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冷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063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580032206.5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进气冷却装置中,中冷器(15)的热交换芯部(151、152)具有进气下游侧芯部(151)及进气上游侧芯部(152),该进气上游侧芯部(152)位于进气下游侧芯部(151)的进气流动的上游侧。进气下游侧芯部(151)相对于进气上游侧芯部(152)位于冷却用流体的上游侧。中冷器(15)具有反转部(15a),该反转部(15a)使冷却用流体的流动方向在进气下游侧芯部(151)与进气上游侧芯部(152)之间反转。流量控制装置(30、41)向中冷器(15)间歇性地每次供给规定体积(Aw)的冷却用流体,规定体积(Aw)是基于进气下游侧芯部(151)的冷却用流体流路的容积(C1)而决定的值。由此,能够抑制从进气中产生冷凝水。

    冷却装置以及冷却组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7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63942.7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该汽车具备:使前置发动机室(1)向车辆行进方向前侧开口的前开口部(2);配置在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3)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的第一送风机(40);将从前开口部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通过前开口部而流入的空气流引导到第一送风机侧的导入流路(50a),该冷却装置利用从导入流路通过第一送风机并流动到行驶用发动机侧的空气流来冷却行驶用发动机,且还具备管道(60),该管道具有向导入流路内开口的第一开口部(61)和向前置发动机室中的相对于行驶用发动机的车辆行进方向后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62),并形成使空气流在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之间流通的空气流路(60a)。

    热交换单元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3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697.0

    申请日:2017-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 B60K11/04 F01P3/18 F01P7/04 F01P11/10

    Abstract: 在热交换单元中,风门装置(42)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7)配置于车辆前方侧,构成为能够对朝向该冷却水用热交换器的所述行驶风的通路(402)进行开闭。送风机(44)在发动机室(40)中相对于风门装置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送风机构成为能够切换为第一送风状态和第二送风状态,第一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第二送风状态是相对于冷却水用热交换器使空气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流动的送风状态。在将车辆(100)设为能够行驶状态的开关(50)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为预先确定的温度判定值以下时,在风门装置的开度相比于最大开度处于关闭侧的状态下,控制部(48)将送风机设为第二送风状态。

    中冷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17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4508.1

    申请日:2015-01-12

    Abstract: 通过在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1)供给的增压进气和冷却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增压进气的中冷器具有热交换部(23),该热交换部(23)使在流路管(21)的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和在流路管(21)的外部流动的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使用第一冷却介质、以及温度比第一冷却介质的温度高的第二冷却介质作为冷却介质。在流路管(21)内形成有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和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流路管(21)具有:第一U形转弯部(213),该第一U形转弯部(213)使在第一冷却介质流路(211)中流通的第一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和第二U形转弯部(214),该第二U形转弯部(214)使在第二冷却介质流路(212)中流通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流动进行U形转弯。

    计测装置及使用该计测装置的计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616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580026487.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一种计测装置(1),具备:框部件(20),被支承为以第1轴线(Ga)为中心而旋转自如;检测主体(31),配置于框部件(20)的内侧,并被支承为以第2轴线(Gb)为中心而相对于框部件(20)旋转自如;及叶片(32a、32b、32c、32d),配置于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Gb)正交的正交方向一端侧,承受空气流而使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正交的正交方向另一端侧朝向空气流上游侧。计测装置(1)具备:风向传感器(40),配置于检测主体(31),用于检测出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Gb)正交的正交方向另一端侧所朝向的方向作为风向;及风速传感器(50),配置于检测主体(31)并对空气流的风速进行检测。

    车辆用开闭体、以及热交换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6873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80048510.9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8 B60K11/04 B60K11/085 Y02T10/8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开闭体,该车辆用开闭体对通过热交换器(11)的空气流所流通的空气通路(11f)进行开闭,并具备挡风部件(42、52、62),该挡风部件能够向相对于空气通路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滑动移动。当挡风部件位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一方侧时,挡风部件打开空气通路。当挡风部件位于所述交叉方向的另一方侧时,挡风部件关闭所述空气通路。因此,能够减小车辆用开闭体的尺寸并提高车辆用开闭体的车辆搭载性。

    计测装置及使用该计测装置的计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6169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6487.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一种计测装置(1),具备:框部件(20),被支承为以第1轴线(Ga)为中心而旋转自如;检测主体(31),配置于框部件(20)的内侧,并被支承为以第2轴线(Gb)为中心而相对于框部件(20)旋转自如;及叶片(32a、32b、32c、32d),配置于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Gb)正交的正交方向一端侧,承受空气流而使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正交的正交方向另一端侧朝向空气流上游侧。计测装置(1)具备:风向传感器(40),配置于检测主体(31),用于检测出检测主体(31)中的相对于第2轴线(Gb)正交的正交方向另一端侧所朝向的方向作为风向;及风速传感器(50),配置于检测主体(31)并对空气流的风速进行检测。

    冷却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114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80034966.0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冷却系统(10)具备多个热交换部(20、30、50)、风门装置(60)以及控制部(81)。控制部判断是否需要增加在与特定的热交换部(20、30)不同的其他热交换部(50)流动的空气的风量,在判断为需要增加在其他热交换部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的情况下,通过使风门装置的开度向成为闭状态的方向变化来减少在特定的热交换部流动的空气的风量,并增加在其他热交换部流动的空气的风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