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硅钢产品表面质量及性能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1329334.8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硅钢产品表面质量及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1)产品碳含量要求≤0.0030%,硅+铝含量要求≤2.0%;2)有害元素含量控制:硫含量要求≤0.0100%,氮含量要求≤0.0050%,铌+钒+钛易形成碳氮化物元素整体含量≤0.0100%;3)在连铸铸坯凝固过程中,在单侧坯壳厚度达到坯厚10%~30%的液芯冶金长度部位,采用感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为Ts‑15℃~Ts‑100℃;在不改变企业无取向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减轻钢质洁净度控制难度,通过连铸冷却工艺的改变及控制,抑制铸坯柱状晶异常发展,即保留原始有利的晶体结构{100},又改善铸坯内在质量,为生产电磁性能优异表面质量良好的高效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560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71365.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铁水控钛环节:选取低钛铁水进行硅钢冶炼,铁水中Ti≤0.02wt%;转炉冶炼环节:出钢时[O]:0.05wt%~0.07wt%,控制转炉下渣,使精炼顶渣中TiO2≤0.3wt%;RH钢包进站后,吨钢加入精炼渣改质剂2kg~4kg,RH合金化结束后,切换提升气体为CO2,真空度2kpa~5kpa,处理时间10min~15min。本发明能够去除无取向硅钢钢液中的钛,最终实现低牌号无取向硅钢钢材中钛含量小于0.001wt%的目标,保证无取向硅钢产品质量。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实施性强;增加成本较少,降钛效果显著;为低钛钢铁产品的冶炼提供一个基础技术平台。

    一种提高硅钢产品表面质量及性能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29334.8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硅钢产品表面质量及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1)产品碳含量要求≤0.0030%,硅+铝含量要求≤2.0%;2)有害元素含量控制:硫含量要求≤0.0100%,氮含量要求≤0.0050%,铌+钒+钛易形成碳氮化物元素整体含量≤0.0100%;3)在连铸铸坯凝固过程中,在单侧坯壳厚度达到坯厚10%~30%的液芯冶金长度部位,采用感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为Ts-15℃~Ts-100℃;在不改变企业无取向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减轻钢质洁净度控制难度,通过连铸冷却工艺的改变及控制,抑制铸坯柱状晶异常发展,即保留原始有利的晶体结构{100},又改善铸坯内在质量,为生产电磁性能优异表面质量良好的高效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一种高硅电工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74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0006627.1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冶炼两种硅含量分别为2.0%~3.5%、4.5%~7.0%的钢水,钢水过热度10~30℃;连铸结晶器内设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开口向下,悬置在钢液中,引流装置与结晶器间隙为10~40mm,引流装置内加入高硅钢水,低硅钢水流入引流装置与结晶器之间,拉速0.4~0.9m/min,铸坯的低硅坯壳与高硅坯芯厚度比为1﹕2~1﹕5,引流装置内充入惰性气体,使其内部液面较外部液面低10~20mm;热轧卷厚0.8~1.8mm。冷轧前预热至200~450℃,退火温度600~1000℃,保温时间10~200min。成品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和铁损性能。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6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723318.8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在热轧机组后加高频感应或辐射管设备加热工艺,将化学成分为wt%:C≤0.0050%,Si:0.20~1.70%,Mn:0.10~0.5%,P:0.005~0.25%,S≤0.015%,N≤0.0040%,Als:0.1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的原料通过冶炼、连铸成厚度30~300mm板坯,板坯加热温度950~1150℃,粗轧终温度900~1000℃,中间坯厚度10~45mm,粗轧后直接进入精轧,精轧采用连轧机组轧制,在精轧与卷取工序之间加设高频感应或辐射管设备,钢板温度提高到900℃以上,钢卷卷取后堆垛缓冷6小时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由于有效地利用了热轧余热,大大节省能源,提高生产率。

    一种减轻高硅电工钢热轧烧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553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0403.3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高硅电工钢热轧烧损的方法,对于Si含量1.5~3.5wt%的高硅电工钢铸坯,在铸辊与钢液之间及两窄面之间各设置四条电工钢薄带,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电工钢薄带之间,凝固形成铸坯;铸辊内部通水冷却;在四条电工钢薄带外侧设有带有水冷的水冷套,连铸速度0.5~3m/min,过热度5~30℃,钢液采用保护气氛隔绝空气。本发明连铸机取消了结晶器,可降低设备和备件费用,节约保护渣,减少保护渣对钢质的污染,提高钢的纯净度,并能防止钢液与铸辊的粘连,改善铸坯表面质量。粘附在铸坯表面的电工钢薄带,既不会对钢坯基体成分造成影响,又能够极大减轻铸坯在后续加热过程中的氧化,减少热轧烧损和表面缺陷,提高轧制成材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