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176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147733.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硅钢,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 0.01%~0.10%,Si6.0%~6.9%,Mn 0.02%~0.20%,Al 0.010%~0.050%,P≤0.015%,S≤0.0030%,N≤0.0029%,O≤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是:高硅钢及生产方法通过合适的生产路线、有利的成分体系及工艺参数,实现了批量生产高硅钢。对减少夹杂、控制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的铸坯裂纹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441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7733.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硅钢,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 0.01%~0.10%,Si6.0%~6.9%,Mn 0.02%~0.20%,Al 0.010%~0.050%,P≤0.015%,S≤0.0030%,N≤0.0029%,O≤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是:高硅钢及生产方法通过合适的生产路线、有利的成分体系及工艺参数,实现了批量生产高硅钢。对减少夹杂、控制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的铸坯裂纹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16587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10101.9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6 , C21D8/12 , C21D1/74 , C21D1/26 , C21D3/04 , C23C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26 , C21D1/74 , C21D3/04 , C21D8/1222 , C21D8/1255 , C22C38/001 , C22C38/008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6 , C23C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低温渗氮取向硅钢表面质量的方法,连铸具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渗氮法取向硅钢薄板坯:C 0.04%~0.07%;Si 2.5%~3.5%;Mn 0.1%~0.20%;P≤0.01%;S 0.003%~0.01%;Als 0.025%~0.035%;N 0.005%~0.009%;Cu 0.1%~0.2%;Sn 0.05%~0.10%;其余为铁和少量的杂质;优点是:改善低温渗氮取向硅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可减少夹杂产生,通过控制铸坯夹杂物的数量可明显提高渗氮法取向硅钢的表面质量,促使夹杂物在冶炼过程中充分上浮,使钢液洁净度提高,保证取向硅钢组织均匀,磁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2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5171.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交法调整圆盘剪喇叭口的方法,建立机组中心线,在中心线上引下两个垂线;制作摆杆,将摆杆固定在左圆盘剪剪刃轴一侧,再将内径千分尺固定在摆杆的垂杆上端,转动圆盘剪剪刃轴进行测量,读取并记录内径千分尺读数;再按上述步骤测量圆盘剪剪刃轴另一侧和另一个圆盘剪剪刃轴;将测后记录读数进行对比,若内径千分尺实测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范围,则反复进行测量调整,直至达到标准误差要求为止。本发明可准确快捷的测量和调整两侧圆盘剪的喇叭口状态,有效解决双头圆盘剪剪刃喇叭口状态的精确测量及准确调整问题,避免剪刃损伤,提高剪边质量,减少产品废品量和质量异议。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60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40.0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厚度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延伸率闭环控制的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厚度控制系统,实时测量轧机入口来料厚度H入,结合延伸率给定值r,根据公式H出=H入(1-r)计算出轧机出口测厚仪目标设定值H出。本发明通过调整轧制力来调整出口厚度最终达到目标延伸率,从而改变了恒轧制力生产过程中延伸率不稳的问题,利用现有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延伸率的稳定控制,延伸率波动范围控制在±0.1%。既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又减轻了操作工由于频繁修改工艺参数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77477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195215.5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钢带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终轧温度、卷曲温度、冷轧压下比、退火时间、平整延伸率相关参数引入回归型神经元网络,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步骤如下:1)将冷轧钢带生产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存储在数据库中;2)利用拉伸机对生产的冷轧钢带样品进行抗拉强度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存储数据库中;3)建立预测模型。所述的化学成分为碳、硅、锰、磷、硫、铝、氮、钛、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回归型神经元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冷轧钢带全程生产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全面反映炼钢、热轧和冷轧全流程的影响,将某批次冷轧钢带的生产相关数据输入模型,即可得该批次冷轧钢带的抗拉强度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46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10155840.0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厚度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延伸率闭环控制的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厚度控制系统,实时测量轧机入口来料厚度H入,结合延伸率给定值r,根据公式H出=H入(1-r)计算出轧机出口测厚仪目标设定值H出。本发明通过调整轧制力来调整出口厚度最终达到目标延伸率,从而改变了恒轧制力生产过程中延伸率不稳的问题,利用现有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延伸率的稳定控制,延伸率波动范围控制在±0.1%。既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又减轻了操作工由于频繁修改工艺参数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965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46999.9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电机传动的带钢冷轧机工作辊负荷平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确定轧辊工艺参数、乳化液工艺参数值、动态调整轧制单位张力、压下率以及传动电机升速时的加速度来实现的。本发明通过确定合理的轧辊粗糙度和轧辊使用周期、适合的乳化液工艺参数、乳液流量控制等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于上下工作辊变形区不同轧制负荷的摩擦状态。根据工作辊轧制带钢的实际量来动态调整冷连轧机组的压下率、单位张力和传动电机加速度等控制参数来补偿由于过长的使用周期引起的工作辊磨损。通过上述综合控制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可将由于上下工作辊轧制负荷差引起的电机速度差控制在3%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204194279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543017.7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7B1/28
Abstract: 一种再生机组氧化铁粉自动筛分装置,包括底座、电机、支座弹簧组、筛分弹簧组、筛网、给料箱、进料管、破碎机、传送带、出粉管及出渣管;在矩形给料箱前上方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上部通过法兰连接破碎机,给料箱内倾斜设置有筛网,筛网后部设有出渣管,筛网下面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后部设有出粉管,给料箱下面设有筛分弹簧组,筛分弹簧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支座弹簧组固定在地脚螺栓上,底座上面安装有电机,电机与传送辊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杂质与优质氧化铁粉彻底分离开,使氧化铁粉精度达到0.75毫米,完全符合用户要求,从而极大提高氧化铁粉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