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炉循环利用LF精炼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70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68794.6

    申请日:2011-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Y02P10/242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炉循环利用LF精炼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F精炼渣冷却后,经粉碎、筛分、磁选、压球,在RH炉脱氧合金化结束钢液循环一个周期后,经真空料斗系统加入RH炉中,该炉渣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aO 20%-60%,Al2O35%-40%,SiO25-15%,FeO+MnO<1.5%,其余为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LF炉脱硫后的精炼渣在RH炉上的冷态循环再利用,达到钢水脱硫、降低钢水全氧和炼钢生产节能减排的目的。2)本发明可使RH炉脱硫率达到4%-31%,全氧降低率可以达到8%-26%,对钢水洁净度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一定作用。

    一种出钢工序钢水增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145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79885.2

    申请日:201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钢工序钢水增氮的方法,分别通过在转炉出钢前和出钢过程向钢包内吹氮,出钢过程中补加铝系脱氧合金固氮,出完钢继续底吹氮气均匀钢水成分,稳定控制进入精炼前钢水中的氮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最低成本并能达到最佳的增氮效果,可根据实际生产节奏计算出钢前氮气吹入时间,选择最佳的氮气吹入时刻,保证在出钢前开始吹入氮气后,氮气不间断吹入,直至出钢结束,使进入精炼的钢水氮含量控制在80×10-6~90×10-6,经过精炼处理可稳定得到小于150×10-6的钢水。

    一种含锰钢合金化的工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218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459.8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锰钢合金化的工艺,包括1)钢包烘烤:选择粒径10-50mm、磷硫含量均小于0.05%的锰矿块加入钢包,按锰含量中限配加,钢包烘烤温度大于1000℃,并保持2小时以上,烘烤后传输过程中加盖钢包盖;2)转炉操作:出钢温度按中、上限执行,钢水温度为1685~1705℃,保证钢包内钢水温度不低于1670℃,终点碳含量0.08%以上,控制转炉下渣量,渣厚低于50mm,出钢后进行钢包底吹氩气操作;3)LF炉精炼操作:采用强搅拌处理,氩气流量不小于250NL/min,按精炼目标温度上限控制,同时添加其它合金调整钢液成分满足钢种要求。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不需对原设备进行改进、不影响其它生产作业,可显著降低炼钢成本,且锰矿中锰的收得率可达到90%以上。

    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292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240515.5

    申请日:201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制作一由拐尺、前臂、后臂及支撑杆组成的“F”形测量杆,用确定的拐尺长度H、前臂长度R及后臂长度r的测量杆先测出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h,并建立模型;再通过转炉内衬工作面实际浸蚀情况测量,得到测量杆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y;将R、r、H、h、y值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浸蚀厚度值。本发明测量杆可在高温状态下快速检测出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厚度,掌握内衬工作层实际蚀损情况,检测速度快,测量结果准确,无需添置设备,可完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有利于提高转炉产能。

    一种成分调整密封吹氩、吹氧精炼炉钢水脱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1449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77248.1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分调整密封吹氩、吹氧精炼炉钢水脱磷方法,炼钢不脱氧出钢,控制钢中氧含量、出钢温度、钢包净空和白灰、萤石加入量;钢水进入CAS-OB后进行钢包底吹氩和中强搅拌,控制浸渍管插入深度、吹氧枪位高度、氧气流量和吹氧时间,同时连续加入白灰和萤石;提升浸渍管后进行底吹和大氩气强搅拌;浸渍管重新插入后,再次加入萤石和白灰,并进行钢包底吹氩气和中强搅拌。本发明可实现钢水脱磷率30%以上,最低磷含量可降至0.003%以下,从而有效解决钢水磷超标问题,大幅度减少改钢和回炉废品损失,降低冶炼成本,提高钢的内在质量,并可为生产超低磷钢提供有利条件。

    一种LF炉钢水高效增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4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68792.7

    申请日:201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F炉钢水高效增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LF炉加热用电极断电后浸入到钢液内,达到钢液迅速增碳的目的,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LF炉电极供电中断,该LF炉电极为石墨电极,其碳含量≥98%;2)将电极浸入钢液内,根据增碳量的不同要求,浸入深度控制在100mm-500mm,浸入时间控制在0.5min-5min;3)钢包底吹氩气搅拌强度控制钢液弱搅拌状态,氩气流量控制在0.027-0.277Nm3·h-1·t-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可以在LF炉钢包炉渣较厚情况下实现钢水小幅度、快速增碳的目的,克服LF炉处理钢水期间钢包内过多炉渣对增碳操作的影响。

    一种镁造渣球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144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77249.6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造渣球及其使用方法,其原料组成为:钝化金属镁粉5-15%;铝粉15-30%;石灰石粉30-50%;膨润土粉5-10%;工业淀粉5-10%;防爆纤维3-5%。在转炉出钢末期、二次精炼过程中、连铸浇注过程中分别按吨钢1-5kg/t、0.5-2kg/t、0.1-1kg/t加入镁造渣球。可促进钢水的脱氧和脱氮,脱氧量在0.008~0.03%,脱氮量在0.0004~0.0015%;可显著降低钢包顶渣的氧化性,精炼搬出渣中的FeO+MnO可降低2~8%,中间包全氧可降低0.0003~0.0010%;采用镁造渣球进行脱氧,可形成低熔点钢包顶渣,使得夹杂物上浮容易,钢包渣不粘附钢包衬。

    一种镁碳砖残砖表面脱碳层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087469.4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碳砖残砖表面脱碳层的处理方法,转炉停炉前利用冶炼泡沫渣对炉衬进行洗炉操作;吹炼终点后立即对炉衬进行氧气流清洗作业;倒渣后对炉体内进行打水溅渣,利用氧枪吹氮对水流进行雾化处理;停炉后喷水对镁碳砖进行水化处理,并由低到高调整枪位,利用水雾对镁碳砖炉衬进行清洗和粉化;镁碳砖残粉倒出后,对镁碳砖炉体进行吹氮清扫和检查。本发明利用泡沫渣进行洗炉操作,可有效地将转炉内壁上残钢、残渣清除掉;利用氧气吹扫、雾化水水化和粉化处理,去除炉衬镁碳砖表面的Al3C4脱碳层,从而减少碳化铝对再生镁碳砖的影响,提高再生镁碳砖的使用性能。

    一种板坯质量判定标准数字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9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74474.3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坯质量判定标准数字化方法,建立针对板坯质量标准的判定系统,编制判定系统步骤:抽取板坯质量判定标准对应的质量事件的特征,质量事件包括对应的等级、影响范围、频次;利用事件元的概念来定义质量事件的发生条件,事件元在不同的质量判定标准中共用;事件元划分为逻辑事件元和范围事件元;数据梳理。本发明的优点是:用于构建板坯质量判定系统,能够实现板坯质量判定标准的数字化,并且能够方便地将板坯质量判定系统与板坯质量判定标准进行隔离,质量管理人员利用质量判定系统进行判定标准维护,使得开发的板坯在线质量判定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被开发和推广;便于系统使用者对产品判定标准进行保密。

    一种超低碳IF钢复合脱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4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91164.0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碳IF钢复合脱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RH真空脱碳和脱气处理结束后,根据成品IF钢中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要求加入复合脱氧剂硅钙钡铁进行预脱氧:2)加完硅钙钡铁后,RH净循环3~5min,测量钢水氧含量,再根据钢水氧含量按常规脱氧工艺加入铝粒进行终脱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减少钢水中Al2O3夹杂的产生,有利于Al2O3夹杂上浮排除;2)复合脱氧产物主要是BaO、CaO及Al2O3等的复合夹杂物,该夹杂物易于上浮,尺寸小,不堵塞水口,保证浇注顺利;3)显著提高钢水的洁净度,有效改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汽车板钢等产品的质量,降低夹杂废品率,提高IF钢的整体性能;4)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