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379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950488.7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 C21D1/18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Abstract: 一种均匀提升耐磨钢板心部硬度的生产方法,钢板坯料尺寸/钢板成材厚度≥3,加热温度1150~1250℃,加热时间4.5‑6.5h;终轧温度≥900℃;淬火加热温度为Ac3+(20℃~100℃),在炉总时间2min/mm~5min/mm;淬火加热炉末段炉温Ac3+(0℃~15℃);出炉钢板直接进入辊式淬火机淬火,高压段平均冷速≥10℃/s,低压段平均冷速≥1.5℃/s。本发明在不改变化学成分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加热工艺和轧制工艺为钢板提供较为粗大的原始组织,通过控制淬火加热过程和淬火工艺提升钢板心部硬度,钢板心部硬度均匀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5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71563.5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热轧耐磨钢薄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含有:C0.15%~0.20%、Si0.9%~1.2%、Mn0.5%~0.7%,Al0.5%~0.7%、Cr0.8%~1.2%、Nb0.02%~0.04%、Ti0.010%~0.020%,Al+Si≤1.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P≤0.015%,S≤0.005%,[N]≤0.0040%,[H]≤0.00015%,[O]≤0.0020%。本发明产品钢板厚度为3‑8mm的高强度热轧耐磨钢板,钢板表面硬度大于HB370;‑20度低温韧性大于30J;不需要回火热处理;成分简单,不含贵重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127605.2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当量大厚度Q390GJ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10%~0.139%、Si:0.20%~0.39%、Mn:1.30%~1.44%、P≤0.010%、S≤0.003%、Nb:0.020%~0.039%、Ti:0.006%~0.016%、Al:0.01%~0.04%,Ceq:0.32~0.38,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微观金相组织以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为主,其中,多边形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比在25%~40%,钢板的最大厚度为120mm,屈服强度≥390MPa,抗拉强度550MPa,断后伸长率≥28%,屈强比≤0.77,厚度方向Z向性能≥60%,‑40℃冲击功≥200J。按照本发明所述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要求生产的产品钢板具有大厚度、高强韧性、高塑性、低屈强比、优异的焊接性能以及抗层状撕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70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1333490.7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25MPa级具有良好低温韧性耐候软钢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 0.001%~0.005%、Si 0.02%~0.05%、Mn 0.05%~0.15%、Ti 0.021%~0.04%、Cr 0.31%~0.50%、Ni 0.21%~0.40%、Cu 0.21%~0.40%、Al 0.010%~0.040%、P≤0.015%、S≤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连铸—板坯加热-轧制,本发明生产的耐候软钢满足寒冷地区建筑行业减震设计,具有优异耐大气腐蚀性能,极大延长钢板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96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1764.X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18 , B32B7/14 , B32B37/00 , B32B37/06 , B32B38/00 , B32B38/16 , B32B37/10 , B32B37/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级别双面耐磨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复合板由C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22%的低碳低合金钢与550级耐磨钢或600级耐磨钢双面复合而成,所述复合钢板为低碳低合金钢上下两面可以为同级别耐磨钢,也可以为不同级别耐磨钢。将复合坯抽取真空后进行真空电子束密封焊接,焊接工艺为四枪联动。每条焊缝的进行焊接时,将其分为N段。不同级别耐磨钢对应不同段数;复合坯加热时采用“中心加热”方式,出炉前1~2小时,提高复合坯头尾上表面处火焰口温度。复合板成品厚度分别为20~90mm。广泛用在冶金机械、建材机械、电力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中的易磨损设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957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00533.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3/04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道岔用耐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6%~0.22%、Si:0.2%~0.4%、Mn:0.60%~1.00%、Cr:0.6%~1.0%、Mo:0.2%~0.4%,Nb:0.015%~0.03%、Ni:0.4%~0.6%、B:0.0008%~0.0022%、Ti:0.10%~0.20%、Als:0.015%~0.045%,P≤0.012%,S≤0.003%,[N]≤0.0040%,[H]≤0.00015%,[O]≤0.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堆垛缓冷、带温清理、板坯加热、控制轧制、矫直、钢板堆垛、热处理,本发明钢板化学成分简单,碳当量0.5‑0.63,利于冶炼和焊接;不需回火热处理,表面硬度大于370HB;截面硬度均匀;‑40℃低温韧性大于30J。
-
公开(公告)号:CN109252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29589.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厚端性能均匀的楔形耐候桥梁钢板,所述楔形钢板厚度≤80mm,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0.07%-0.09%,Si:0.15%-0.35%,Mn:1.15%-1.5%,P:≤0.02%,S:≤0.005%,Cu:0.3%-0.42%,Ni:0.3%-0.48%,Mo:0.06%-0.10%,Cr:0.38%-0.52%,Nb:0.06%-0.08%,V:0.01%-0.03%,Ti:0.012%-0.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Nb元素抑制奥氏体再结晶作用,对钢板施加总量较大的变形量,将楔形钢板的薄端和厚端组织畸变能均储存至临值,使薄端和厚端具有相同的起始相变状态,以获得力学性能均匀的楔形钢板。本发明楔形耐候桥梁钢板横向屈服强度为355MPa~395MPa,横向延伸率≥23%,-20℃纵向冲击功平均值≥150J。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196178.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B3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为移动式焦罐维修站的旋转焦罐维修专用台车。由台车轮组、台车架、导向固定架、焦罐底座、焦罐吊具底座构成,成为利用干熄焦提升机取送旋转焦罐,可在迁车台与提升机井架轨道上移动的焦罐维修站;所述台车架为元宝型钢架结构,其中部为凹型,两端为平台结构;台车轮组安装在台车架两端平台下部,导向固定架、焦罐吊具底座、焦罐底座从外到内依次对称安装在台车架两端平台上部。本发明使焦罐维修作业安全、方便、快捷,能够大幅度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成功解决地面焦罐维修站需要300吨以上大吨位吊车才能检修焦罐检修作业的尴尬现状,节约大量焦罐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416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7766.0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规格耐磨钢板的淬火方法,适用NM360、NM400、NM450、NM500、NM550、NM600牌号钢板,包括以下步骤:1)热处理加热:分段加热,入口段温度860-920℃,出口段温度600-750℃;2)淬火冷却速率:高压区≥40℃/s,低压区≤15℃/s;3)淬火上下水的水量比:0.70~0.8;4)淬火辊道速度:≥50m/min;5)淬火钢板温度:≤80℃。优点是:采用低温淬火方法解决了6mm以下厚耐磨钢板淬火后板形不合格问题,淬火后钢板平直度可达到5mm/m以下,可直接进炉回火,较比原工艺淬火钢板板形提高很多,提高了钢板板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410161438.8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抗震软钢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样取样与加工;(2)将试样两头或两夹持端夹在试验机的夹头中;(3)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4)测量试验结果并记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种能够检测抗震软钢真实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既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又可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该方法锁定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弹性段速率、屈服段速率和屈服后段速率,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致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无需增加任何软硬件设施,可以保证实验室的取样检测结果与用户实物构件检验结果的致性,防止订货交货时发生质量异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