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金属零部件铸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0209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046568.7

    申请日:200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金属零部件铸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含有合金材料的涂敷料均匀地涂在铸型壁上,然后干燥涂层,涂层烘烤温度在100~200℃,时间为30~90分钟;b.把涂层干燥后的铸型置于一个旋转磁场发生器中,在旋转磁场发生器工作状态下将熔制好的金属液注入铸型,铸型的温度保持为室温~300℃,等铸件完全凝固后将铸件从铸型中取出完成铸渗。本发明将铸型置于工作状态的旋转磁场发生器,通过磁场作用强化了铸渗过程中合金材料的扩散和渗透,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合金化铸件表面。本发明铸件表面平均合金层厚度为150μm,硬度可达HB160。

    一种改进的金属零部件铸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6582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10046568.7

    申请日:200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金属零部件铸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含有合金材料的涂敷料均匀地涂在铸型壁上,然后干燥涂层,涂层烘烤温度在100~200℃,时间为30~90分钟;b.把涂层干燥后的铸型置于一个旋转磁场发生器中,在旋转磁场发生器工作状态下将熔制好的金属液注入铸型,铸型的温度保持为室温~300℃,等铸件完全凝固后将铸件从铸型中取出完成铸渗。本发明将铸型置于工作状态的旋转磁场发生器,通过磁场作用强化了铸渗过程中合金材料的扩散和渗透,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合金化铸件表面。本发明铸件表面平均合金层厚度为150μm,硬度可达HB1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