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3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80038076.7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2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通过使在减压部被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而吸热的吸热部(17、32);利用在散热部(12)被加热后的热介质的热量的热量利用部(22);在热介质的流动中相对于热量利用部(22)并联地配置,将在散热部(12)被加热后的热介质的热量向吸热部(32)供给的热量供给部(20c、23);使从散热部(12)流出的热介质向热量利用部(22)侧和热量供给部(20c、23)侧分支的分支部(20d);使流经了热量利用部(22)的热介质与流经了热量供给部(20c、23、37)的热介质合流而向散热部(12)侧流出的合流部(20e);切换热介质在散热部(12)与热量利用部(22)之间循环的第一状态和热介质在散热部(12)与热量利用部(22)以及热量供给部(20c、23)之间循环的第二状态的切换部(26)。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0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80026927.6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具备:互相并列地配置的高温侧辐射器(23)和加热器芯(22)、通过热介质加热电池(2)的电池温度调整部(33)、供热介质向高温侧辐射器侧和加热器芯侧分支的高温侧第一分支部(20d)、供流过高温侧辐射器的热介质和流过加热器芯的热介质合流的高温侧第一合流部(20e)、供被散热器(12)散热后的热介质向电池温度调整部侧分支的高温侧第二分支部(20d)、供流过电池温度调整部的热介质合流的高温侧第二合流部(20e)以及配置于从高温侧第一分支部和高温侧第二分支部中的靠近高温侧辐射器的一侧的分支部经过高温侧辐射器到达高温侧第一合流部和高温侧第二合流部中的靠近高温侧辐射器的一侧的合流部的热介质流路的高温侧辐射器流量降低部(26)。
-
公开(公告)号:CN113710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80028440.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循环回路(30)具备流路切换阀(33)。流路切换阀(33)具有主体部(301)以及切换部(302)。主体部(301)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第二入口部(300C)以及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在内的多个出口部(300B…300G)。切换部(302)切换为使从第一入口部(300A)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切换为使从第二入口部(300C)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710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8440.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循环回路(30)具备流路切换阀(33)。流路切换阀(33)具有主体部(301)以及切换部(302)。主体部(301)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第二入口部(300C)以及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在内的多个出口部(300B…300G)。切换部(302)切换为使从第一入口部(300A)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切换为使从第二入口部(300C)流入的流体从多个出口部(300B…300G)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6465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80025226.0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调装置(1)具有热泵循环(10)、加热部(20)、低温侧热介质回路(30)以及散热量调节控制部(50a)。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减压部(14b)以及蒸发器(16)。加热部具有制热用热交换器(13、23)、外气散热器(22)以及散热量调节部(25)。低温侧热介质回路具有发热设备(31)。散热量调节控制部通过散热量调节部来调节外气散热器中的散热量,以使得由制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送风空气的送风空气温度接近预定的目标温度(TAO)。
-
公开(公告)号:CN10606177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80011685.2
申请日:2015-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车辆用热量管理系统具有:高温侧泵(12),其吸入并排出热介质;压缩机(23),其吸入并排出制冷循环(22)的制冷剂;高压侧热交换器(15),其使制冷循环(22)的高压侧制冷剂与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介质外气热交换器(13),其使通过高温侧泵(12)进行循环的热介质与外气进行热交换;以及泵控制部(50a),其控制高温侧泵(12)的动作,使得即使压缩机(23)停止,高温侧泵(12)也继续动作。能够提高再启动压缩机时的循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87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80006378.5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99 , B60H1/00278 , B60H2001/00307 , B60H2001/00928 , F25B25/005 , F25B40/00 , F25B2339/047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151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其使由热介质温度调节器(14、15)进行了温度调节后的热介质与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热传递部(13、18、19、20),其具有供热介质流通流路,并在与由热介质温度调节器(14、15)进行了温度调节后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传递;大内径配管(43A、46A、47A、48A),其形成热介质温度调节器(14、15)与热传递部(13、18、19、20)之间的热介质流路(43、46、47、48);以及小内径配管(44A、45A),该小内径配管形成热介质温度调节器(14、15)与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之间的热介质流路(44、45),并且该小内径配管具有比大内径配管(43A、46A、47A、48A)小的内径φH、φC。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9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80071010.2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99 , B60H1/00278 , B60H1/08 , B60H1/24 , B60H2001/00307 , B60H2001/00928
Abstract: 具有:泵(11、12),吸入并排出热介质;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使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与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而调整送风空气的温度;第1热传递设备(13、81),具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在与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传递;热介质温度调整部(14、15),对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调整;以及热交换器用调整部(60a、60b、60c、60f、60g、60k),调整与第1热传递设备(13、81)中的热介质的热传递量、或者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的热交换能力以使与由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温度调整后的送风空气的温度(TC、TH)相关联的温度接近第1目标温度(TCO、THO)。因此,能够适当地控制使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313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80043039.X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5/005 , B60H1/00278 , B60H1/00899 , B60H2001/00307 , B60H2001/3298 , F25B30/02 , F25B41/00 , F25B49/02 , F25B2339/047 , F25B2341/0011 , G10L2019/0014 , H01M10/625 , H01M10/663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载热体进行循环的第1载热体回路(C1)、吸入制冷剂并排出的压缩机(23)、使压缩机(23)排出了的制冷剂与在第1载热体回路(C1)中循环的载热体进行换热而对载热体进行加热的高压侧换热器(16)、使在高压侧换热器(16)中加热了的载热体与被输送往车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而对被输送往车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用换热器(18)、使在高压侧换热器(16)中进行了换热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部(24、25、27)、以及使在减压部(24、25、27)中进行了减压膨胀的制冷剂与载热体进行换热的第1冷却水冷却用换热器(14),能够将在高压侧换热器(16)中加热了的载热体导入到第1冷却水冷却用换热器(14)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40815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1612.3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 , B60H1/00485 , B60K11/02
Abstract: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芯(211)、第二阀芯(212)、第三阀芯(221)和第四阀芯(222)。第一阀芯(21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一泵(11)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二阀芯(21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二泵(12)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三阀芯(22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一泵(11)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第四阀芯(22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二泵(12)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