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3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443682.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02K1/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装置冷却流体压力控制多功能结构,包括:尾喷管和降压单元,所述尾喷管包括外壁和隔热屏,所述隔热屏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降压单元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降压模块组成,所述降压模块为回型降压结构;所述加压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隔热屏之间,本发明主要利用在尾喷管的冷气腔内设置降压结构有效降低冷气的压力,从而起到在降低尾喷管对冷气的需求量的同时达到提高冷却效果的作用,还起到了提高隔热屏强度和可靠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02907.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风致振动控制技术领域,针对控制低频涡激振动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存在弹簧过长、过重,造价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抑制大跨桥梁低频涡激振动的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其引入一个小质量、大直径转子用于大幅提高振动系统的等效质量;由此大幅缩短弹簧长度、提高弹簧刚度,进而大幅降低弹簧自重、静伸长或压缩量、造价;拉伸弹簧可设计、加工具有指定的初应力,由此进一步降低其在质量体重力作用下静伸长量,节省安装空间;质量体材料、构造及布置形式不限,因此费用相对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大幅降低;大跨桥梁箱形主梁箱内净高一般高于3m,本阻尼器经优化设计可达到0.1Hz低频水平,为主跨千米级桥梁涡振控制提供一种高效实用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048682.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3B71/08 , B29C65/62 , B29C65/82 , B32B27/40 , B32B27/34 , B32B27/30 , B32B27/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04 , B32B3/2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动保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夏冬两季多场景下的负泊松比滑雪运动护具。本发明打破传统护具规范,在护具的缓冲层加入负泊松比结构,提高了护具的吸能性,并在为护具的轻量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护具缓冲层外层采用D3O复合材料,在高吸能性的基础上又增强了护具的抗冲击性;外层包裹材料采用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凯夫拉纤维针;对具体工况建立优化模型,实现材料和结构件外形的优化设计,对复合材料结构件外形进行全体尺寸参数化,极大的提高了轻量化设计的自由度;采用落锤冲击试验模拟运动员发生意外时的冲击载荷,验证护具的抗冲击性、吸能性、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7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89451.6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形位公差的薄壁筒壳结构折减因子预测方法,步骤:1)获取结构构型参数与结构缺陷敏感性特征信息;2)结合结构缺陷特征信息,采用非完全折减刚度法针对此结构确定膜刚度折减策略;3)基于膜刚度折减策略,建立不完全折减刚度线性屈曲系统;4)利用完成的不完善刚度折减模型,对不同缺陷幅值下的最不利缺陷分布与对应的折减因子进行分析,获得一条缺陷幅值‑最不利折减因子曲线。本方法通过搜索不同几何缺陷幅值约束下的最不利缺陷分布形式,获得给定形位公差下的折减因子下限,采用基于不完全刚度折减刚度模型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加速;为航天领域薄壁结构提供考虑行为偏差指标的折减因子设计准则,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安全裕度,实现航天结构的进一步减重。
-
公开(公告)号:CN111043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130350.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42B15/36
Abstract: 一种条件式接触承载的线式分离环,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分离板、内外接触承载模块、刚性挡、聚能切割、蒙皮桁条,分离板、内外接触承载模块和蒙皮桁条四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分离板外表面开有环向分离削弱槽;两个外接触承载模块固定在分离板外表面,且对称安装在分离削弱槽两侧;两个内接触承载模块固定在分离板内表面且对称安装;刚性挡块安装在两个挡块装配槽形成的空间内,刚性挡块内安装聚能切割索,聚能切割索与分离削弱槽对齐;蒙皮桁条固定在分离板外表面。本发明通过在分离板削弱槽两侧增加接触承载模块,改变线式分离环在轴压载荷下的承载方式,在保证线式分离环横线分离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结构轴向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07406.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关于金属内衬纤维缠绕气瓶的承载能力的预测方法,属于高压气瓶制造技术领域。首先,建立包含变角度、变厚度的封头段缠绕层的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模型。其次,对气瓶施加自紧压力并卸压,模拟气瓶出厂前的自紧过程:施加自紧力内衬进入屈服阶段;然后逐渐卸载,完成复合材料气瓶自紧处理过程。最后,在线性增压过程中,对复合材料气瓶进行渐进损伤分析,并对其承载能力进行预测。本发明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将泄露通道作为极限承载能力判据;将本发明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小于2%,说明本发明的数值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气瓶极限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53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128406.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先进复材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垂直轴叶片及其成型方法,包括:一种垂直轴叶片,包括:金属骨架,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根金属管;泡沫部,包裹住所述金属骨架,并形成垂直轴叶片的轮廓;纤维层,设置在所述泡沫部的外侧。该成型方法包括:S1、获取金属骨架;S2、发泡形成第一泡沫部,所述第一泡沫部将所述金属骨架包裹在内;S3、在所述第一泡沫部上形成主梁层,并发泡形成第二泡沫部,其中,所述第二发泡部用于形成垂直轴叶片的轮廓;S4、在所述第二发泡部的外侧形成外皮层。本发明采用金属骨架和纤维主梁均为主承重,纤维层作为外皮提高叶片的耐腐蚀性,增加强度,能制造成较长的叶片,同时还能控制造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4029.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属于发电设备领域。该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包括:主船体、至少一个副船体、捕能装置;各个所述副船体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主船体的外侧;发电设备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的上表面上;所述捕能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述捕能装置的上端能够与所述发电设备连接。本发明采用多船体(双船体、三船体或多船体)结构将发电设备设置在水面的上方,增加了发电平台稳定性,使得发电平台更能适应水况差,波浪大的水域,减少了水下维修养护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66700.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加筋结构的筋条布局、形状与尺寸协同设计方法,属于航空航天结构加筋薄壁构件优化设计领域。首先,获取典型加筋单胞的等效材料属性,并建立备选材料库。其次,针对给定目标,优化获得最优的材料分布。最后,基于最优材料分布进行筋条路径、布局特征提取和函数描述,并开展筋条布局、形状、尺寸协同优化设计。本发明可以通过筋条布局、形状、尺寸协同优化设计提供新颖的加筋薄壁结构设计,同时大幅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并且本发明方法能充分考虑结构的制造约束,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具有筋条路径清晰、连续等特点。可以用于航空航天加筋薄壁结构的设计当中,为航空航天装备的轻量化设计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890732.8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样条曲线的拓扑优化结果几何模型建模方法,建立目标结构的双层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对划分网格后的双层模型的外层进行拓扑优化,得到拓扑优化后的双层模型;沿着优化后的双层模型的外层轮廓线进行控制点选取;采用渐进筛点方法或改进后的渐进筛点方法对取出的控制点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控制点;采用样条曲线将筛选后的控制点的坐标进行连线,得到双层模型的轮廓线条;用双层模型的轮廓线条对机匣双层薄壁结构的外层进行面切割,得到拓扑优化后几何模型;该方法结合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代替求解影响值δ的过程,筛选后利用样条曲线进行插值,有效消除了锯齿状轮廓,便于加工,该方法将可使拓扑优化结果后处理环节更加的便捷、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