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72C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0115752.3
申请日:2000-05-18
Applicant: 上海复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复旦大学
IPC: C08B37/02 , A61K31/716 , A61P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21 , A61K31/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酸与多聚糖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叶酸与右旋糖酐的复合物及其制备、以该复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复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的叶酸-多聚糖复合物的通式为:X-Y其中:X可以是叶酸及其衍生物或其它可循细胞膜上叶酸受体途径进入细胞的物质;Y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多聚糖。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4124.3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Inventor: 刘敏
IPC: A61H3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穿线针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埋线管,所述安装板上分别安装有丝杆组件和两个导向杆,所述丝杆组件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导向杆插装在所述移动块的两侧上,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埋线管内开设有进线孔,能够自动完成穿线,通过推动放线块的位置,对埋线进线更换,可以自动对埋线管进行穿线,减小医护人员的对埋线的更换,能够保证无菌状态,又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省时间,省时省力,通过握把能够保持埋线管使用的平稳性,减小晃动,提高埋线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210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237942.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277 , A61K31/704 , A61K9/127 , A61K47/4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P‑糖蛋白抑制剂在DCDX修饰的递药系统中的应用,所述DCDX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本发明证实了P‑gp抑制剂能显著增加DCDX修饰的脂质体递药系统在脑内蓄积量和延长脑内蓄积时间,并进一步证实了P‑gp抑制剂能显著提高DCDX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抗脑胶质瘤的药效,为后续P‑gp抑制剂与DCDX修饰的脂质体递药系统的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脑部疾病尤其是脑肿瘤治疗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2106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468106.8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06 , A61K49/0056 , C07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神经纤毛蛋白‑1结合活性的多肽及其用途,本发明以L构型CendR多肽(氨基酸序列为RGERPPR)为模板,以D构型氨基酸替代L构型氨基酸,设计获得具有神经纤毛蛋白‑1结合活性的D构型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D(RGERPPR),经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D构型CendR多肽的受体亲和力均高于原L构型CendR多肽。该多肽具有与NRP‑1特异性结合活性和肿瘤组织渗透能力,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组合药物。所述的D构型CendR多肽可与化疗药物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联合使用或化学偶联,增强药物的肿瘤组织渗透能力,提高药物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56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286883.3
申请日:2011-09-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涉及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双重靶向的D构型多肽及其递药系统。本发明将L-SP5逆序并以D构型的氨基酸替代后获得D构型多肽D-SP5,其与荧光素偶联后,细胞摄取结果表明,D-SP5可以特异性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经体内外药效学研究表明,将D-SP5修饰到包载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表面后,显示出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构建的载药聚合物胶束可以显著提高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与普通包载药物聚合物胶束组比较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35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1075.0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7/48 , A61K47/34 , A61K31/337 , A61K31/4745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叶酸介导靶向聚合物胶束,尤其是一种包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叶酸介导靶向聚合物胶束。本发明采用一定比例的两种生物相容的叶酸-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材料制成叶酸介导靶向聚合物胶束,其包载有难溶性抗肿瘤药物,使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有效增溶在其所形成的聚合物胶束内,经试验证实,具有特异性靶向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效规避了巨噬细胞吞噬的双重优势,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新型药物载体和制剂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71635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200981.9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9/06 , A61K49/12 , A61K51/00 , A61K51/06 , A61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可与影像学核素结合用于肿瘤诊断的叶酸-聚乙二醇类复合物,其中的叶酸复合物叶酸、聚乙二醇、功能性寡聚赖氨酸和多个DTPA以共价键形式连接。经用于动物核磁共振或放射性显像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复合物在组织间隙不透过毛细血管而导入淋巴系统,并且在淋巴结动态浓聚和消除,并竞争性与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表现出良好的淋巴导向性及肿瘤部位的蓄积性。能有效用于肿瘤和淋巴系统转移性肿瘤的靶向诊断,具有肿瘤和淋巴肿瘤诊断的高靶向性和高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682695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24046.8
申请日:2005-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复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促进局部注射脂质体淋巴吸收和减少脂质体在注射部位残留量及减少脂质体在正常淋巴结中蓄积量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压力补偿”策略,通过大粒径空白脂质体、中性或荷电高分子物质以维持注射部位的静压力,显著促进脂质体淋巴吸收和减少局部残留量。本发明还采用“饱和巨噬细胞”策略,通过中性或荷电高分子物质与脂质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给药,显著降低正常淋巴结对脂质体的摄取量,且具有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摄取脂质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998065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22577031.0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颌面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口腔颌面外科专用的可伸缩口内冲洗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头部的冲洗器接口和吸引器接口,以及与吸引器接口位于同一水平线的吸引器外套管,所述冲洗器接口与吸引器接口相互垂直,装置头部内安装有吸引冲洗切换装置,旋动吸引冲洗切换装置以改变装置头部内通路,实现吸引和冲洗步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吸引和冲洗操作切换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98303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300609.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刀笔,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端部设有开口的操作手柄、设于空腔内的电刀、贯穿开设于操作手柄上的手柄推杆槽,以及滑动设于手柄推杆槽内手柄推杆;电刀包括绝缘外鞘以及滑动嵌设于绝缘外鞘内的导电内芯;导电内芯包括弯曲前段与直型后段;直型后段与手柄推杆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以具有弯曲前段的导电片作为电刀笔的金属内芯,以弯曲前段的外端作为电刀头,通过操作手柄推杆将电刀头向外推出,以实现伸缩功能,通过弯曲前段弯曲结构,以实现在推出的同时,向一侧弯曲,并可随着伸出长度调整弯转程度,具有较好的使用便捷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