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1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623.0

    申请日:2010-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MgO涂层液的配制和MgO涂层液的涂覆方法及设备以及MgO涂层涂覆过程中的控制工艺,其涂覆时上喷管的喷孔在喷管的正下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100~130mm,下喷管的喷孔设在朝向涂层辊一侧的斜上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70~100mm,与竖直方向成40°~60°,机组速度1~20m/min,涂层辊压力0~0.9KN,MgO涂层液的流量0.2~26m3/h。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方法配制的MgO涂层液均匀,水化率恒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可实现200~600mm取向硅钢窄带的MgO涂层液在整个循环喷涂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保证钢板上下表面MgO涂层厚度和均匀性。

    一种低温加热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229771.2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加热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将用通常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板坯进行加热,接着进行热轧,热轧板退火或常化后经一次大压下率冷轧,轧制到接近成品厚度,再在湿气氛中进行脱碳退火,之后进行渗氮,涂敷隔离剂,最后进行高温退火,其特征在于:板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80℃以下;脱碳退火板渗氮之前在不润滑的情况下进行1.5%~3%的临界变形冷轧来破坏SiO2薄膜;所述的隔离剂是尺寸<10um的Al2O3细颗粒,其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5%~30%TiO2。本发明解决脱碳退火板表面形成的SiO2薄膜阻碍渗氮的问题,同时获得性能优良的玻璃膜底层。

    提高低温GO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229767.6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低温GO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脱碳退火-高温退火,其特点是在一次冷轧前对热轧板卷进行常化退火,退火温度为900~1200℃,保温时间为1~5min,之后随炉冷却;高温退火在罩式退火炉内进行,退火保温过程分三个温度区域进行控制,三个区域的温度差为5~20℃,且I>II>III。本发明在一次冷轧前用罩式炉对热轧板卷进行常化退火使热轧板组织均匀,弥散析出更多的AlN抑制剂。高温退火分上、中、下三个温度区域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最终成品的磁性能,使P1.7降低0.1w/kg,B8升高0.01T,经济效益显著。而且,降低板坯加热温度,可降低吨钢能耗,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53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229770.8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冶炼-连铸-热轧-一、二次冷轧-高温退火,其特点是在两次冷轧之间进行一次冷轧板的中间退火,退火工艺为:采用快速升温法,升温速度为15~35℃/s,退火温度为850~1150℃,保温时间2.5~5.5min,保护气氛为20%H2+80%N2,露点为35~60℃;二次冷轧后先在冷轧板表面涂敷Al2O3隔离剂再进行高温退火。本发明低温GO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减少吨钢能耗,节约能源;通过中间退火过程的特殊工艺,用Al2O3作为高温退火的隔离剂,省掉了脱碳退火工序,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的成本。

    一种取向硅钢板坯的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26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229769.5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向硅钢板坯的加热方法,按普通取向硅钢要求的成分进行冶炼,铸成板坯,冷却到常温后对板坯进行表面处理,然后放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板坯采用分段加热方式,控制板坯表面到1/8处温度达到1300~1350℃,保温10~20min,使其具有足够的第二相固溶,能够在热轧或常化过程中在热轧板次表层弥散析出,起到抑制初次晶粒、促进二次晶粒长大的目的,本明在不改变原始成分的条件下,可大幅度降低取向硅钢板坯在炉高温加热时间,不仅能获得较好的产品电磁性能,还能显著降低热轧生产成本、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细化二次晶粒尺寸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4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187784.2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化二次晶粒尺寸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涂覆隔离层、高温退火、涂覆绝缘涂层和热拉伸平整退火工艺,其特点是在脱碳退火前对冷轧板进行激光照射处理,使钢板表面形成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线状应变区。所述应变区的宽度为100~200μm,应变区的间距为10~20mm,应变区的深度20~100μm,应变区与钢板轧向的夹角为60~120°。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既不破坏表面氧化膜,又无需改造现有设备。采用本发明最终成品B8可增高0.01~0.05T;最终成品P17可降低0.02~0.10W/kg。

    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组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80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10010897.0

    申请日:2008-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解决断带问题的用酸洗连轧机组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酸洗和连轧,其特点是在酸洗段将热轧卷的开卷温度控制在50~80℃,活套内部温度控制在40~60℃;切边前对钢带进行整体加热,使钢带温度>60℃;在进入连轧机前再次对钢带进行整体加热,使连轧机入口的钢带温度>80℃。本发明方法可有效避免钢带在冷连轧过程发生断带,从而实现用连轧机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应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取向硅钢冷轧生产率和成材率,提高产能,并减少设备投资和人员投入。

    一种高效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6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23290.8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绝缘涂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工艺,钢水过热度小于30℃时浇注,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100~1150℃,粗轧模式为“3+1”,精轧初轧温度为1000~1050℃,终轧温度为850~900℃,常化工艺冷却采用分段控制;冷轧工艺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0%~40%,脱碳退火采用二段式脱碳退火工艺,高温退火采用N2与H2分段保护气氛;本发明优点及效果在于:不添加任何微量元素,降低成本;低温加热铸坯,节能降耗,降低表面缺陷;铸坯氧化减少,提高成材率;减少热轧粗轧道次,防止热轧温度过快降低;采用本发明的硅钢产品磁性能稳定且磁感提高。

    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低温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8169.6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低温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中薄板连铸连轧→常化→酸洗→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冶炼:冶炼后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25%-0.10%、Si2.5%~3.4%、Mn0.03%-0.10%、P≤0.030%、S0.01%~0.05%、Als0.01%~0.03%、N0.006%~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在上述成分条件下低温轧制;脱碳退火:以800~1000℃/min速度升温,830~850℃保温5~10min,退火气氛PH2O/PH2=0.6~0.8的15%~20%H2+85%~80%N2混合气;二次冷轧:压下率为4%~6%单道次临界轧制。不添加任何合金元素的情况下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实现低温轧制;两次冷轧间的退火实现中间退火功能的同时,完成了脱碳退火功能,节约能耗同时提高产品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