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热交换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543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205186.3

    申请日:2009-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F02B29/0418 F02M26/32 Y02T10/146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10)的废气热交换器,其包括废气通路(111)和错位散热片(120)。错位散热片包括多个侧壁(121)和多个顶壁(122)。错位散热片被限定成沿错位方向彼此错位的多个节片(123)。错位散热片的所述多个顶壁中的一个具有从该顶壁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24)。突出部设置到所述多个节片中的一个上。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的突出部与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的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另一个的上游端部(121a)相对,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沿循环方向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的下游。

    中冷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27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0776.1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23),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28)和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27),该第二热介质的温度比所述第一热介质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所述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所述增压进气进行冷却。所述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30b),该内翅片促进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热交换部具备沸腾抑制部件(30b、41),该沸腾抑制部件抑制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所述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所述第一热介质沸腾。

    排气热交换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308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857.2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排气热交换器具备翅片(120),该翅片(120)设置在供排气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沿流动方向流通的排气流路(111)内,并具有多个板部交的方向上排列地设置;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板部沿着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配置;多个板部具有从多个板部向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24);在排气流路中,若将与流动方向以及正交于流动方向的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正交的方向设为翅片高度方向,则突起部的相比于第1部位(A)位于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2部位(B)处的突出量比第1部位(A)处的突出量的大,突起部的第3部位(C)处的突出量,比相比于第3部位(C)位于在翅片高度方向上远离突起部的中央部的一侧的第4部位(D)处的突出量大。(221);多个板部在流动方向以及与流动方向正

    废气热交换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621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48101.9

    申请日:2012-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入口气体槽中的温度降低的废气热交换器,在流通于水槽内空间(130E)的冷却流体与由气体槽(140)向管(110)内供给的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不锈钢制的废气热交换装置中,设置有对上述气体槽(140)进行冷却的冷却部。例如,气体槽(140)形成为在废气流路(140C)的外侧形成外侧空间(140D)的双重结构,也可以设置使外侧空间(140D)与水槽内空间(130E)连通的连通部(1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