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30209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046568.7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B22D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金属零部件铸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含有合金材料的涂敷料均匀地涂在铸型壁上,然后干燥涂层,涂层烘烤温度在100~200℃,时间为30~90分钟;b.把涂层干燥后的铸型置于一个旋转磁场发生器中,在旋转磁场发生器工作状态下将熔制好的金属液注入铸型,铸型的温度保持为室温~300℃,等铸件完全凝固后将铸件从铸型中取出完成铸渗。本发明将铸型置于工作状态的旋转磁场发生器,通过磁场作用强化了铸渗过程中合金材料的扩散和渗透,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合金化铸件表面。本发明铸件表面平均合金层厚度为150μm,硬度可达HB160。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9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755790.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相铁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配制前驱液的步骤,将Fe(NO3)3·9H2O和Bi(NO3)3·5H2O溶于溶液中,得到金属离子浓度为0.2 mol/L的前驱液;将氨水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获得沉淀剂;在磁力搅拌下,将前驱液均匀地滴加于沉淀剂溶液中,滴定终点pH值控制在9~10内,滴定结束后,继续搅拌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静置陈化,过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干燥得到前驱体粉体;将前驱体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升温煅烧,冷却得到纯相铁酸铋粉体。本发明制备工艺和设备简单,可一性次大量制备,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且铁酸铋结晶完好,粉体粒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64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71150.5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一种用氩氧脱碳炉冶炼低碳高锰含量钢水的方法,将液态金属原料、锰铁、固态金属材料、造渣材料、增碳剂、石灰和/或白云石置于一个氩氧脱碳炉中,还包括一个脱碳的步骤,脱碳期开吹钢水中碳含量大于或等于1.2%,钢水温度高于或等于1450℃,脱碳期的第一个阶段的氧/氩比≤2:1,脱碳到0.2%~0.3%;第二个阶段氧/氩比≤1:3,脱碳到0.1%~0.06%;第三个阶段氧氩比≤1:6,脱碳到0.01%~0.04%;然后停止吹氧脱碳,改吹氩气,一个还原步骤,一个脱硫的步骤,一个成分和温度调整的步骤,当碳的含量小于0.06%,锰的含量为15~30%时出钢。本发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67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84285.5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铝复合脱氧剂,由硅和铝组成,硅在脱氧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2%~95%,铝在脱氧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低铝复合脱氧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硅和铝,然后将上述物质加入到电炉中,将电炉的温度升高到1450-1550℃,在电炉内熔炼,熔炼时间为2~5小时,然后出炉,铸成块状脱氧剂锭。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用高铝含量的脱氧剂对不锈钢及铝镇静钢等钢种脱氧后,在连铸过程中产生的水口结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70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28554.5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4B41/50
Abstract: 一种炭材料表面抗氧化处理的方法,即首先用无水乙醇对炭材料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再按重量比即水玻璃:炭材料为0.05~1∶1的比例进行称样,然后加入为水玻璃与炭材料总重量8~12倍的水充分混合均匀,配制成浆料,放置12h后在100~150℃的环境中干燥,得到干燥的包覆体;再将干燥的包覆体在氮气保护下控制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100~1500℃煅烧2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炭材料表面的抗氧化处理,处理后的炭材料抗氧化性能提高了6~10%。本发明的炭材料表面抗氧化处理的方法具有处理所用试剂原料价格低廉、操作工艺简单、无污染、处理过程不须特殊设备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32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46569.1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B22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旧砂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树脂旧砂经破碎、筛分处理后作为向湿粘土砂补充加入的新砂,在保证湿型粘土砂中最低煤粉含量不小于0.3%的前提下,根据树脂旧砂的加入量计算减少煤粉的加入量,相应的计算式如下:ΔWcp=Wrs×Grs/Gcp;其中ΔWcp表示减少的煤粉加入量,单位kg,Wrs表示树脂旧砂的加入量,单位kg,Grs表示树脂旧砂的发气量,单位ml/g,Gcp表示煤粉的发气量,单位ml/g。采用本发明回收利用的树脂旧砂加入到湿型粘土砂中与原砂加入到湿型粘土砂中相比不影响型砂的使用效果,达到了树脂旧砂回收利用的目的。本发明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160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200722.6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化改性膨润土在铸造干型粘土砂中的使用方法,其步骤是:由粒度15Q(H)(○-□)、50~90%(wt)的旧砂与粒度15Q(H)(○-□)、50~10%(wt)新砂组成原砂,以100份的原砂重量计,加入占原砂重量2~10%的锂化膨润土,0~8%的钙膨润土混合,并在型砂湿混时加入5~7%的水分,用普通碾轮式混砂机进行混制,先将新砂、旧砂、锂化膨润土和钙膨润土干混2分钟,然后加水湿混10分钟,烘干温度120~160℃,烘干时间60分钟,最后得到的型砂干压强度为360~405KPa。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210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046572.3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B22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铝合金表面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含有碳纤维粉和硬质材料的涂敷料涂敷在铸型的表面,使涂层干燥,保持铸型温度为室温到300℃;b.将液态铝合金注入铸型,在外加旋转磁场作用下进行冷却凝固,凝固结束后铝合金铸件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含有碳纤维粉的铝合金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使用硬质材料提高铝合金件表面硬度的同时用碳纤维粉替代传统的石墨,能够在减少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的同时使铝合金表面强度和表面硬度不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282736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10067631.1
申请日:2004-10-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10M103/06 , C10N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复合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5~20%的Cu、2~15%的Cr、2~7%的Mn、5~15%的Ni、1~5%的石墨或氟化石墨、1~5%的二硫化钼或二硫化钨和0.01~0.1%的碳纤维,余量为铁。制备时,将Fe粉、Cu粉、Cr粉、Mn粉、Ni粉、石墨或氟化石墨粉末、二硫化钼或二硫化钨粉末和长度为0.2~1mm、直径为5~10μm的碳纤维混合,采用粉末冶金中的冷压或热压方法使材料成型。本发明在具有良好自润滑性能的同时,强度和韧性比普通的金属基自润滑材料提高了10%,在500℃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耐压强度达到735MPa,摩擦系数为0.015。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94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55790.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相铁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配制前驱液的步骤,将Fe(NO3)3·9H2O和Bi(NO3)3·5H2O溶于溶液中,得到金属离子浓度为0.2 mol/L的前驱液;将氨水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获得沉淀剂;在磁力搅拌下,将前驱液均匀地滴加于沉淀剂溶液中,滴定终点pH值控制在9~10内,滴定结束后,继续搅拌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静置陈化,过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干燥得到前驱体粉体;将前驱体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升温煅烧,冷却得到纯相铁酸铋粉体。本发明制备工艺和设备简单,可一性次大量制备,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且铁酸铋结晶完好,粉体粒度均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