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2168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202860.2

    申请日:2009-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外壳(170、263、380)被配置为管状,并且容纳喷射器功能单元(160、260、36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喷射器功能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喷嘴(161、261、361)和主体(162、262、362)。外壳的侧开口(165c、263a、364a)径向穿过外壳(170、263、380)的外周壁表面和内周壁表面,并与主体(162、262、362)的流体吸入开口(162b、262b、362b)连通。外壳侧开口(165c、263a、364a)适应于与吸入开口侧外部设备(15b)连接,流体通过所述外部设备被抽吸入流体吸入开口(162b、262b、362b)。

    喷射器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9216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02860.2

    申请日:2009-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外壳(170、263、380)被配置为管状,并且容纳喷射器功能单元(160、260、36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喷射器功能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喷嘴(161、261、361)和主体(162、262、362)。外壳的侧开口(165c、263a、364a)径向穿过外壳(170、263、380)的外周壁表面和内周壁表面,并与主体(162、262、362)的流体吸入开口(162b、262b、362b)连通。外壳侧开口(165c、263a、364a)适应于与吸入开口侧外部设备(15b)连接,流体通过所述外部设备被抽吸入流体吸入开口(162b、262b、362b)。

    具有喷射器的致冷剂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3820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112058.5

    申请日:2007-06-22

    Abstract: 一种具有喷射器(14)的致冷剂循环装置,包括:用于蒸发流出喷射器的致冷剂的第一蒸发器(15);用于将致冷剂引导到喷射器的致冷剂吸入口的第一通道部分(17、36);位于第一通道部分中的节流单元(18);在节流单元的下游位于第一通道部分中的第二蒸发器(19);用于将从压缩机排出的热气致冷剂引导进第二蒸发器的旁路通道部分(23);设置在旁路通道部分中的旁路打开及关闭单元(24)。此外,第二通道部分(25)在旁路打开及关闭单元的下游从旁路通道部分分支出来,而第一流动控制单元(26a、26b、26c)设置在第二通道部分中,以防止致冷剂通过第二通道部分从第一蒸发器流到第二蒸发器。因此,可以适当地执行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的除霜操作。

    喷射器制冷剂循环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8570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02365.8

    申请日:2007-01-15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制冷剂循环设备,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用于散发从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热量;分支部分,该分支部分用于将散热器下游侧的制冷剂分流为第一流束和第二流束;喷射器,该喷射器包括用于使来自于分支部分的第一流束的制冷剂减压和膨胀的喷嘴部分;减压部分,该减压部分用于使来自于分支部分的第二流束的制冷剂减压和膨胀;以及蒸发器,该蒸发器用于蒸发在减压部分的下游侧处的制冷剂。蒸发器具有被联接到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入口的制冷剂出口。此外,设置了制冷剂散热部分,当减压部分使制冷剂减压和膨胀时,该散热装置用于散发制冷剂的热量。例如,制冷剂散热部分设置在内部热交换器中。

    喷射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31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0388.8

    申请日:2013-11-13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主体部(30),其具有使从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从外部吸引冷媒的吸引用通路(13b)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30b)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在主体部(30)的内部配置的圆锥状的通路形成构件(35),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喷嘴通路(13a),在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扩压通路(13c),并且设有由促进在扩压通路(13c)中流通的冷媒的回旋流动的整流板(38a)构成的回旋促进部。由此,不会导致外形的大型化,且无论制冷循环系统的负荷变动如何都能够发挥较高的喷嘴效率以及较高的升压性能。

    具有喷射器的致冷剂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97099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12058.5

    申请日:2007-06-22

    Abstract: 一种具有喷射器(14)的致冷剂循环装置,包括:用于蒸发流出喷射器的致冷剂的第一蒸发器(15);用于将致冷剂引导到喷射器的致冷剂吸入口的第一通道部分(17、36);位于第一通道部分中的节流单元(18);在节流单元的下游位于第一通道部分中的第二蒸发器(19);用于将从压缩机排出的热气致冷剂引导进第二蒸发器的旁路通道部分(23);设置在旁路通道部分中的旁路打开及关闭单元(24)。此外,第二通道部分(25)在旁路打开及关闭单元的下游从旁路通道部分分支出来,而第一流动控制单元(26a、26b、26c)设置在第二通道部分中,以防止致冷剂通过第二通道部分从第一蒸发器流到第二蒸发器。因此,可以适当地执行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的除霜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