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子延时控制燃油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20215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2147299.4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子延时控制燃油加热系统,包括内设主油箱和副油箱的双腔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时燃油切换阀、主油箱油量传感器、副油箱油量传感器、加热水管、燃油管路;主油箱油量传感器、副油箱油量传感器分别固定于主油箱和副油箱上,延时燃油切换阀固定于车架上,主油箱油量传感器与加热水管连通至发动机形成冷却水循环;延时燃油切换阀通过燃油管路将主油箱油量传感器、副油箱油量传感器连通至发动机形成燃油循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延时燃油切换阀在车辆启动后可使整车油路内的高牌号油流回副腔室,节省较贵的高牌号油消耗;停车前使整车油路内的0号油先流回主油箱,避免混油导致的启动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排气分流装置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29978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304210.5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一种排气分流装置,设置于尾气处理器排气尾管的出气端,排气分流装置主要由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扰流格栅组成,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导入管与尾气处理器排气尾管的出气端相接通,出气口处也设置有扰流格栅。该装置设计新颖,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不影响整车布局的优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一种用于双油箱的吸回油及水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00222U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20179865.8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油箱的吸回油及水加热装置,包括手动转换阀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主油箱吸油口、主油箱回油口、副油箱吸油口、副油箱回油口,所述手动转换阀分别与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回油管相连接,所述主油箱吸油管与主油箱回油管均设置在主油箱内,所述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回油管的外部绕有加热水环绕管,所述加热水环绕管的一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出口,加热水环绕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进口。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集成度高、操作简便。

    一种用于双油箱的燃油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00217U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20179471.2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油箱的燃油加热装置,该装置卡装在主油箱的上表面,该装置上位于靠近主油箱底部的部位设置有吸盘,该装置包括手动转换阀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主油箱吸油口、主油箱回油口、副油箱吸油口、副油箱回油口,手动转换阀分别与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回油管相连接,主油箱吸油管与主油箱回油管均设置在主油箱内,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回油管的外部绕有加热水环绕管,加热水环绕管的一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出口,加热水环绕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进口,加热水环绕管的底部套设有隔热罩,吸盘的一端与隔热罩相卡接,吸盘的另一端与主油箱的底部相贴合。本设计不仅可靠性高、装配简便,而且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操作简便。

    一种具有可通断独立双腔的燃油箱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4309592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14230.X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一种具有可通断独立双腔的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本体,所述燃油箱本体被无孔隔板密封分隔成主油箱和副油箱两个独立腔,所述主油箱和副油箱分别通过转换阀与发动机相接通,所述主油箱和副油箱的底部通过油管接通,所述油管上安装有控制所述油管通断的截止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结构紧凑。

    新型商用车变截面燃油箱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61101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629844.8

    申请日:2014-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商用车变截面燃油箱,它将油箱体分为截面不同的第一筒体、变截面筒体及第二筒体,在安装时,第一筒体安装在车架折弯处后侧,变截面筒体安装在车架折弯处,而第二筒体安装在车架折弯处前侧,由于变截面筒体顶面与车架折弯处的弧度一致,可以有效解决因车架折弯处曲面而布置传统油箱的问题,可更好有效利用整车空间,使油箱与车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减少油箱安装后与车架的缝隙,使油箱与车架贴合更好,从而使油箱寿命更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