99.87%的纯铝代替99.99%的纯铝,降低生产原料成本30%;铸锭的组织特征为单一的柱状晶体,这些柱状晶体的晶向都沿铸造后的轧制方向排列;制得的铝箔{001}晶面的衍射强度要比用传统铁模铸锭方法的高出12.1~18.2%,对比测定的ODF图也证实本发明制得的成品铝箔的立方织构高于铁模铸造的立方织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9975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1128656.3
申请日:2001-09-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产电解电容器用强立方织构高纯铝箔的成品退火方法。本发明采用多级退火工艺,并在低温段对炉腔抽气,形成负大气压,在高温段向炉腔中充入惰性气体。本发明的优点是将不同温度下Fe的存在状态与高纯铝箔退火织构演变规律相结合,制定的退火方法既避开了Fe最有害的状态,又有利于立方取向晶粒的形成,从而获得强立方织构电解电容器铝箔。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92000.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00MPa级Al‑Zn‑Mg‑Cu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600MPa级Al‑Zn‑Mg‑Cu合金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4~8.5wt.%的Zn、1.4~2.0wt.%的Mg、2.0~2.4wt.%的Cu、Zr、Sc和杂质,Zr和Sc的总含量为0.04~0.12wt.%,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4wt.%;其中,Cu/Mg质量百分比的比值≥1.2,Zn/Mg质量百分比的比值为4.5~5.1。该600MPa级Al‑Zn‑Mg‑Cu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的目的是解决铝合金强度、韧性及耐蚀性难以同时满足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2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1480236.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邓运来 , 王宇 , 唐建国 , 刘胜胆 , 叶凌英 , 张劲 , 张勇 , 陈明安 , 姜科达 , 许雪红 , 张臻 , 吉华 , 王冯权 , 谭桂薇 , 肖鹏 , 朱文波 , 张新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蚀可焊Al‑Mg‑Si系合金挤压材的生产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所述Al‑Mg‑Si系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1.4~1.8%,Fe:0.4~0.8%,Cu:0.1~0.2%,Mn:0.6~1.5%,Mg:0.7~1.3%,Cr:≤0.2%,Zn:≤0.1%,Ti:≤0.15%,余量为Al,各成分之和为100%,控制Mn/Fe的质量比为1.3~2.5;其生产方法为:熔炼‑铸锭‑铸锭均质处理‑热挤压‑淬火‑时效,其中铸锭均质处理为:将铸锭加热到530~570℃并保温1~10h,随后以不大于10℃/min的速率冷却到400~450℃,接着以不小于30℃/min的速率冷却到180℃以下出炉。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与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出了高强耐蚀可焊Al‑Mg‑Si系合金挤压材。
-
公开(公告)号:CN10505762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518842.0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DC铸造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方法及装置,其工艺为:将电磁搅拌器设于结晶器正上方,铸造时,调整电磁搅拌器的磁力线与液穴斜边的夹角а≥90°,直至DC铸造过程结束。本发明电磁搅拌器在铝合金熔体中形成的附加流场,可削弱或消除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热对流引起的铝合金熔体流场,促进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和液穴凝固前沿溶质原子的均匀分布,抑制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同时减小液穴凝固前沿斜率以及液穴深度,促进液穴中铝合金熔体温度场均匀,以此显著提高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铸锭合金元素相对宏观偏析可由10~17%降至5%以内,解决了DC铸造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及其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2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21933.1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3.0-4.0%,铜1.0-1.5%,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余量为铝。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室温强度大于53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80HV,淬火敏感性较低、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495943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04400.3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2/022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用6XXX系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模具到冲压设备,调整凹凸模具对中,冲压凹模内部含有加热器件,凸模内部有冷却装置;将厚度为0.8~1.5mm,热处理状态为T4的6XXX系铝合金板材置于冲压凹模之上,然后冲压凹模加热至160℃~250℃,凸模温度保持室温,保温过程控制在3~15分钟;保温过程之后,启动冲压机程序,进行温成形处理,控制整个冲压过程时间在5~25分钟范围内;成形结束后,保持压头位置不变,对板材进行保压,保压过程不超过5分钟;取出成形后板材,空冷至室温,完成温成形处理,用这种方法能够协同提高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及服役强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7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6482.1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Zn铝合金,其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比为:Mg=6.0~10.0%;Zn=3.0~5.0%;Cu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0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62423.8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高阻尼镁合金,包括下述组分:钆、钇、锡、锂,余量为镁;采用本发明所述合金所制得的材料在室温条件下极限抗拉强度(σb)大于250MPa,延伸率(δ)大于2%,阻尼性能(Q-1)高于0.01。本发明通过对金属镁进行组分及配比合理的合金化,可以有效细化合金晶粒尺寸,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同时,有效改善了合金中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大量的第二相;对合金铸件进行固溶强化、人工时效后,大量的强化第二相得以在晶内均匀分布并在晶界富集;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使本发明合金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及很好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35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8020.0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铝锂合金超塑性板材的方法,其工艺路线为:采用具有一定初始厚度的2A97铝锂合金板坯为原料,将板坯于460~540℃固溶0.5~4h,水淬后在400℃保温8~48h,再将合金轧制至1.0~4.0mm。与传统形变热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提高中间退火温度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格板材轧制时易开裂的问题,同时通过留有20%~30%的变形量由传统的温轧改为冷轧工艺提高了合金的变形储能解决了板材超塑性延伸率偏低的问题,首次制备出了超塑性能良好的2A97铝锂合金大规格超塑性板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