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7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46726.9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342 , B23K26/70 , B23K26/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入式超声激光复合增材修复区等轴化调控方法及装置,方法具体包括:S1、建立丝材与激光束间的位置几何关系;S2、建立激光能量输入与丝材熔化间的关系;S3、建立等轴化增材修复区与浸入熔池的丝材参数间的关系;S4、实现基于浸入式超声激光复合增材修复等轴化调控。本发明可实现增材修复区特定区域和范围的微观组织等轴化,可适用于镍基、铁基和钛基等常见金属材料,满足激光增材修复过程中对等轴组织的调控需求;本发明涉及的组织等轴化方法的实现手段是基于理论计算并通过调控激光、送丝和超声工艺参数,不涉及装备的装拆,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9810.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压缩机防喘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设置有级间放气的轴流式压缩机控制方法和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设置有级间放气的轴流式压缩机,预先根据该压缩机的喘振边界和喘振裕度设置启动停机控制线组以及连续运行控制线组,当压缩机运行时,先根据该压缩机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和所述级间放气阀的开关状态确定匹配的控制线组;再根据该压缩机的压比,折合转速以及进口导叶开度对该压缩机的各个阀门,如排气送风阀,排气放空阀,级间放气阀进行调整,从而避免该压缩机的运行不稳定,以及可能出现的失速或喘振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88568.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燃气轮机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柔性支撑动刚度测试装置、系统和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侧装装置安装在柔性支撑轴承座内,且与轴承座过盈配合,并且使永磁电机的转速范围为燃气轮机最高运行转速的0‑150%,确保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在柔性支撑上的作用点和激振力可与真实转子的不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一致,使得测试过程接近真实工况,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充分测试支承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的振动响应。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可以调节偏心轮的不平衡量,从而确保当偏心轮的转速发生变化时,测试装置对支承结构的激振力的大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既足以激起支承的振动,又不至于因激振力过大而损坏偏心轮的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60367.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双预旋通道喷嘴的涡轮盘腔结构,其包括由涡轮盘和静子件围设形成的涡轮盘腔和预旋喷嘴,涡轮盘上设置有分流器以将涡轮盘腔分隔为密封腔和冷却腔,密封腔的入口处设置有迷宫密封结构。预旋喷嘴设置于涡轮盘腔的进气口内,预旋喷嘴包括与冷却腔相连通的第一预旋通道以及与密封腔相连通的第二预旋通道,第一预旋通道用于使流经的冷却空气产生与涡轮盘的转动方向相同的切向速度,第二预旋通道则使冷却空气产生与涡轮盘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切向速度,从而既能够提升冷却空气的冷却能力,又能够避免转子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88568.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燃气轮机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柔性支撑动刚度测试装置、系统和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侧装装置安装在柔性支撑轴承座内,且与轴承座过盈配合,并且使永磁电机的转速范围为燃气轮机最高运行转速的0‑150%,确保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在柔性支撑上的作用点和激振力可与真实转子的不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一致,使得测试过程接近真实工况,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充分测试支承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的振动响应。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可以调节偏心轮的不平衡量,从而确保当偏心轮的转速发生变化时,测试装置对支承结构的激振力的大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既足以激起支承的振动,又不至于因激振力过大而损坏偏心轮的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34508.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用于燃气轮机涡轮转子长叶片的冷却结构及方法,叶根设有3个由调节挡板分隔形成的冷却空气进气通道,分别是第一空气入口、第二空气入口以及第三空气入口,叶片设有与上述3个冷却空气进气通道对应的前弦区域、中弦区域、尾弦区域;前弦区域包括展向通道和冲击射流结构;中弦区域包括蛇形通道结构;尾弦区域包括扰流柱结构;叶片上端设有若干分流隔板致使叶片上端形成3个冷气通道,且前弦区域、中弦区域、尾弦区域的出口至少连通一个冷气通道,通过分区域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小径高比涡轮转子长叶片内部冷却结构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在使用较少的冷气量下实现了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保证了叶片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2988.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燃气轮机气冷涡轮叶片快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叶片陶芯的基本外轮廓,确定沿叶高方向的横截面数和沿流动方向的主要流路数,从而构建二维拓扑网格;冷气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用n维行向量和m维列向量表示其通断情况;陶芯中部区域使用多个m维列向量表示其内部冷却结构;将二维拓扑网格中的冷却特征结构按照相同连接逻辑用不同损失特性和流量系数的元件代替,搭建出一维流动网络;在代表冷气进出口的元件中设置相应的气动边界条件,通过优化算法最大化各个区域的加权平均内换热系数,从而快速确定冷气流路的拓扑结构,实现控制局部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系数,达到增强冷却换热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92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4986.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故障诊断方法和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待测试的燃气轮机,首先构建该燃气轮机的初始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完善修正,以获得用于诊断的目标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待测试的燃气轮机和目标故障诊断模型同步运行时获得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待测试的燃气轮机是否发生故障。这解决了燃气轮机由于运行时间和维护条件的不同,不同机组的部件性能下降和间隙等几何参数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的诊断准确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03130.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轮机涡轮静叶内腔冷却结构,包括空心冷却静叶以及位于空心冷却静叶的空心内腔内的插芯;所述插芯表面设有若干冲击孔;空心冷却静叶一侧为叶背面,叶背面外侧设有若干前缘气膜孔;叶背面内侧设有至少两行朝向前缘气膜孔倾斜的冲击导流腔室,相对设置的两行冲击导流腔室之间形成朝向前缘气膜孔延伸的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前部设有整流腔室以及连通前缘气膜孔的集气腔室;每个所述冲击导流腔室上方均设有一个冲击孔;所述冲击孔、冲击导流腔室、汇流通道、整流腔室、集气腔室与前缘气膜孔形成冷却通道,能够实现叶背区域冷却气流流量的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叶背区域温度的独立调节,满足叶背侧金属温度的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7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0141404.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汽轮机大负荷高效调节级动叶片,包括叶身、过渡段、叶根和围带。在叶身的一端设有与叶身一体成型的过渡段和叶根,在叶身的另一端设有与叶身一体成型的围带,叶身为等截面叶型,叶根由两根带销钉孔的柱叉组成。叶身的叶型由4段曲线组成,4段曲线交接处切线斜率相等。本发明的高效叶片效率优于常规叶片,并且具有很好的变工况特性,其加工成本仅为一般的离散点叶型常规叶片加工成本的1/4~1/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