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齿自动加工焊接淬火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0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2170.4

    申请日:2024-11-26

    Inventor: 王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截齿自动加工焊接淬火装置,属于截齿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淬火机构,使冷却液能够快速地将截齿表面产生的气泡带走,保证冷却液与截齿的热交换速率和均匀性,确保了齿轮的淬火加工质量;通过激光测距仪在激光测温仪的前方进行间距检测,提前对焊接位置进行形态模拟,使激光测温仪在行径到不规则焊接位置时能通过检测座的升降及时做出调整,提高了测量精度;检测盘的转动改变激光测温仪的方向,使激光测温仪能根据焊接路径的变化进行适应调整,更加精确的得到待焊接位置的温度,以便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温度调控,防止待焊接位置出现过热而影响接下来的焊接,达到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

    金属带的制造设备、金属带的合格与否判定方法以及金属带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5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7095.X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进行针对金属带的翘曲形状的品质保证的金属带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以及合格与否判定方法。金属带的制造设备包括:加热部(6),其对被输送的金属带连续地进行加热;冷却部(8),其对由加热部进行了加热的金属带进行冷却;形状矫正部(13),其对由冷却部进行了冷却的金属带进行形状矫正;第一翘曲形状测定部(14),其配置于形状矫正部的下游侧,对金属带的翘曲形状进行测定;以及翘曲形状确定部(41),其确定从金属带的前端起的位置信息,并确定由第一翘曲形状测定部测定出的金属带的翘曲形状与从金属带的前端起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一种具有升降式分体淬床的冷床辊道

    公开(公告)号:CN119320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50601.X

    申请日:2024-11-01

    Inventor: 赵越 李海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送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升降式分体淬床的冷床辊道,包括卧式主框架和安装在卧式主框架内部上端的辊筒,卧式主框架内部滑动装配有电控升降式集水罩。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升降式分体淬床的冷床辊道通过采用升降式结构设计的电控升降式集水罩在冶金产品外围形成一个凸台,然后再利用顶置集水罩快速排液形成一个高位淬火池,对产品进行淬火操作,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对产品进行操作控制,提升淬火过程的稳定性;通过电控式侧向闭合盖板翻转闭合侧向的纵置过渡槽,可以不影响电控升降式集水罩在卧式主框架内部升降的同时保证外侧的防水性;电控升降式集水罩在抬升时处于空闲状态,而下降时则采用满载状态,可以极大降低升降能耗。

    一种防止淬火开裂的压辊淬火工艺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813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59651.8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淬火开裂的压辊淬火工艺及其设备,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加热组件,所述基座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外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端设置有位移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带动压辊进行高速旋转,同时第一电机进行小幅正反转旋转,能使压辊在淬火箱内进行小范围循环摆动,通过使压辊高速旋转并小范围摆动,能降低冷却油与压辊的接触面积,而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在此过程中的转速会逐渐降低,这使得冷却油与压辊之间的接触面积能逐渐增大,通过以上设计,通过使压辊在淬火过程中组件增大与冷却油的接触面积,能实现对压辊的缓冷效果,这能避免压辊因淬火时温差过大造成压辊开裂的情况。

    一种轴承热处理淬火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2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41503.0

    申请日:2024-08-20

    Inventor: 魏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热处理淬火池,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内部开设有池腔,所述水池的顶端安装有顶池,所述顶池的内部开设有上腔,所述水池靠近的池腔底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端安置有螺环,所述转盘的内侧端壁开设有螺口,所述螺口的内侧安装有内螺座,所述内螺座的内部开设有座腔,所述转盘的中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侧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热处理淬火池,通过电机运行,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传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转盘转动,让转盘上置放的轴承件旋转,在水液中搅动,更充分的进行热处理。

    兼具淬火及缓冷功能的工件渗碳生产线及工件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93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047504.X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一种兼具淬火及缓冷功能的工件渗碳生产线及工件热处理方法,其中工件渗碳生产线包括依序密封连接的推盘渗碳炉、淬火室及推盘式缓冷炉,渗碳炉出料机构能够将渗碳处理后的工件选择性的推送至淬火室的密封前室中或经密封前室推送至推盘式缓冷炉中,以使工件淬火移动机构带动工件由密封前室至淬火槽进行淬火操作,之后再经出料室输出工件,或使导链移动机构步进式的带动数个工件于推盘式缓冷炉的缓冷空间内进行缓冷操作,之后再由缓冷炉出料机构将缓冷后的工件推送入缓冷出料换气室输出工件;上述淬火或缓冷操作均在隔绝空气且控制渗碳气氛的环境下操作,既可实现对渗碳后工件淬火或缓冷工艺的选择性操作,又可实现缓冷工艺的大批量连续生产。

    一种用于航空高强钢热处理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94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66644.4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高强钢热处理工艺,通过该处理工艺,可在保证最终成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回火速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高强钢热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壳体、底座和水箱构成,所述壳体位于底座的上端,且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位于底座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远离水箱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操作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U状感应线圈,所述U状感应线圈用于对环形高强钢进行感应加热,以达到淬火所需要的温度。该装置在使用时,在回火操作完成后,还会对环形高强钢进行清洁和干燥,方便直接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

    一种汽车锻造轮毂成型锻加工用淬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94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08301.2

    申请日:2024-11-12

    Inventor: 周业成 范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锻造轮毂成型锻加工用淬水装置,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夹持装置、防护装置和固定装置,通过进水口向水箱内加入水,废水可通过排水口进行排出,将轮毂放置在放置盘的顶部,通过夹板对轮毂进行夹持,当夹持力度过大时可防止夹板夹伤轮毂,淬水过程涉及高温与急冷,可能导致工件发生变形,通过有效的夹持和防夹伤措施,可以帮助保持轮毂的几何形状,减少因局部加热不均匀或强制变形导致的尺寸公差问题。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智能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559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43274.3

    申请日:2024-09-05

    Inventor: 许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淬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吊装网框、座板、矩形网框、弧形摩擦杆和推动组件等;吊装网框连接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连接有至少一个座板;座板连接有矩形网框;吊装网框固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弧形摩擦杆,弧形摩擦杆与矩形网框相配合用于带动螺杆自转。通过推动组件、座板、矩形网框和弧形摩擦杆相配合,使螺杆转动着淹没于冷却液内,使得螺杆上侧更好地与冷却液接触,以避免向上涌起的气泡将在螺杆的侧边形成阻隔墙,导致螺杆上侧难以快速与冷却液接触,即螺杆的上侧与下侧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较大的温差,进而容易影响螺杆的内部结构的问题。

    一种链条生产用快速冷却淬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20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35648.2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条生产用快速冷却淬火装置,涉及链条加工技术领域。一种链条生产用快速冷却淬火装置,包括处理箱体、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处理箱体的内底部延伸至其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驱动中心杆,所述驱动中心杆远离伺服电机驱动端的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长杆,多个所述传动长杆远离驱动中心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料盒。在传动长杆本身自传的同时,由于驱动齿组位于中间位置的驱动齿牙高度最高,且单组驱动齿组中高度最高的动齿压两侧动齿牙高度依次减小5cm,其本身也会发生上下摆动,进而进一步的提高淬火件与冷却液的接触程度,加快冷却效率同时,使的热量更加的均匀化分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