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整流管管芯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6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0395.6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整流管管芯的制作方法,包括:对硅圆片的至少一面进行标记;在所述硅圆片表面通过铝预沉积工艺进行铝杂质掺杂;对所述硅圆片的阴极面进行腐蚀,去除所述硅圆片的阴极面的铝杂质;在所述硅圆片阳极面进行铝杂质深结扩散。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制作方法,能够避免硅圆片表面缺陷和微小裂纹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大功率整流管管芯的成品率和长期可靠性。

    一种电力半导体器件阴极图形及其阴极梳条图形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4686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107686.0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半导体器件阴极图形及其阴极梳条图形排布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力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全控型晶闸管等的阴极图形设计。阴极图形包括:以圆心为轴划分的等分扇区和同心圆环,扇区与同心圆环相交处为图形单元,分布在扇区内并位于同一圆环内的梳条沿圆环的圆弧排布,每圈梳条的外边线为圆弧,且梳条的朝向均平行于扇区的中心线,相邻的两个扇区之间留有门极快捷通道。将按上述设计的光刻掩膜版通过光刻加工,把阴极图形转移到芯片的表面,最终完成制作。该阴极图形及其梳条图形排布方法提高了芯片的有效面积利用率,提高了各梳条开通/关断的均匀性,有利于平衡距离门极电极远近带来的梳条开通/关断差异,便于加工成型。

    一种逆导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924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24763.7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导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制作方法,包括:S100:在原始N-衬底的一面轻掺杂一层N′杂质;S101:制作GCT的P型基区和FRD的P型基区;S102:在N-衬底的另一面进行N′杂质掺杂;S103:在GCT阴极和FRD阴极进行N+预沉积;S104:在隔离区的上表面和GCT的门极区域刻蚀隔离沟槽;S105:在GCT阴极和FRD阴极进行N+推进、钝化;S106:在GCT阳极进行P+掺杂;S107:制作电极。本发明利用杂质的补偿作用,在不改变隔离区P型掺杂分布的条件下,增加了隔离区的有效宽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扩散控制精度不高、工艺复杂、不适用于高压器件的缺点。

    一种旋转喷腐方法的化学挖槽工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69284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610031477.1

    申请日:2006-04-06

    Abstract: 一种旋转喷腐方法的化学挖槽工艺方法及装置,在电力电子器件硅片表面进行选择性精密刻蚀加工制作中采用旋喷法进行加工。先将硅片置在底座上,加工时硅片是旋转的,酸液从硅片上部经喷嘴雾化后向下喷向硅片。具体制作方法是:采用旋转腐蚀法在硅片表面形成梳条的操作。先将置于下部的硅片作均速旋转,再通过压缩空气利用虹吸原理将酸性腐蚀液从酸液储罐中吸出,通过喷嘴使酸性腐蚀液雾化,并以一定的张角均匀地喷到硅片表面。在硅片加工过程中还设有水保护部分,分成底喷水保护和顶喷水保护。顶喷水设置成当喷酸刚停止时启动。底喷水设置成与当硅片旋转时同步供给,与顶喷水同时停止。每个工位一次加工一个硅片,一个工作周期中酸、水交替起作用。

    半导体器件芯片台面喷腐局部防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87906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035781.8

    申请日:2007-09-20

    Abstract: 半导体器件芯片台面喷腐方法及装置,在芯片台面喷腐处理时,对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采取遮盖式保护方式,保护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不受损害。通过一套遮盖式保护系统,盖住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以保证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在喷腐处理时不会有酸液溅浸到芯片中心需要保护的部位。整个装置至少包括一个保护罩,遮盖在芯片台面喷腐处理时,正好盖在芯片中心需要保护的部位,保护罩与芯片一起形成一个密封面,以保证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在喷腐处理时不会受到酸液溅浸。所述的保护罩可以是通过吸附方式吸附在芯片表面上的,也可以是直接通过外力装置紧贴在芯片表面的。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7790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10163586.3

    申请日:2007-10-1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所述门极换流晶闸管包括n-型衬底,p型掺杂区,n型掺杂区,门极换流晶闸管的阳极p+掺杂区,二极管n+缓冲区,以及门极换流晶闸管的阴极梳条,还包括门极换流晶闸管的阴极和门极,二极管的阳极、门极换流晶闸管的阳极和二极管的阴极,其特征在于:在门极换流晶闸管的门极和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的p型掺杂区中具有沟槽,所述沟槽中掺杂n+型隔离环。本发明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在GCT单元和二极管之间实现有效的隔离。

    半导体器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427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15653.6

    申请日:2008-09-0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门极换流晶闸管和印刷电路板;门极换流晶闸管包括阳极端(103)、阴极端(101)、管壳(105)以及由管壳(105)外壁引出的门极引线(111);门极引线(111)具有安装面(112);印刷电路板包括安装孔(302)和第一接触电极;门极换流晶闸管插入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孔(302)中,并使安装面(112)与第一接触电极接触;门极换流晶闸管还包括由所述管壳(105)外壁引出的且与阴极端(101)电连接的阴极引线(109);安装孔的周围、与第一接触电极同侧还具有第二接触电极;阴极引线(109)具有安装面,且阴极引线的安装面(110)与第二接触电极接触。本发明的半导体组件组装简单。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中阴极图形的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4585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32312.6

    申请日:2006-09-26

    Abstract: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中阴极图形的排布方法,阴极梳条采取分区复合方式排布:结合圆周排布和矩形排布各自的优点,在分区内部采用矩形排布,而各个分区之间仍按圆周排布。分区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些还充许局部修改梳条的位置或尺寸。所述的分区复合方法是:分区由扇区和环道两重分割形成,其中,所述的分区是一个等腰梯形区,它是梳条的基本排布单元;所述的扇区是将圆面沿径向等分为m个相同面积的扇形区,当m较较低时,接近于矩形排布;当m较高时,接近圆周分布。所述的环道是将圆面按正多边形划分为n个不同面积的同心环形区,这个值与芯片直径和梳条长度的选取有关;n越大,梳条总数越多,对电流有益。

    半导体器件芯片台面喷腐局部防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23173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35781.8

    申请日:2007-09-20

    Abstract: 半导体器件芯片台面喷腐方法及装置,在芯片台面喷腐处理时,对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采取遮盖式保护方式,保护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不受损害。通过一套遮盖式保护系统,盖住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以保证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在喷腐处理时不会有酸液溅浸到芯片中心需要保护的部位。整个装置至少包括一个保护罩,遮盖在芯片台面喷腐处理时,正好盖在芯片中心需要保护的部位,保护罩与芯片一起形成一个密封面,以保证芯片上需要保护的表面部分在喷腐处理时不会受到酸液溅浸。所述的保护罩可以是通过吸附方式吸附在芯片表面上的,也可以是直接通过外力装置紧贴在芯片表面的。

    阴电极分叉式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93724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32430.7

    申请日:2006-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电极分叉式半导体器件,它包括壳体、阳极、阴极、门电极以及阴电极,所述阳极和阴极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所述阴电极的一端位于壳体内阳极和阴极之间,另一端从壳体内引出后突出布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门电极为门极管,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门极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内阳极和阴极之间,另一端突出布置于壳体的外侧。本发明是一种在保证低感连接的条件下,结构简单紧凑、接口简洁、装配方便的阴电极分叉式半导体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