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80088880.X

    申请日:2016-09-02

    Abstract: 在实施EGR的过程中的变速时,在燃料切断条件成立的定时预测变速后的车辆的运转状态。而且,在预测为不实施燃料切断的情况下的油耗相对改善的情况下,不实施燃料切断。另外,在预测为实施燃料切断的情况下的油耗相对改善的情况下,实施燃料切断。即,在实施EGR的过程中的变速时,在预测为通过变速后的EGR而实现的油耗改善效果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不实施燃料切断,在预测为通过变速后的EGR而实现的油耗改善效果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实施燃料切断。由此,在实施EGR的过程中的变速时,能够相对地改善车辆的油耗。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61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80088940.8

    申请日:2016-09-07

    Abstract: 基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设定EGR控制阀(22)的基本开度(A0)。基于由排气温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实际排气系统温度(T1),对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ΔP1)进行计算。对与当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对应的稳定状态下的EGR控制阀(22)的前后的压差即基准压差(ΔP1)进行计算。对基准压差(ΔP1)的脉动的振幅即基准脉动振幅(D)进行计算。基于压差(ΔP1)、基准压差(ΔP0)以及基准脉动振幅(D),对基本开度(A0)进行校正。

    多连杆式发动机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73230.2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即使在气缸套下端形成缺口部等而使气缸套的刚性减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气缸套的变形。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其与活塞(32)连结;下连杆(12),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33)的曲柄销(33b)上,同时与上连杆(11)连结;以及控制连杆(13),其与下连杆(12)连结,以摆动中心轴(24)为中心摆动。曲柄销(33b)配置在将上销(22)和控制销(23)连结而成的线上,横轴与将控制销(23)以及上销(22)连结而成的线所成的角度,在活塞上止点时和在活塞下止点时大致相同,其中,所述横轴穿过曲轴轴承颈(33a)的轴心并与气缸轴线正交,该横轴与曲轴(33)垂直。

    多连杆式发动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3229.X

    申请日:2008-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可以可靠地防止摆动中心轴支撑罩相对于发动机体发生位置偏移。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其与活塞(32)连结;下连杆(12),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33)的曲柄销(33b)上,同时与上连杆(11)连结;以及控制连杆(13),其与下连杆(12)连结,以摆动中心轴(24)为中心进行摆动。摆动中心轴(24)配置为,与曲轴轴承颈(33a)相比位于下方,且以该曲轴轴承颈(33a)为中心位于气缸中心轴的相反侧,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发动机体(41~43)与摆动中心轴支撑罩(44)之间,在活塞(32)位于上下止点附近的定时,控制连杆的中心轴大致平行于气缸的中心轴。

    催化转化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061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80096477.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催化转化器具有:入口侧扩散部;出口侧扩散部;壳体,其包含上游侧圆筒部和下游侧圆筒部;内衬,其设置于上游侧圆筒部中;第1催化剂,其保持于内衬内;以及第2催化剂,其保持于下游侧圆筒部内。第2催化剂的端面与内衬的周面相对。在上游侧圆筒部与内衬之间具有环状的流路,由此第1催化剂被隔热。排气的一部分通过环状的流路而向第2催化剂流动。

    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07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80096845.3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内燃机(1)是具有涡轮增压器(2)以及排气回流装置的火花点火式内燃机,在包含最高输出运转点在内的高负荷区域也进行排气回流,由此进行基于理论空燃比的运转。在请求最高输出运转点的情况下(步骤1),基于大气压、外部空气温度等进气信息(步骤2)对进气密度(ρ)进行计算(步骤3),与规定的密度阈值(ρ#)进行对比(步骤4)。在高原等而进气密度(ρ)小于或等于密度阈值(ρ#)时,将排气回流率设为0(步骤6)。由此,与进行排气回流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较高的最高输出。

    EGR控制方法及EGR控制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41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80099074.6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具有:EGR阀,其配备于使得排气管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而向进气管循环的EGR通路,在发动机处于EGR区域的情况下,对在EGR通路流动的EGR气体量进行调整;压差设备,其配备于进气管,对EGR阀的前后压差进行调整;以及控制部,其对EGR阀及压差设备进行控制,基于EGR通路的入口部的排气压力,切换是利用EGR阀及压差设备对EGR气体量进行调整、还是仅利用EGR阀对EGR气体量进行调整。

    催化转化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06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80096477.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催化转化器(26)具有:入口侧扩散部(51);出口侧扩散部(52);壳体(53),其包含上游侧圆筒部(61)和下游侧圆筒部(62);内衬(54),其设置于上游侧圆筒部(61)中;第1催化剂(55),其保持于内衬(54)内;以及第2催化剂(56),其保持于下游侧圆筒部(62)内。第2催化剂(56)的端面(56b)与内衬(54)的周面相对。在上游侧圆筒部(61)与内衬(54)之间具有环状的流路(64),由此第1催化剂(55)被隔热。排气的一部分通过环状的流路(64)而向第2催化剂(56)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