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07715.7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的不足,考虑索网天线在轨展开过程对索网天线在轨展开后形面精度的影响,提出的计算流程可有效补充索网天线地面展开试验有地球重力和大气影响的不足,能较准确地预测索网天线在太空在轨工作状态下的形面精度及工作性能。同时提出根据节点与整个抛物面的最小距离计算误差均方根值,该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天线的索网网面的光滑度;提出了一种指向误差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更直观反映天线索网网面的电信号反射精度。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1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331045.0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7/5095

    Abstract: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关节部件的运动关系,将当前关节部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然后建立关节第一部分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当关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静摩擦时关节的状态约束方程,计算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进而得到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最后将航天器有效载荷M通过等效刚度K、等效阻尼C连接在关节的第一部分,进而得到关节的扰动力模型,再根据热变形扰动力、热应变释放扰动力得到关节扰动力模型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动力学方程。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6824.2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根据基于压电材料的天线臂振动抑制方案,本发明将压电材料的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压电材料的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获得卫星动力学、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的解析式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解算此模型,获取振动抑制后的天线振动频率响应和时间响应,实现了压电材料在天线臂上的布局分析,以及天线臂主动振动抑制效果分析。获得的计算模型为顶层的包含卫星动力学、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的耦合系统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分析环节的交叉耦合,即可以完成响应计算,又可以实现振动传递机理分析。将压电材料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简单实用,建模周期短,便于工程应用。

    一种SRAM型FPGA单粒子软错误与电路失效率关系快速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96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3678.7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29/10 G11C29/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RAM型FPGA单粒子软错误与电路失效率关系快速测定方法,步骤如下:(1)选定初始向配置区注入的翻转位数N;(2)随机选择FPGA配置区N位进行故障注入,运行FPGA,记录FPGA输出是否出现错误;(3)重复第(2)k次,直到失效率在30%到70%;(4)根据实际条件,按照最终选定的N,进行尽量多次的故障注入,获得较好的统计性,推荐注入以N位随机翻转的故障注入试验次数不的小于30次;(5)最终得到注入N位随机故障后电路失效率为λN,然后用1?(1?λN)M/N估计电路的失效率上限,得到电路设计的SEU数目M?电路失效率λM评估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次数很少的故障注入,即可对FPGA电路设计抗SEU性能作出有效评价,大大减少了实验的次数和评估的周期。

    一种空间并联机构式着陆缓冲与移动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

    公开(公告)号:CN119388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4132.0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一种空间并联机构式着陆缓冲与移动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所述悬架组件包括支架、动平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以及车轮组件;所述支架由水平安装板和垂直安装板构成,水平安装板用于实现与车体底部的安装;所述4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包含四条支链,其中三条支链为万向铰‑直线副‑球铰的UPS支链,另外一条支链为直线副‑直线副‑万向铰的PPU支链;三条UPS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垂直安装板内侧,球铰安装在动平台上;垂直安装板及动平台上的万向铰、球铰均为三角形布局;PPU支链的万向铰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且位于球铰构成的三角形布局内,PPU支链的直线副安装在所述的水平安装板上;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动平台上。

    一种动量轮安装界面等效激励力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198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376825.7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一种动量轮与航天器安装界面等效激励力的获取方法,利用的试验数据不需要在动量轮主结构上安装传感器,不会打破动量轮的保护结构,试验方案简单易行,以动量轮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元素作为修正对象,降低了修正的计算量,提高了分析效率,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动量轮安装界面等效激励力进行扰动响应分析,分析精度高。将方法获得的动量轮等效激励力施加于动量轮与航天器的安装界面,能够准确反应航天器与动量轮间的耦合作用,提高动量轮扰动分析预示的精度。

    一种系统级单粒子效应影响表征参数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366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192270.6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级单粒子效应影响表征参数及评价方法:根据系统功能分析,建立以元器件为底事件的系统功能模型,结合元器件单粒子敏感性分析,建立系统单粒子效应影响功能模型;基于单粒子效应试验数据,计算分析敏感元器件的单粒子事件率,采用故障注入、重离子辐照试验法或系统历史数据分析方法确定系统各层次间单粒子效应影响传递因子;基于单粒子事件的叠加性原理,计算系统单粒子事件率;结合单粒子效应影响中断时间,计算系统单粒子效应危害度和可用性。本发明采用定量的方法表征单粒子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并评价系统单粒子效应的影响后果,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系统级单粒子效应风险的量化控制。

    一种面向静轨光学遥感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操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0689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580623.4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静轨光学遥感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操控系统,包括:任务输入模块、任务解析模块、地面任务规划模块、星上任务规划模块和任务调度模块;其中,任务输入模块从用户获取任务信息后输入任务解析模块;任务解析模块接收任务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离散的赋值函数和指令块;地面任务规划模块将多个离散的赋值函数编排成卫星操控指令序列;星上任务规划模块将地面任务解析模块提供的指令块编排成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并将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发送到任务调度模块;任务调度模块将卫星操控指令序列和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分发到每个控制器。本发明辅助提升遥感卫星在轨工作时可靠性和对地观测效能,更好的满足用户成像任务需求。

    一种基于高性能纤维织物和泡沫的柔性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97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532861.8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性能纤维织物和泡沫的柔性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屏、泡沫、填充屏和后墙;缓冲屏用于破裂空间碎片,泡沫用于调节防护结构的压缩量或膨胀量,填充屏用于瓦解空间碎片云,后墙用于捕获空间碎片云,缓冲屏、泡沫、填充屏、后墙通过粘着剂依次粘连。本发明通过设计填充屏,实现了结构整体折叠压缩,便于发射,弥补了传统防护结构可靠性较低的缺陷;通过粘连泡沫,达到了结构整体的防护间距突破火箭整流罩空间限制的技术效果,显著增强了防护能力,解决了传统防护结构耗能过大且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面向静轨光学遥感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操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068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80623.4

    申请日:2017-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2 G06Q10/06315 G06Q10/06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静轨光学遥感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操控系统,包括:任务输入模块、任务解析模块、地面任务规划模块、星上任务规划模块和任务调度模块;其中,任务输入模块从用户获取任务信息后输入任务解析模块;任务解析模块接收任务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离散的赋值函数和指令块;地面任务规划模块将多个离散的赋值函数编排成卫星操控指令序列;星上任务规划模块将地面任务解析模块提供的指令块编排成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并将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发送到任务调度模块;任务调度模块将卫星操控指令序列和成像任务指令序列分发到每个控制器。本发明辅助提升遥感卫星在轨工作时可靠性和对地观测效能,更好的满足用户成像任务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