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5474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1466.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光反应单元、环境模拟单元和测量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光反应单元为若干组藻类光反应器,每一组藻类光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浮游藻光反应器和至少一个附生藻光反应器。所述环境模拟单元为为光照、水温和水流环境模拟,其中光照环境为设计同一光源环境下不同组的藻类光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遮光度;水温与水流环境模拟为采用设置于样品光反应单元外部的水流槽,所述水流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测量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深入藻类光反应器水样中。本发明有适用于河流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操作简单,能同时获得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参数,提高实验效率。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提升的自调节生物格栅装置及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216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52954.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河道水质提升的自调节生物格栅装置及应用系统,涉及生态修复和污染水体净化的技术领域;将生物格栅单元用于净化水质,采用弹性连接件作为安装杆与生物格栅单元之间的自调节连接结构,在丰水期或降雨时,河道河流湍急,生物格栅单元绕安装杆沿水流方向旋转向河道所在的岸边,不阻挡水流流动,满足河流丰水期泄洪功能,也不需要拆卸或冲倒自调节生物格栅装置上的任何物质;在降雨或河道湍急水流结束后,生物格栅单元在弹性连接件带动下自动复位,继续净化水质,提升河道水质,而且这种自调节式的配合方式降低了湍急水流对装置的损耗,提高了装置的持久性且能较长时间维持河流水质。

    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1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67092.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模块、厌氧-好氧-缺氧折流式反应器(AOABR)模块、配水模块和组合人工湿地模块。本发明在组合人工湿地模块前端设置AOABR模块,间歇微曝气的AOABR可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有机负荷,降低湿地堵塞风险,提高第一级饱和流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自养菌丰度,保留厌氧氨氧化反应需要的氨氮底物以及在湿地表层创造微氧条件形成亚硝氮底物;低有机物负荷条件还有利于饱和流湿地中反硝化除磷菌与厌氧氨氧化菌互利共生,在低能耗与碳限制的条件下实现氮与磷的耦合协同去除,加上多级饱和与非饱和流湿地组合联用,可使总氮与总磷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

    一种基于Ecospace模型的岛屿生态系统现状评估与发展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8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701919.6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cospace模型的岛屿生态系统现状评估与发展预测方法。首先利用Ecopath模型拟合当前岛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根据模型的输出参数,对岛屿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学方面的评价,同时根据渔业捕捞数据,通过Ecospace模型模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区域分布变化情况。以生态模型为依据进行评价,可以从食物网结构完整性、营养功能多样性、能量传递有效性等角度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描述。评估完成后,利用渔获量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预测岛屿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状况。本发明方法从生态学数量学和能量学角度为目前岛屿生态系统的评估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和技术支持,对岛屿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河流生态系统中鱼类伞护种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8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701941.0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生态系统中鱼类伞护种的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河流中确定参照位点和采样位点,对参照位点和采样位点的鱼类生物进行采集并鉴定;S2.计算指标分值:通过物种中度稀有度和物种共生度指标对步骤S1鉴定出的各类鱼赋值计分;S3.计算各鱼类的物种中度稀有度和物种共生度之和UI,并计算平均值Mean和标注差1sd,目标鱼类伞护种即为UI值大于平均值和标注差之和的鱼类。本发明提供的鱼类伞护种的筛选方法填补了我国对于热带亚热带河流中筛选鱼类伞护种技术的空白,对于后续的生态环境评价具有重大意义。

    生物氧化锰生成微藻及微藻—生物氧化锰体系及其在双酚A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2055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610843822.5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氧化锰生成微藻及微藻—生物氧化锰体系及其在双酚A降解中的应用。本发明生物氧化锰生成微藻Desmodesmus sp.WR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61。所述微藻可利用环境中低价态的锰离子,生成纳米级无定形锰氧化物颗粒,该类生成的锰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可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显著提高BPA的去除效率;同时,所述微藻还可利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氧化锰经还原而释放出的锰离子,实现氧化锰再生。该微藻光合自养,生长迅速,易培养,利用该微藻进行生物氧化锰的生产和再生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可再生等特点,为生物氧化锰在环境修复中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模型和生物操纵技术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34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22260.6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模型和生物操纵技术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法。首先利用ECOPATH模型拟合当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当确定水体中浮游植物或大型水生植物的周年生产量过高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以维持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低初级生产量为基准,针对多余的初级生产量,采用定量投加鱼类消费者的方法,利用鱼类消费者的捕食作用增加对系统内初级生量的消耗,同时产生下行效应以控制初级生产者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修复完成后,利用ECOPATH模型对渔获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当年投加的经济鱼种进行收获,使生态系统维持能量平衡,渔获物可直接带走水体中大量营养盐,并产生一定经济价值。本发明方法从生态学、数量学和能量学角度为目前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修复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和技术支持,对受损水体的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植物根际箱及其在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研究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886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78860.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01G9/028 A01G27/02 C02F3/30 C02F3/32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际箱及其在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研究方面的应用。所述植物根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空间由若干根际隔板插片间隔为根区、近根区、远根区和非根区等不同根际微域分区,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单元,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水位调控单元;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装置。通过调整不同根际微域分区的间隔,实现精确观察和研究离根系不同距离和/或根区土壤和/或间隙水中养分、污染物和/或微生物的差异变化。基于本发明植物根际箱,能够真实地模拟湿地植物生长的水淹生境,保持基质中水的流动状态,并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水位,在对植物尤其是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的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用于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8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56548.X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通过水生植物有无的生态工法营造不同环境条件的河涌系统,利用水流运行中通过连续的无水生植物区与水生植物密植区布置单元,以科学模拟A/O工艺实现自然平流式表面流系统,保证水流均匀推流并充分与水生植物和底质接触,形成连续的好氧、缺氧或厌氧部分,达成连续且充分反应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本发明功能分区明显、对于氮素去除效果较好,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生态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兼具增强水环境观赏性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河涌与乡村水塘的面源污染生态处理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