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包体和缓冲件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23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1048227.5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捆包体和缓冲件。捆包体具备:收纳部,其用于收纳被收纳物;及缓冲部,其用于减小在被收纳物与收纳部之间产生的间隙。收纳部具有底部和与底部相对的盖部,缓冲部具有:基体部分,其用于沿着从底部朝向盖部的装载方向与被收纳物相对;第一折痕;以及间隔调整部分,其介有第一折痕而连接于基体部分。第一折痕为了将间隔调整部分相对于基体部分弯曲而设置,间隔调整部分包含:调整区域,其用于沿着装载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折痕;及抵接区域,其介有多个第二折痕的一个而连接于调整区域。多个第二折痕的一个为了将抵接区域相对于调整区域弯曲而设置。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104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65207.3

    申请日:2009-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能够防止电介质层与通孔电极之间产生间隙,并切实地使通孔电极和内部电极导通,并能够有效防止电介质层等中产生构造缺陷。层叠陶瓷电容器(1)为:电介质层(11)和内部电极(12)交替层叠,内部电极(12)通过电介质层(11)介于其中而相对配置,并用通孔电极(14)进行连接。其制法为:首先,在电介质层(11)用陶瓷生片和内部电极(12)用导电糊所形成的层叠体上形成通孔,对其进行烧成,得到形成有电介质层(11)和内部电极(12)的层叠体;接着,将通孔电极(14)用导电糊充填于该层叠体的通孔的内部,并进一步施以烧付处理,从而形成通孔电极(14)。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462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85549.5

    申请日:2007-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H01G4/012 H01G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其不会阻碍小型化和容量的增加,能够抑制从上下面达到左右侧面的裂纹的产生。层叠陶瓷电容(1)在陶瓷基体(3)中埋设有多个内部电极(5、7),具有由内部电极和其间的陶瓷层构成的功能区(51)、以及在该功能区的周围形成的且断面呈环形的保护区(53)。当设保护区的上下方向的壁厚为t、左右方向的壁厚为Wg时,则满足0<t/Wg≤0.80。更优选的是,满足0<t/Wg≤0.5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