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37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3536.9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10Ni10Co高韧性二次硬化超高强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20-0.45%,Cr0.5-3.5%,Ni7.00-12.0%,Co8.00-12.00%,Mo1.00-5.00%,V≤0.30%,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工艺。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和抗过时效能力,强度达到2100-24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54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6328.9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强高韧耐蚀高温轴承齿轮钢及制备方法,属于轴承齿轮钢技术领域。该轴承齿轮钢化学元素重量百分配比为:C:0.10~0.22%,Mn:≤0.5%,Si:≤0.5%,Cr:12.0~15.0%,Ni:1.50~3.00%,Mo:4.00~6.00%,V:0.50~0.90%,Co:12.0~15.0%,W:0.30~2.00%,Nb:0.02~0.08%,其中V/Nb:25~35,Mo/W:6~12,Co/Mo:2~3,Cr+6Si+4Mo+1.5W+11V+5Nb≤52%,40C+2Mn+4Ni+30N+2Co≥42%,[O]+[N]+[H]≤0.004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为:成分配比与控制→真空冶炼→钢锭热加工成材→钢材表面硬化处理→钢材热处理。优点在于,可以满足服役过程中承受高温及腐蚀环境作用的新一代轴承齿轮钢的要求,实现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的良好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735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120512.1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主要适用于高强度的旋压薄壁筒体以及弹簧、齿轮等。该节镍型无钴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0.03%,Si≤0.1%,Mn≤0.1%,Ni 11.5-14.5%,Cr 3.75-5.25%,Mo 2.25-3.75%,Ti 1.2-1.6%,Al≤0.30%,Co≤0.50%,S≤0.01%,P≤0.01%,O≤30PPm,N≤30PPm,余为Fe。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保持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塑韧性,机加工性能优良的优点,是属于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超高强度钢。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0998.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3/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06 , C21D8/00 , C21D1/26 , C21D1/28 , C22B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强度40CrMnS i2N i2MoVA超大规格锻坯的制备方法,实现超大规格锻坯的全方位冶金质量完全达到小规格圆棒的技术规范要求。真空感应冶炼通过精确控制钢中碳、锰、硫、钛含量,减少夹杂物的产生和集聚;精炼采用低真空搅拌方式,不断提高钢液的纯净度;浇注过程中,采用低温、低偏析保护浇注技术,实现超大规格电极坯化学成分均匀一致;实现一锭二材、提高了钢锭使用率;对钢锭采用采用高‑扩‑低‑低‑低控制技术,获得均匀的细晶组织。本发明有益效果:解决了大锭型大规格锻坯低倍组织均匀性、化学成分和夹杂物偏析;具有纵向、横向、高向全方位优异冶金质量,完全达到小规格棒材技术指标要求,同时锻坯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1565.9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543 , C22B1/11 , C21B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含钛高炉渣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除含钛高炉渣中硫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含钛高炉渣冷却→破碎、研磨→渣水混合→喷吹CO2并加以搅拌→沉淀固液分离→烘干沉淀渣;其中:含钛高炉渣的冷却为缓慢冷却;喷吹CO2的脱硫反应原理为CaS+CO2+H2O=H2S+CaCO3。在CO2脱除缓冷高炉渣硫元素工艺处理后,缓冷高炉渣中硫元素的脱除率均在70%以上。含钛高炉渣脱硫后,其渣中S含量均≤0.234%。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87578.0
申请日:2016-07-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 , C21D6/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8 ,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4 , C21D6/007 , C21D6/04 , C22C38/06 , C22C38/105 , C22C38/12
Abstract: 一种含Al节Co型高比强度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 0.30‑0.40%,Cr 0.5‑1.5%,Ni 10.0‑15.0%,Co 5.0‑10.0,Mo 2.0‑3.0%,W 0.5‑1.5%,Al 0.5‑2.2%,Nb≤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同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良好,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高比强度、较低的屈强比和良好塑韧性,热处理工艺简单,经济性强,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300MPa以上,比强度达到300Nmm/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29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3008.0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Inventor: 仇圣桃 , 李建新 , 白瑞国 , 张明博 , 李凤臣 , 常金宝 , 刘宏强 , 张述明 , 王宝华 , 徐立山 , 韩春良 , 刘宇 , 贺超 , 黄世平 , 田京雷 , 高建国 , 王琪 , 方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543 , C21C5/36 , C21B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钛高炉渣固废再资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涉及提供一种利用低硫低钛高炉渣制备转炉半钢化渣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铁皮、粘结剂和低硫低钛高炉渣放入圆盘混料器,各原料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氧化铁皮15.0‑35.0%,粘结剂4.0‑6.0%,其余为低硫低钛高炉渣;(2)将低硫低钛高炉渣、氧化铁皮和粘结剂充分混匀;(3)使用压球机对混合物料造球,得到成品半钢化渣剂。本发明半钢化渣剂具有良好的化渣效果,缩短前期化渣时间1.5‑4.5min,前期脱磷率提高4.58‑47.62%,并且可降低吨钢灰耗0.41‑9.66kg/t,半钢化渣剂能够满足转炉冶炼半钢化渣和脱磷的需要。本发明既解决低硫低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问题又解决了半钢化渣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1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33010.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Inventor: 仇圣桃 , 李建新 , 白瑞国 , 张明博 , 李凤臣 , 常金宝 , 刘宏强 , 张述明 , 王宝华 , 徐立山 , 韩春良 , 刘宇 , 贺超 , 高海 , 高建国 , 王琪 , 黄世平 , 李立业
IPC: C21C7/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0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钛高炉渣固废再资源化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低硫低钛高炉渣制备LF精炼脱硫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石灰、铝粉、粘结剂和低硫低钛高炉渣装入圆盘混料器;各原料含量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石灰26.31‑52.17%、铝粉3.16‑13.33%、粘结剂4.0‑6.0%、其余为低硫低钛高炉渣;(2)将上述四种物料混合均匀,得到LF精炼脱硫渣散料;(3)将混匀后的LF精炼脱硫渣散料,使用压球机进行压块,得到成品LF精炼脱硫渣压块。本方法制备的LF精炼脱硫渣对LF冶炼螺纹钢或非低硅钢种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应用LF精炼渣可使钢液中的S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满足S含量要求≤0.045%的螺纹钢或非低硅钢钢种LF精炼炉冶炼。本发明既解决低硫低钛高炉渣综合利用问题又避免固废对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49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76913.3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C21D8/0247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8 , C22C38/40 , C22C38/48 , C22C38/58
Abstract: 一种低密度高塑性NiAl增强超高强度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合金的化学组成成分重量%为:C 0.5-1.5%,Mn 10-30%,Al 5-12%,Ni 5-15%,其他可含有Cr0-5%,Nb0-0.2%,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如Si、Ti等。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或电渣重熔工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性能优良,具有低密度高塑性和超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密度达到6.5-7.2g/cm3、拉伸强度达到135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53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6409.9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用渗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路用钢技术领域。轴承钢化学元素的重量百分配比为:C:0.18%~0.24%,Si≤0.10%,Mn≤0.10%,P≤0.01%,S≤0.005%,Cr:0.5%~2.0%,Ni:1.5%~4.5%,Mo:0.3%~1.5%,Nb:0.02%~0.10%,V:0.3%~0.9%,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其制备包括以下工艺过程:成分配比与控制→真空冶炼→钢锭热加工成材→钢材表面渗碳硬化处理→钢材热处理。优点在于,满足高速列车用轴承钢的服役过程中要求,实现表面高硬度、芯部高强度、高韧性的良好配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