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3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523815.8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Si‑Mn‑Fe合金设计方法,所述Al‑Mg‑Si‑Mn‑Fe合金中:Mg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0.7wt%≤Mg≤1.2wt%;Mn/Fe元素质量比为:Mn/Fe≥0.3;Si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其中2.2≤a≤2.7,‑0.18≤b≤‑0.10,0≤CE≤1.0wt%,CE为过剩Si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定义为Al‑Mg‑Si‑Cu‑Fe合金中不参与形成新相,仅以单质Si存在的Si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设计方法获得的Al‑Mg‑Si‑Mn‑Fe合金,其抗拉强度高于380MPa,晶界腐蚀性能优于4级,疲劳强度在Rt=0.1,N=107的条件下大于16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32348.5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C22F1/05 , C21D11/0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优化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通过建立Z参数与材料微观组织的关系来确定合金最适宜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优化模型通过铝合金在热变形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及变形机制获得模型参数,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可靠的模型建立方法,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实现对铝合金特别是Al‑Mg‑Si系铝合金在热锻过程中微观组织和性能的预测及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147070.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稀土含量高疲劳性能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板材以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Gd:5.0‑6.6%,Y:1.8‑3.2%,Nd:0.5‑2%,Zr:0.3‑0.7%,其余为Mg;同时Gd与Y的质量比满足:2≤Gd/Y≤3。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机加工后的铸锭外表面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在均匀化处理后以每道次10%‑15%的压下量进行热制,每道次期间在500‑520℃下退火5‑10分钟,总压下量为70‑90%。将轧制后的轧板进行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即得。本发明通过调整稀土元素含量,改善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解决了轧制过程容易开裂,轧制后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制备了组织均匀,内部没有缺陷且具有较高疲劳性能的镁合金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523814.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Al‑Mg‑Si‑Cu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Si:0.75~1.10wt.%,Fe:≤0.35wt.%,Cu:0.75~1.0wt.%,Mn:0.5~0.75wt.%,Mg:0.85~1.30wt.%,Cr:≤0.05wt.%,Ti:≤0.10wt.%,余量为Al,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控制(Mg+Si)/Cu的质量比为1.6~3.2,将各原料混合配料,经熔炼、铸造、均质处理、热挤压、淬火、时效处理,即得高强度Al‑Mg‑Si‑Cu系合金。本发明的Al‑Mg‑Si‑Cu系合金,通过添加0.85~1.30wt.%的Mg元素,且严格控制(Mg+Si)/Cu的质量比,可以制得强度达到450MPa以上的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23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3815.8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Si‑Mn‑Fe合金设计方法,所述Al‑Mg‑Si‑Mn‑Fe合金中:Mg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0.7wt%≤Mg≤1.2wt%;Mn/Fe元素质量比为:Mn/Fe≥0.3;Si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其中2.2≤a≤2.7,‑0.18≤b≤‑0.10,0≤CE≤1.0wt%,CE为过剩Si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定义为Al‑Mg‑Si‑Cu‑Fe合金中不参与形成新相,仅以单质Si存在的Si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设计方法获得的Al‑Mg‑Si‑Mn‑Fe合金,其抗拉强度高于380MPa,晶界腐蚀性能优于4级,疲劳强度在Rt=0.1,N=107的条件下大于16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3877.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Si‑Cu系合金挤压材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Si:0.75~1.10wt.%,Fe:≤0.15wt.%,Cu:0.75~1.0wt.%,Mn:0.05~0.15wt.%,Mg:0.85~1.30wt.%,Cr:≤0.10wt.%,Ti:≤0.10wt.%,余量为Al,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控制Mn/Fe的质量比为0.4~1.0,将各原料混合配料,经熔炼、铸造、均质处理、热挤压、淬火、时效处理,即得Al‑Mg‑Si‑Cu系合金挤压材。本发明的Al‑Mg‑Si‑Cu系合金挤压材的强度不低于400MPa,同时又兼具优异阳极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2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1480236.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邓运来 , 王宇 , 唐建国 , 刘胜胆 , 叶凌英 , 张劲 , 张勇 , 陈明安 , 姜科达 , 许雪红 , 张臻 , 吉华 , 王冯权 , 谭桂薇 , 肖鹏 , 朱文波 , 张新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蚀可焊Al‑Mg‑Si系合金挤压材的生产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所述Al‑Mg‑Si系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1.4~1.8%,Fe:0.4~0.8%,Cu:0.1~0.2%,Mn:0.6~1.5%,Mg:0.7~1.3%,Cr:≤0.2%,Zn:≤0.1%,Ti:≤0.15%,余量为Al,各成分之和为100%,控制Mn/Fe的质量比为1.3~2.5;其生产方法为:熔炼‑铸锭‑铸锭均质处理‑热挤压‑淬火‑时效,其中铸锭均质处理为:将铸锭加热到530~570℃并保温1~10h,随后以不大于10℃/min的速率冷却到400~450℃,接着以不小于30℃/min的速率冷却到180℃以下出炉。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与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出了高强耐蚀可焊Al‑Mg‑Si系合金挤压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95660.4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织构和析出相提升铝锂合金强度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铝锂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然后将均匀化退火处理后的铸锭进行多道次热轧获得铝锂合金热轧板,再将铝锂合金热轧板进行异步冷轧获得铝锂合金冷轧板,最后将铝锂合金冷轧板依次进行固溶处理、人工时效处理。通过改善轧制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调控轧制板材中的织构组分,有效降低了S织构的比例,促进T1强化相的析出,有利于提升铝锂合金板材的强度。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3814.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Al‑Mg‑Si‑Cu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Si:0.75~1.10wt.%,Fe:≤0.35wt.%,Cu:0.75~1.0wt.%,Mn:0.5~0.75wt.%,Mg:0.85~1.30wt.%,Cr:≤0.05wt.%,Ti:≤0.10wt.%,余量为Al,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控制(Mg+Si)/Cu的质量比为1.6~3.2,将各原料混合配料,经熔炼、铸造、均质处理、热挤压、淬火、时效处理,即得高强度Al‑Mg‑Si‑Cu系合金。本发明的Al‑Mg‑Si‑Cu系合金,通过添加0.85~1.30wt.%的Mg元素,且严格控制(Mg+Si)/Cu的质量比,可以制得强度达到450MPa以上的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7070.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稀土含量高疲劳性能镁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板材以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Gd:5.0‑6.6%,Y:1.8‑3.2%,Nd:0.5‑2%,Zr:0.3‑0.7%,其余为Mg;同时Gd与Y的质量比满足:2≤Gd/Y≤3。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机加工后的铸锭外表面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在均匀化处理后以每道次10%‑15%的压下量进行热制,每道次期间在500‑520℃下退火5‑10分钟,总压下量为70‑90%。将轧制后的轧板进行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即得。本发明通过调整稀土元素含量,改善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解决了轧制过程容易开裂,轧制后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制备了组织均匀,内部没有缺陷且具有较高疲劳性能的镁合金板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