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64A
公开(公告)日:1998-09-30
申请号:CN98106447.7
申请日:1998-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429 , F24H1/009 , F24H3/0405 , F24H3/0435 , F24H3/047 , F24H3/082 , F24H3/085 , F24H9/1872 , F28F1/128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芯件(3),所述芯件包括:若干平行扁管(6);若干波纹助片(7),各个肋片设置在相邻两个扁管(6)之间;一个装在所述芯件的两个波纹肋片(7)之间的支撑件(100);和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0)内的电加热器(9)。所述支撑件(100)有一对粘接到波纹肋片(7)的波纹顶部的平行板(10,11)。所述电加热器(9)包括一个加热元件(9a)和一个安插在所述加热元件(9a)和所述平行板(10,11)之间的绝缘件(9d)。
-
公开(公告)号:CN18513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75134.5
申请日:2006-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1/03
Abstract: 空气通道(18)形成在放在一起的多个热传递板(12)的表面之间。正交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肋部分(14)形成在热传递板(12)的表面上,并且凸进空气通道(18)中。通过在气流方向上使肋部分(14)彼此移动位置,在多个肋部分(14)内形成冷却剂通道(15、16)。在多个肋部分(14)之间,散热片部分(17)与热传递板(12)一体形成,并且从板表面凸出。散热片部分(17)具有通过压制形成的且具有部分切割热传递板(2)的板厚度的切割部分的凸出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851372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75134.5
申请日:2006-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1/03
Abstract: 空气通道(18)形成在放在一起的多个热传递板(12)的表面之间。正交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肋部分(14)形成在热传递板(12)的表面上,并且凸进空气通道(18)中。通过在气流方向上使肋部分(14)彼此移动位置,在多个肋部分(14)内形成冷却剂通道(15、16)。在多个肋部分(14)之间,散热片部分(17)与热传递板(12)一体形成,并且从板表面凸出。散热片部分(17)具有通过压制形成的且具有部分切割热传递板(2)的板厚度的切割部分的凸出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67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3730.6
申请日:2006-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9/00
Abstract: 空气通道(18)形成在放在一起的多个热传递板(12)的表面之间。正交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肋部分(14)形成在热传递板(12)的表面上,并且凸进空气通道(18)中。通过在气流方向上使肋部分(14)彼此移动位置,在多个肋部分(14)内形成冷却剂通道(15、16)。在多个肋部分(14)之间,散热片部分(17)与热传递板(12)一体形成,并且从板表面凸出。散热片部分(17)具有通过压制形成的且具有部分切割热传递板(2)的板厚度的切割部分的凸出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7C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98106447.7
申请日:1998-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429 , F24H1/009 , F24H3/0405 , F24H3/0435 , F24H3/047 , F24H3/082 , F24H3/085 , F24H9/1872 , F28F1/128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芯件(3),所述芯件包括:若干平行扁管(6);若干波纹肋片(7),各个肋片设置在相邻两个扁管(6)之间;一个装在所述芯件的两个波纹肋片(7)之间的支撑件(100);和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0)内的电加热器(9)。所述支撑件(100)有一对粘接到波纹肋片(7)的波纹顶部的平行板(10,11)。所述电加热器(9)包括一个加热元件(9a)和一个安插在所述加热元件(9a)和所述平行板(10,11)之间的绝缘件(9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