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基合金表面高强韧渗氮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67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102517.7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合金表面高强韧渗氮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时,将铁基合金样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后,装入气体渗氮炉,通入气态氮源,进行气体渗氮处理,将氮势控制在化合物层形成的氮势临界值以下,待气体渗氮处理结束后,进行炉冷或油冷,即制得无化合物层的渗氮层;对制得的无化合物层的渗氮层进行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即制得铁基合金表面高强韧渗氮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渗氮层的硬度可与常规气体渗氮化合物层硬度相当(甚至更高),且韧性明显优于化合物层,同时,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克服常规气体渗氮零件在重载、剪切应力工况下服役时的脆性剥落缺陷,拓宽气体渗氮工艺的应用范围。

    一种用热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清洁分级淬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96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70021.9

    申请日:2017-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20 C21D1/60 C21D1/63 C21D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热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清洁分级淬火方法,该方法是将经加热奥氏体化之后的工件淬入第一热水槽中进行冷却,待工件表面温度降至100‑160℃时,再将工件转移至第二热水槽中进行等温停留,待工件内部温度基本均匀后,取出,即完成工件的分级淬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个工艺步骤简单,通过热水槽的温度、浓度、间歇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调节,可准确控制工件的冷却速度,能扩大热水等温淬火的应用范围,克服现有用冷水进行间歇淬火难以应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局限,操作更加安全方便,经济改造成本低,节能,易于大规模工业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模型融合的机械臂执行任务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3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0557.4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融合的机械臂执行任务的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机械臂执行多任务时完成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将融合模型部署至机械臂的控制系统中,融合模型是根据权重对多个训练好的强化学习模型的参数进行加权而得到;初始化机械臂的工作环境,基于任务采集物体和目标的信息,获取状态空间;将状态空间传入融合模型,融合模型的策略网络输出动作空间,根据动作空间控制机械臂执行相应动作后,更新状态空间,再将更新后的状态空间传入融合模型,直至根据输出的动作空间控制机械臂完成任务。实现了计算量小且准确度高的任务控制。

    一种热疲劳试验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1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10404409.8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部,其由螺旋成筒状的加热线圈构成,用于对试验样品进行加热;气体冷却部,其在所述筒状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加热线圈交替分布,并在内侧均匀地分布有出气口;以及样品固定部,其用于以所述试验样品穿过所述加热线圈以及所述气体冷却部的内部的方式固定所述试验样品。本发明的热疲劳试验装置为操作简单、样品冷却均匀的热疲劳试验装置,能够获得表面无污染、无氧化的热疲劳表面,便于后续的表征及测试(尤其残余应力的表征),提高热作模具钢等材料的热疲劳性能评价的可靠性。

    一种模具氮化工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411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78920.3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氮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表面清理、预氧化和可控氮化,此模具及模具氮化工艺,本发明的可控渗氮方法,提升表面硬度的同时,调节氮化层深度,提高模具的热疲劳性能,在保证模具表面渗层的高硬度和高热疲劳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渗氮层的深度,能够有效阻止热裂纹萌生及扩展,区别于传统的渗氮工艺,预氧化为后续渗氮提供更为便捷扩散通道,保证氮原子渗入,提高硬度的同时抑制Fe-N化合物层。

    一种模具及模具氮化工艺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239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70562.X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及模具氮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表面清理、预氧化和可控氮化,此模具及模具氮化工艺,本发明的可控渗氮方法,提升表面硬度的同时,调节氮化层深度,提高模具的热疲劳性能,在保证模具表面渗层的高硬度和高热疲劳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渗氮层的深度,能够有效阻止热裂纹萌生及扩展,区别于传统的渗氮工艺,预氧化为后续渗氮提供更为便捷扩散通道,保证氮原子渗入,提高硬度的同时抑制Fe-N化合物层。

    一种高效电镀填充硅基TSV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97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030998.9

    申请日:2016-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电镀填充硅基TSV的方法,具体为:在晶圆上刻蚀制备TSV;在刻蚀TSV的晶圆上制备绝缘层;在含有绝缘层的晶圆上制备种子层;接着在晶圆双面贴干膜,单面光刻、显影;去除TSV侧壁端口部位的种子层;在图形化的一面粘贴干膜、另一面光刻显影;再次去除另一端口部位的种子层;再次通过光刻、显影;接着双向同步电镀填充铜,使TSV‑Cu与TSV‑pad一体成型无分离界面;去除干膜光刻胶、种子层。本发明将TSV通孔电镀填充工艺转化为两个类盲孔电镀填充工艺,TSV结构结合牢固且工艺更为灵活、方便,大大降低了高深宽比TSV通孔电镀填充难度,同时有效提高电镀速率,使低成本高效制备TSV成为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