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单晶的制造方法和硅晶片

    公开(公告)号:CN101160420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580049416.1

    申请日:2005-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04 C30B15/203 C30B29/06

    Abstract: 按照本发明的硅单晶的制造方法,由于通过用CZ法培育由不存在Grown-in缺陷的无缺陷区域构成的硅单晶,将含氢原子的物质的气体添加于培育装置内的气氛气体中,以及向结晶内掺氮或/和碳,以此制造硅单晶,故可截取整个面不存在Grown-in缺陷,系由无缺陷区域构成,且BMD足够且均匀地形成的晶片。这样的晶片可大幅度减少在其上所形成的集成电路的特性不合格品的发生,作为应对电路的微细化和高密度化的衬底,可对制造成品率的提高作出贡献,从而可广泛应用。

    外延生长用硅晶片及外延晶片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2327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03816590.2

    申请日:2003-07-08

    Inventor: 星二 园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延生长用硅晶片,将通过柴克劳斯基法(CZochralski method-CZ法)掺杂氮,在至少晶片中心成为会发生空隙型缺陷的V区域的区域内培育的硅单晶加以切削,而制作成的硅晶片,其特征是在晶片表面出现的上述空隙型缺陷中,开口部尺寸是20nm以下的缺陷数目是0.02个/cm2以下的外延生长用硅晶片,及特征是在此外延生长用硅晶片的表面形成有外延层的外延晶片。由此,能够容易地以高生产性且低成本制成具有高吸杂能力、且在外延层上极少有对器件特性有不良影响的SF的高品质的外延晶片。

    单晶硅晶片及外延片以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4647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3810538.1

    申请日:2003-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06 C30B15/14 C30B15/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柴可拉斯基法进行的单晶硅的制造方法,将生长速度控制在:在逐渐降低拉晶中的单晶硅的生长速度的情况下,通过OSF环衰减后残留的Cu沉积所检测出的缺陷区域衰减的边界生长速度,及在进一步逐渐降低生长速度的情况下,在进行氧析出处理时,BMD密度表示为1×107个/cm3以上及/或者晶片寿命表示为30μsec以下的数值的高氧析出Nv区域衰减的边界生长速度之间,以育成单晶体。由此,提供一种在由柴可拉斯基法制造单晶硅时,不属于空位多的V区域、OSF区域、及晶格间硅多的I区域的任意其一,并且具有优异的电特性及吸气能力,可以确实提升器件成品率的单晶硅及外延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