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器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1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28511.5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击器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钢管化学成分为:C:0.40%~0.50%,Si≤0.35%,Mn:0.50%~0.80%,Ni:1.00%~2.00%,Mo:0.20%~0.40%,Cr:0.80%~1.10%,V:0.10%~0.20%,P≤0.015%,S≤0.005%。连铸钢坯控制在500~800℃进入加热炉加热至1200~1280℃轧制成圆管坯,700~950℃进行热切定尺,缓冷至500℃以下,将圆管坯放入加热炉加热至1240~1280℃,穿孔、轧制、定型到所需的外径和壁厚尺寸,对钢管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钢管屈服强度>1000MPa,抗拉强度>1100MPa,断后伸长率>9%,断面收缩率>46%,U型缺口冲击功>37J,硬度>31HRC,疲劳性能:达到3×105次循环载荷下的冲击疲劳寿命。

    一种改善中厚壁X52N管线管组织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1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93180.5

    申请日:2025-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壁X52N管线管的组织均匀控制方法,环型炉加热管坯采用“长预热、短加热、低均热”的加热方式进行管坯加热。采用“短穿”的方式进行穿孔,扩径率为9%~10%,钢管延伸率为170%~225%。连轧工序中,采用PQF轧机进行轧制,降低轧制速度;经定径后的钢管采用环形水冷进行冷却。本发明不需后续热处理,仅通过合理地控制加热制度、穿孔、连轧及定径等轧制工艺参数和冷却路径,就可获得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全壁厚整体晶粒度≥7.0级,每平方厘米范围内最大晶粒度与最小晶粒度差不高于1.0级,无贝氏体组织,无明显带状组织,提高中厚壁管线管的组织均匀性及性能稳定性。

    一种避免热处理后钢管外表面产生麻面缺欠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0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73373.9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热处理后钢管外表面产生麻面缺欠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1)对轧后钢管进行热处理,加热炉炉气采用弱还原性气氛,一氧化碳剩余量不低于600ppm,氧气残留浓度控制在2%以内;2)热处理的钢管加热后进行外壁高压水除鳞;除鳞水压力≥12MPa;3)钢管热处理完毕后不进行矫直,直接上冷床进行冷却,钢管旋转速度不低于2转/分;4)钢管冷却后下线进行外表面喷丸处理,喷丸料直径不大于1mm;5)经喷丸处理后钢管矫直。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够保证钢管外表面不产生麻面缺陷和拥有较好的弯曲度,同时钢管内部不会残留较大的残余应力。

    一种耐海水腐蚀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64123.9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海水腐蚀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含有C:0.06%~0.10%,Si:0.05%~0.25%,Mn:0.1%~0.5%,Ni:1.00%~3.00%,Mo:0.10%~0.30%,Cr:0.90%~1.10%,P≤0.010%,S≤0.005%,O≤0.002%,N≤0.004%,H≤0.0003%,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控制管坯加热温度1150~1200℃,轧制温度950~1050℃,定型后钢管温度≤500℃;第一次淬火温度850~900℃,均热时间15~20min,终冷温度≤100℃;再迅速加热至500~700℃,均热时间30~6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耐海水腐蚀性能及疲劳性能,满足海工与船舶制造领域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