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77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09884.7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42 , B01D53/88 , F01N3/2026 , F01N3/2853 , F01N3/2864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催化转换装置,其能够抑制由于排气管内所产生的水滴而导致的催化剂载体的加热效果的降低。其中,在外壳筒体(28)内保持催化剂载体(14)的保持衬垫(26)采用由内侧纤维层(30)、固体层(32)、外侧纤维层(34)构成的三层结构。固体层(32)从催化剂载体(14)的上游侧端面(14A)向上游一侧突出,从而在突出部(38)与外壳筒体(28)之间构成了间隙部(40)。由于突出部(38)成为屏障,因此附着于外壳筒体(28)的内周面上的水滴不会到达催化剂载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4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707035.3
申请日:2015-10-27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13 , F01N3/2026 , F01N3/2066 , F01N3/2853 , F01N13/18 , F01N2510/00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其耐久性优异,虽然内管向中心轴方向弯曲,但其结构比较简单,即使在形成有绝缘层的内管产生温度变化或温度梯度,绝缘层也难以产生裂纹或剥离。一种电加热式催化转化器,其具备催化剂载体、外壳和介于催化剂载体与外壳之间的电绝缘性的垫,外壳具备外管和内管,在利用包含外壳的中心轴的平面对自催化剂载体起的上游侧进行切断而得到的切断面中,内管具有从接近催化剂载体的一侧起依次形成的第1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第1弯曲部按照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第2弯曲部按照中心轴侧突出的方式向与第1弯曲部相反的方向弯曲,第2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大于第1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在内管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82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416679.7
申请日:2015-07-15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26 , F01N3/005 , F01N3/0892 , F01N3/2013 , F01N13/14 , F01N13/1838 , F01N13/1866 , F01N2470/20 , F01N2470/24 , Y02T10/26
Abstract: 一种催化转化器装置包括:催化剂载体,其支撑用于清洁从内燃机排出的排气的催化剂,催化剂载体通过通电加热;壳体,其形成为管状,催化剂载体容纳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壳体附接至排气管;外管,其设置在壳体处,外管相对于催化剂载体至少布置在排气流方向的上游侧;内管,其在壳体处设置于外管的内部,内管的轴向端部形成为锥形并且轴向端部的远侧端面形成为曲面状;以及绝缘层,其至少设置在内管的内侧面和轴向端部处。
-
公开(公告)号:CN10408103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80068351.5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幸光秀之
IPC: F02G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 F01N5/025 , F01P2060/08 , F01P2060/16 , F02G5/02 , F02G5/04 , H01L35/32 , Y02T10/16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为,提供一种热电发电装置,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可以减小热电转换组件的热应变以将热电转换组件大型化,可以谋求使制造作业容易及制造成本降低。热电发电装置(17)构成为包括:容纳热电转换组件(27)的本体壳体(20);设置于本体壳体、与热电转换组件(27)的受热基板(31)相对的排气管部(19);安装在本体壳体(20)的外方、与热电转换组件(27)的放热基板(32)对向的蒸气容器(37);设置在本体壳体(20)的上部的蒸气容器(40);在蒸气容器(40)上与放热基板(43)相对地设置在蒸气容器(40)的上部的热电转换组件(41);与热电转换组件(41)的放热基板(42)相对地设置在热电转换组件(41)的上部的冷却水容器(51)。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8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80010181.0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F01N2240/02 , F28D7/1684 , F28D15/0266 , F28D15/06 , F28D21/0003 , F28F1/006 , Y02T10/16
Abstract: 在通过在废气与热媒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热媒进行加热的热回收部(30)的正上方,配置通过在热媒和发动机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加热的冷凝部(40),并通过蒸汽供应管(50)连接热回收部(30)的上部和冷凝部(40)的下部。在冷凝部(40)的内部空间内配置发动机冷却水所流经的LLC管(42)以使其包围蒸汽供应管(50)的开口部的周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661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80129432.X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F01N13/009 , F01N13/1827 , F01N13/1855 , F01P3/12 , F01P2003/2278 , F28D1/0408 , F28D1/053 , F28D7/106 , F28D15/0266 , F28D15/06 ,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排气热回收系统(18),包括第一环路热管(20)和第二环路热管(30)。所述第一环路热管(20)回收内燃发动机(1)的排气通路(4)中的催化剂(5)下游的排气热以与所述催化剂(5)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环路热管(30)回收所述催化剂(5)的热以与之前自所述内燃发动机(1)输送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53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1594.1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2 , F01N1/02 , F01N1/023 , F01N1/06 , F01N1/08 , F01N1/163 , F01N1/166 , F01N13/08 , F01N13/082 , F01N2210/02 , F01N2470/20 , F01N24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管部件及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在废弃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消声器的同时,使被设置于排气管的一端部上的消音器小型化从而降低排气噪声,并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重量,且能够降低排气装置的制造成本。在排气尾管(28)上设置排气管部件(41),以构成排气尾管(28)的一部分,排气管部件(41)由中空构件(42)和短管(43)构成,其中,所述中空构件(42)以位于包含排气尾管(28)内产生的气柱共鸣的声压分布的节在内的区域中的方式,被连接在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短管(43)在中空构件(42)的内部沿着排气尾管(28)的轴线方向以预定长度而延伸,并在上游端上具有开口端(43a),且在下游端上具有作为闭口端的底板(43b),所述闭口端位于气柱共鸣的驻波的声压分布的节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965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80161155.0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083 , F01N1/02 , F01N1/06 , F01N2470/02 , F01N2470/20 , F01N2490/02 , F01N2490/14 , F01N2490/18
Abstract: 提供无需在尾管夹装副消声器、或在尾管的上游开口端设置具有大容量的共鸣室的消音器,便能抑制因尾管的气柱共鸣导致声压级增大、能够减少重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备将从内燃机(21)排出的废气排出到大气的排气管(28),排气管(28)具有与废气的排气方向上游侧的消音器(27)连接的上游开口端(28a)、及用于向大气排出废气的下游开口端(28b),在上游开口端(28a)以及下游开口端(28b)的至少一方与废气的排气方向相对而设置板(41),在板形成开口部(41d),在排气管(28)的周壁上的从板(41)朝轴线方向内侧离开的位置形成贯通孔(28e)。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033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8068.0
申请日:2007-05-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66 , F01N1/084 , F01N1/089 , F01N2490/06
Abstract: 一种消音器(11)具有带有多个消音室(17-21)的外壳(12),排气管(25、26)穿过至少两个消音室,开口(31、32)设置在每个排气管中,并且阀(35、38)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的每一个内。在该消音器内,多个所述开口设置在来自一个开口的排气流和来自另一个开口的排气流彼此不干涉的位置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中的所述开口不彼此面对的位置处。因此,通过避免来自两个开口的排气流之间的干涉,可以抑制由所述干涉引起的异常声音。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40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480063312.5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设计成能够降低成本,该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催化剂净化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所述催化剂由通过通电而产生热量的催化剂载体加热,并且该废气处理装置将一些已经被净化的废气返回到内燃机。冷却部件设置在废气管的在发动机与上游催化转化器之间的部分处,并且循环管从所述上游催化转化器与在下游侧处的震动阻断部件之间分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