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氮化物膜的制造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3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1844.X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氮化物膜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在低温下通过外延生长形成金属氧氮化物膜的方法。金属氧氮化物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单晶的衬底上,导入含有氮气体的气体,通过使用氧化物靶材利用溅射法对金属氧氮化物膜进行外延生长,其中,氧化物靶材包含锌,形成金属氧氮化物膜时的衬底为80℃以上且400℃以下,氮气体的流量为气体的总流量中的50%以上且100%以下。

    正极活性物质
    25.
    发明公开
    正极活性物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97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80046632.4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以高电压及/或高温进行充电和放电也不容易产生缺陷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提供一种即使反复充放电也不容易导致晶体结构崩塌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钴、氧及添加元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表层部及内部,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添加元素,表层部是从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向内部10nm以下的区域,表层部及内部处于拓扑衍生,添加元素的扩散程度根据表层部的结晶面而不同,添加元素是选自镍、铝和镁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

    蓄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625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80023804.1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提供一种功耗低的蓄电装置等。另外,提供一种集成度高的蓄电装置等。在蓄电装置中,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衬底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上的电解质层、电解质层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第二电极,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及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衬底上的氧化物半导体、氧化物半导体上的第一绝缘体及第一绝缘体上的栅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电连接,比较电路具有将对应于第一电极的电位和所希望的基准电位的比较结果的第一信号从输出端子输出到控制电路的功能,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具有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第一电池单元的充电的功能。

    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312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485669.9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电子设备及车辆。提供一种由充放电循环引起的放电容量的下降得到抑制的正极活性物质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放电状态和以较高电压进行充电的状态之间的晶体结构的变化少,例如CoO2层的偏离较少。例如,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属于空间群R‑3m的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且在LixCoO2中的x超过0.1且为0.24以下的充电状态下具有属于空间群P2/m的晶体结构,并且在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分析时,衍射图案至少在2θ为19.47±0.10°及2θ为45.62±0.05°处具有峰。

    无机发光元件、半导体装置、无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2911.7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无机发光元件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包括无机发光元件、晶体管及电容器。无机发光元件包括第一膜及第二膜,第一膜包含铟、氧及氮,第二膜包含镓及氮。第一膜具有纤锌矿型结构或立方晶结构,第二膜具有纤锌矿型结构并生长在第一膜上。第一膜被用作无机发光元件的阴极电极。另外,无机发光元件所包括的第二膜的上方形成有电容器的一个电极,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的上方形成有在半导体层中包含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管。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具有反射无机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的功能。无机发光元件经过第一膜发射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