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843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3900.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合束器的多光束共孔径相干合成装置,本方案包括激光种子源、相位调制器、激光放大器、平板合束器、光电传感器、合成控制器。利用平板合束器将多束激光放大器输出的激光合成为一束,多个光电传感器探测每束激光的合成效率,并通过合成控制器控制相位调制器对激光的相位进行闭环控制,使合成的效率最高,实现高效率、高光束质量激光相干合成输出。本发明可实现激光的高效优质的功率合成,可合成路数无物理限制,一体化合成器件使用方便,适合高功率、紧凑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29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1077232.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晶体棒,包括晶体棒、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底面的冷却机构,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底座顶面连接的凸起部,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的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模块环,所述每一个凸起部上设置有棒热沉,所述晶体棒穿过每一个模块环和棒热沉,且所述棒热沉的与晶体管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每一个棒热沉的上面设置有一个压块,压块将棒热沉压在凸起部上;由于晶体棒是直接与棒热沉焊接成一体,焊料与晶体棒充分接触,更好的将热量导到棒热沉,减少了晶体棒由于受热不均造成的热应力,改善了其输出光斑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75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7276.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张凯 , 唐淳 , 颜宏 , 田飞 , 李建民 , 王树峰 , 谢庚辰 , 马毅 , 关有光 , 雒仲祥 , 高清松 , 陈黎 , 罗佳 , 卢飞 , 廖原 , 陈天江 , 王锋 , 何丽 , 马立斌
IPC: H01S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光谱合成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子束发射器、组束棱镜组、偏振分光镜、多层介质膜光栅和偏振合束镜;激光子束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子束经过组束棱镜组排列后由偏振分光镜分为P光和S光;P光和S光分别通过在光路上设置多层介质膜光栅进行光谱合成后汇聚在偏振合束镜处输出。该方案采用利用两组多层介质膜光栅光谱组束单元分别实现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光谱合成,最后通过偏振合束镜完成复合式功率合成,实现高亮度激光输出,能够克服现有光谱合成装置对光源要求高、光栅难以获得等不足,提高光谱合成装置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445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1421577.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激光一体化准直光学元件多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主体和楔形块;所述调节装置主体,包括: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所述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的后端弱连接,前端形成开合口;所述楔形块塞入该开合口,并与所述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滑移连接。将准直光学元件固定安装在主体上部,通过所述楔形块在开合口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调节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的开合口开口度,从而实现安装在主体上部的准直光学元件的俯仰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6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07068.8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射式近红外扩束系统装调方法,所述装调方法包括:S1:基于使用需求,于使用波长下完成扩束系统的光学设计;S2:于装调波长条件下,于扩束系统的目镜与物镜间增加补偿平板,基于步骤S1预设的系统像差条件,获得补偿平板的厚度值;S3:在装调装置上依次固定干涉仪、目镜、补偿平板、物镜和反射镜,干涉仪出射的平行光依次经过目镜、补偿平板和物镜,由反射镜反射后按原光路返回,得到干涉条纹及其像差,并基于所述像差反复进行所述目镜和/或物镜型面修正,直至所述干涉像差达到步骤S1中的使用需求。本发明装调方法中通过设计和加入补偿平板3解决了近红外扩束系统使用波长和装调波长不一致带来的加工装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2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4950.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型通水吸收池,包括吸收池本体,所述吸收池本体内设置有可以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旋转使进入到吸收池本体内的光束照在转子的不同位置;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使得光束照射在转子上的位置不断改变,实现充分吸收的作用,吸收能力更强;并交错设置多个转子,将对光束能量的平面吸收方式转化为空间吸收方式,降低了单个吸收辐条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值,同时通过流动水将沉积在吸收辐条上的热量及时带走,从而在提高了吸收池的峰值吸收功率值和工作时长;在大功率、长时间出光的强激光能量测量中具有独特优势;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1044215.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合束器,该方案包括有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安装夹具、底座、二维调节机构和激光器;激光器输出光纤与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对应熔接;光学准直器件接入光纤设置在安装夹具上;安装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二维调节机构;二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安装夹具的位置方向。该方案利用精密装调的多套一体化准直光学器件拼接组束,获得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提高高功率光纤合束器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77232.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42 , H01S3/025 , H01S3/0405 , H01S5/02264 , H01S5/02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晶体棒,包括晶体棒、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底面的冷却机构,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底座顶面连接的凸起部,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的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模块环,所述每一个凸起部上设置有棒热沉,所述晶体棒穿过每一个模块环和棒热沉,且所述棒热沉的与晶体管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每一个棒热沉的上面设置有一个压块,压块将棒热沉压在凸起部上;由于晶体棒是直接与棒热沉焊接成一体,焊料与晶体棒充分接触,更好的将热量导到棒热沉,减少了晶体棒由于受热不均造成的热应力,改善了其输出光斑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102975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952405.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激光一体化准直光学元件多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主体和楔形块;所述调节装置主体,包括: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所述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的后端弱连接,前端形成开合口;所述楔形块塞入该开合口,并与所述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滑移连接。将准直光学元件固定安装在主体上部,通过所述楔形块在开合口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调节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的开合口开口度,从而实现安装在主体上部的准直光学元件的俯仰调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