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9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2738.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Ni和Ge多层纳米环阵列结构的近红外吸波器,吸波器是由Ni和Ge多层纳米环阵列组成,这些纳米环周期性地排列在金衬底上,环与金属衬底之间有一层SiO2电介质。所提出的吸收器实现了对近红外光近乎完美的吸收,这归因于来自顶部纳米环的多种谐振模式的集成,包括电极性和磁极性。纳米环的组成、几何形状和排列显著影响该器件的吸收性能,具有较小的公差。通过不断优化结构,可以得到对300–2400nm波长的电磁波近乎完美吸收的吸波器,该吸波器在整个波段的平均吸收率超过95%。该吸波器浸没在水中部分,可以充当太阳能蒸发器,可能应用于太阳能产生、消毒和海水处理,从而生产淡水。未浸没在水中的部分,也可能充当太阳能发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377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7490.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IM谐振结构的超宽带高吸收率太阳能吸收器,该吸收器结构以金属钨(W)为衬底,衬底上的多层堆叠圆盘分别由金属钛(Ti)、非晶体态的Ge2Sb2Te5(A‑GST)或砷化镓(GaAs)组成,形成了三层MIM连续层隙等离子体强谐振器。本发明在0.3~2.5μm的波长范围内,平均吸收率为97.48%,太阳能光谱加权吸收效率为98.02%;在0.3~4μm的整个工作波段内,平均吸收率为96.95%,太阳能光谱加权吸收效率为97.54%。吸收率大于95%的带宽为2.37μm,吸收率大于90%的带宽为3.57μm。因此实现了超宽带、高效的太阳能吸收。结构自身的对称性使其具备优良的偏振无关特性,在0.3~2.5μm的波长范围内,该结构还对入射角变化表现出稳定的响应。因此,该技术在太阳能收集与转换、光伏器件以及热发射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0412.4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带高效线到圆偏振转换器,该转换器由底部金板、中间介电质层和顶部圆‑椭圆组合金板三层结构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在0.4THz附近和0.5到1.15THz频率范围内的线到圆宽带偏振转换,并且反射系数大小约为0.7。仿真结果表明线到圆偏振转换效率大于0.95。从而实现了宽带、高效的线到圆偏振转换。这为高性能的宽带偏振转换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该发明结构新颖、性能优越,有望在未来高性能、多功能的偏振器件设计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43818.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柔性衬底生长的铟镓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准备好的柔性衬底放入脉冲激光沉积装置的生长腔内,设置生长参数,使得柔性衬底上生长一层铟镓氧化物薄膜。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出高结晶质量的铟镓氧化物薄膜,在氧化镓中掺杂铟离子,可以拓宽带隙范围。该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易操作,进而可有效降低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46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9467.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忆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忆阻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在FTO玻璃基底上依次涂覆聚乙烯醇与Ti3C2Tx复合材料薄膜、氧化锆薄膜,再将银顶电极沉积在氧化锆薄膜上形成四层垂直结构。本发明专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设计,以模拟生物突触的可塑性。经试验证实,本发明实现了电压幅度调制精度高达0.1V,确保了对突触权重的精确控制,同时表现出高塑性,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输入条件,具有超过5×104秒的优异保持特性和超过200次IV扫描循环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忆阻器在模拟生物突触功能时存在的电压调制精度、可塑性、以及长期稳定性方面性能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74269.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宽带吸收可切换偏振无关吸波器。该吸波器由三层结构构成,自下而上分别是金属层、二氧化硅电介质层及二氧化矾薄膜结构层。通过优化扫描选出具有最优尺寸的二氧化矾薄膜结构参数,通过调节二氧化矾的电导率#imgabs0#可以实现在宽带内#imgabs1#的动态调控。除此之外,该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备等优点。因此,该发明在宽带可调谐偏振无关吸波器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68534.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宽带消色差偏振复用超透镜设计方法。所述超透镜包括二氧化硅衬底层和具有各向异性的二氧化钛超表面层。通过扫描横截面为椭圆的结构单元尺寸构建相位响应数据库,得到不同的相位响应。结合已有的数据库,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y线偏振通道下不同波长的相位分布进行定制,大大减小了匹配误差。最后通过仿真证明,超透镜焦距能依据入射光线偏振状态进行调节,并且双偏振通下的色散能得到有效控制。该设计具有紧凑、灵活、高效率等优点,在医疗成像、目标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61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20408.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几何相位型超表面受光束偏振态的影响,单元结构仅在特定偏振方向发生变化且产生对应的相位延迟,而偏振片的加入会导致入射光能量大大减小,使光学器件的能量利用率偏低。本设计提出一个双层级联结构,在衬底下方排列周期性的金椭圆柱阵列,使之进入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作用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在衬底上方利用几何相位原理排列不同方向角的TiO2矩形块,使转化后的圆偏振光在通过后会聚一点,达到聚焦效果。将该设计和数值孔径相同,但无偏振转换的圆偏振入射的超透镜做对比,有效验证了该集成超表面的偏振转换与聚焦功能。这样的设计思路不仅可以应用于超透镜聚焦,还可以应用在消色差超透镜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0461.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柱结构宽带太赫兹偏振转换器,包括二氧化硅介质与上金柱复合为一体形成超表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谐参数可实现2.42~4.83THz范围的半波片以及2.35~4.51THz范围的四分之一波片,并且都具有比较理想的带宽和较为优异的偏振转换率(PCR),这为高性能宽带偏振转换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该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性能优越,可望在未来高性能偏振器件设计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727159.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稀土铽和稀土钆共掺氧化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式为(TbXGdYGa1‑X‑Y)2O3,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X≤0.05,Y的取值范围为0.01≤Y≤0.10。其制备方法为先分别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铽、硝酸钆和硝酸镓水溶液,再按化学组成通式所对应的化学计量比分别量取相应溶液并混合均匀,并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值,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及退火,即可得到稀土铽和稀土钆共掺氧化镓荧光材料。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所制备的荧光材料可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543nm的绿光,发光强度远远高于稀土铽掺杂氧化镓荧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发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