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5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205965.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4 , B60K17/02 , B60K17/165 , B60K17/34 , B60K23/04 , B60K23/08 , B60K2023/0833 , B60Y2400/406 , B60Y2400/422 , B60Y2400/424 , F16D13/52 , F16D48/02 , F16D2048/0236 , F16D2048/0263 , F16D2048/0266 , F16D2048/0269 , F16D25/10 , F16D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改善了被液压按压时的响应性的摩擦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有:离合器鼓(51);内轴(52);摩擦离合器(53),具有与离合器鼓(51)一起旋转的多个外离合器板(531)及与内轴(52)一起旋转的多个内离合器板(532);活塞(60),接受向液压缸(221)供给的液压而按压摩擦离合器(53);及液压回路(7),向液压缸(221)供给工作油,液压回路(7)具有:第一泵部(75),向液压缸(221)供给工作油;及第二泵部(78),以比第一泵部(75)大的压力将工作油向液压缸(221)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6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80051432.4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44 , B60K17/35 , B60Y2306/03 , F16D27/004 , F16D27/115 , F16H2001/325 , Y10T74/19074
Abstract: 一种驱动力传输设备(1),其包括:储存介于壳体(12)与内轴(13)之间的容置空间(12a)中的润滑油的储罐(44);以及具有容置壳体(12)的圆筒形容置部(40c)的设备外壳(4),并且在该外壳(4)中,容置部(40c)具有面向壳体(12)的外周表面(19e)的内周表面(40b),并且储罐(44)具有向容置部(40c)的内周表面(40b)开口的进油口(441a),并且容置空间(12a)中的润滑油基于与壳体在四轮驱动车辆以两轮驱动模式向前行驶时的旋转相关联地产生的离心力通过该进油口(441a)进入。
-
公开(公告)号:CN108437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810117587.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轮驱动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四轮驱动车,其中,对于经由啮合离合器、传动轴及驱动力传递装置向后轮传递驱动力的四轮驱动车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在向四轮驱动状态的转变时,在使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第一和第二输出旋转构件与中间旋转构件之间传递驱动力的摩擦离合器的连接力成为允许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的连接力的状态下,通过被限制与中间旋转构件的相对旋转的摩擦构件的摩擦面与环齿轮构件的摩擦滑动对象面之间的摩擦力使中间旋转构件与环齿轮构件之间的转速差减少,然后通过离合器构件将中间旋转构件与环齿轮构件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8437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810117146.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分配装置(1),其包括:正交齿轮对(20),由小齿轮轴(21)和环齿轮构件(22)构成;外壳(2),容纳正交齿轮对(20);中间旋转构件(3),能够与环齿轮构件(22)在同一轴上相对旋转;离合器构件(51),将环齿轮构件(22)与中间旋转构件(3)连结;以及第一和第二驱动力调整机构(4L、4R),能够分别调整从中间旋转构件(3)向第一和第二输出旋转构件(61、62)传递的驱动力。环齿轮构件(22)具有环齿轮部(221)及筒部(222),在沿轴向夹着环齿轮部(221)的两个位置通过一对轴承(713、714)将筒部(222)支承为能够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4537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420096.3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后轮驱动车辆,包括:前轮侧驱动轴(14);后轮侧驱动轴(17);以及驱动力分配装置,其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分配到前轮侧驱动轴(14)和后轮侧驱动轴(17)。驱动力分配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环形的驱动力传递介质,其将驱动力从第一旋转构件传递到第二旋转构件;以及马达驱动力旋转构件,其通过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而旋转。马达驱动力旋转构件在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穿过驱动力传递介质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40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37020.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包括:电动机(2);减速装置(3),所述减速装置(3)被构造成降低从所述电动机(2)传递来的转速;和驱动力分配装置(4),所述驱动力分配装置(4)将经由所述减速装置(3)输入的所述电动机(2)的驱动力分配和输出到第一输出旋转构件(41)和第二输出旋转构件(42)。所述减速装置(3)具有第一齿轮构件(31)、第二齿轮构件(32)、联接构件(33)以及移动机构(34)。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914118.0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包括:电动马达(2),包括具有中空管状形状的马达轴(21);输出轴,穿过马达轴(21);传动机构(4),被构造成改变马达轴(21)的旋转速度并将电动马达(2)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和外壳(7),其中容纳电动马达(2)和传动机构(4)。输出轴在马达轴(21)的内部被偏置,使得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与马达轴(21)的旋转轴线在电动马达(2)的径向方向上偏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934907.0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IPC: F16D25/0638 , B60K17/02
Abstract: 驱动力分配装置(4)包括第一输出旋转构件(41)和第二输出旋转构件(42)、输入旋转构件(40)、第一多盘离合器(43)、第二多盘离合器(44)、压力接收构件(47)、第一挤压机构(45)和第二挤压机构(46)。压力接收构件(47)包括环形基部(470)和多个突出片,所述多个突出片包括多个第一突出片(471)和多个第二突出片(472)。第一突出片(471)每一个均具有第一压力接收表面(471a),第二突出片(472)每一个均具有第二压力接收表面(472a)。
-
公开(公告)号:CN1113062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18552.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藤井则行
IPC: F16D25/0638 , F16D25/12
Abstract: 离合器装置包括:包括圆筒部和底部的离合器外罩;多盘离合器;接收构件;和挤压构件,相对于离合器外罩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将多盘离合器从底部侧朝向接收构件挤压。挤压构件包括比底部靠径向内侧或外侧设置的环形部和从环形部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多个突出部,环形部与突出部一体地设置。离合器外罩的底部具有容纳突出部的多个切口。突出部在切口内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以挤压多盘离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0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410458849.3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F16D2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1/14 , F16D23/06 , F16D27/118 , F16D2011/002 , F16D2011/006 , F16D2011/008
Abstract: 种电磁离合器装置,包括:啮合构件(2、2A);电磁线圈(3);电枢(4);圆筒形凸轮构件(5);以及锁定部(19)。凸轮构件(5)设置有被锁定部(19)锁定在不同轴向位置处的多个被锁定部(51、52、81、82、83、84),使得所述多个被锁定部彼此相邻地形成在周向方向上;凸轮构件(5)由于电枢(4)从第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轴向运动而仅旋转第预定角度,并且由于电枢(4)从第二位置到第位置的运动而进步仅旋转第二预定角度;并且当锁定部(19)的锁定从所述多个被锁定部中的个转移至周向相邻的另个而使得锁定部(19)将所述另个锁定在不同轴向位置时,第二啮合部与第啮合部啮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