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31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0388.8

    申请日:2013-11-13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13b)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30b)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在主体部(30)的内部配置的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喷嘴通路(13a),在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扩压通路(13c),并且设有由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整流板(38a)构成的回旋促进部。由此,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75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13469.6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喷射器(13、20)、回旋流产生部(30a、20d)、蒸发器(14)以及油分离部(15)。压缩机将混入有与液相制冷剂具有相溶性的冷冻机油的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制冷剂并排出所述高压制冷剂,喷射器具有喷嘴(32、20a)和主体(30、20b)。喷嘴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以高速度喷射该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在主体形成有: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来吸引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引口(31b、20e);以及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且升压的升压部(13c、20f)。回旋流产生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产生绕喷嘴的中心轴回旋的回旋流且向喷嘴流入。油分离部从由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制冷剂中分离冷冻机油,且使分离出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的吸入口侧流出,油分离部使向回旋流产生部流入的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的浓度降低,以便促进回旋流产生部中的制冷剂的减压沸腾。

    喷射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80008954.9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以及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使通路形成部件沿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将通路形成部件、上游侧动作棒、流入空间的中心轴彼此同轴地配置。由此,抑制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时的中心轴的倾斜。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喷射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80008952.X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有使通路形成部件向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通过形成喷嘴通路壁面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来形成作为使通路截面积扩大而在制冷剂产生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的喉部。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能够稳定发挥高能量转换效率。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公开(公告)号:CN107429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80014417.0

    申请日:2016-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器具备:喷嘴(21、32),该喷嘴喷射制冷剂;主体(22、30),该主体具有制冷剂吸引口(22a、31b)、及升压部(20g);通路形成部件(23、35),该通路形成部件插入于喷嘴内;及驱动装置(23a、37),该驱动装置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在形成于喷嘴与通路形成部件之间的喷嘴通路(20a、25a)中设有:最小通路截面积部(20b、25b);顶端变细部(20c、25c);及扩开部(20d、25d)。将通路形成部件中的、使最小通路截面积变化的部位定义为顶端部(23b、35a),将通路形成部件向使最小通路截面积增加的一侧位移时的位移量定义为增加侧位移量(δ)。顶端部形成为伴随着增加侧位移量的增加而最小通路截面积的增加程度变大的形状。

    喷射器、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公开(公告)号:CN1074072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439.7

    申请日:2016-0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器具有:喷嘴(21、32)、主体(22、30)、通路形成部件(23、35)以及驱动部(23a、37)。主体具有制冷剂吸引口(22a、31b)以及升压部(20g)。形成于喷嘴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路为使制冷剂减压的喷嘴通路(20a、25a)。在喷嘴通路(20a、25a)形成有最小截面积部(20b、25b)、顶端变细部(20c、25c)以及末端变宽部(20d、25d)。最小截面积部的通路截面积最缩小。顶端变细部形成于最小截面积部的制冷剂流上游侧,向最小截面积部使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末端变宽部形成于最小截面积部的制冷剂流下游侧,通路截面积逐渐扩大。在通路形成部件形成有向使喷嘴通路的通路截面积扩大的一侧凹陷的槽部(23b、35a)。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6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7520.9

    申请日:2015-08-18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喷射器组件(13)、排出能力控制部(60a)以及压力差判定部(S81)。喷射器组件具有形成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以及气液分离空间(30f)的主体部(30)。在将从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Pd)减去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压力(Ps)得到的压力差(ΔP)成为预先规定的基准压力差(KΔP1)以下的运转条件作为低压力差运转条件时,压力差判定部判定是否满足所述低压力差运转条件。在主体部形成有将在气液分离空间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导向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回油通路(31f)。在压力差判定部判定满足低压力差运转条件时,排出能力控制部将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能力设定为预先规定的基准排出能力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