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8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156548.X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通过水生植物有无的生态工法营造不同环境条件的河涌系统,利用水流运行中通过连续的无水生植物区与水生植物密植区布置单元,以科学模拟A/O工艺实现自然平流式表面流系统,保证水流均匀推流并充分与水生植物和底质接触,形成连续的好氧、缺氧或厌氧部分,达成连续且充分反应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本发明功能分区明显、对于氮素去除效果较好,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生态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兼具增强水环境观赏性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河涌与乡村水塘的面源污染生态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74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1466.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光反应单元、环境模拟单元和测量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光反应单元为若干组藻类光反应器,每一组藻类光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浮游藻光反应器和至少一个附生藻光反应器。所述环境模拟单元为光照、水温和水流环境模拟,其中光照环境为设计同一光源环境下不同组的藻类光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遮光度;水温与水流环境模拟为采用设置于样品光反应单元外部的水流槽,所述水流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测量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深入藻类光反应器水样中。本发明有适用于河流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操作简单,能同时获得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参数,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41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153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利用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在底泥-水界面形成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层,并在覆盖层上种植沉水植物,实现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水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以及底栖生境的重建修复;所述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活性粗骨料:水泥:水=4.02~5.69:1:0.25~0.30;活性粗骨料为沸石、火山石或活性碳。该方法通过活性覆盖层与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能持久有效稳定的控制底泥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内源释放,而且活性覆盖层可以较好的保障底泥覆盖层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为底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利于修复水体后期的底栖生境恢复和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9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56612.4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人工折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利用河流自然生态硝化反硝化脱氮原理,通过沉水植物有无的生态工法营造不同环境条件的表面流系统,通过导流保证水流以折流方式运行,通过连续的无水生植物区与沉水植物密植区串联单元,使水体充分与沉水植物和底质接触,形成连续的好氧、缺氧或厌氧单元,有利于氮素连续且充分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本发明功能分区明显、氮素净化效率高,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生态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兼具增强水环境观赏性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河涌与乡村水塘的面源污染生态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8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5622.2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层叠式垂直流-水平潜流组合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由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两部分构成,按照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在前,水平潜流湿地在后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紧凑的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所述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包括有多层填充不同粒径基质的滤床模块,污水从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的顶部布洒下来,自上而下逐级进入各层滤床模块进行处理,污水到达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的最底层后,通过设置在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底部的穿孔花墙进入后一级水平潜流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最后从水平潜流湿地的上端出水。本发明强化了通风复氧效果,提高了组合湿地污染物处理能力,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并能有效防止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410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21153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利用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在底泥‑水界面形成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层,并在覆盖层上种植沉水植物,实现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水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以及底栖生境的重建修复;所述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活性粗骨料:水泥:水=4.02~5.69:1:0.25~0.30;活性粗骨料为沸石、火山石或活性碳。该方法通过活性覆盖层与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能持久有效稳定的控制底泥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内源释放,而且活性覆盖层可以较好的保障底泥覆盖层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为底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利于修复水体后期的底栖生境恢复和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72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211548.5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系统在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修复中的应用。所述多孔生态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活性粗骨料:水泥:水=4.02~5.69:1:0.25~0.30;所述活性粗骨料为沸石、火山石或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应用时,利用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在底泥‑水界面形成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层,并在覆盖层上种植沉水植物,这样通过活性覆盖层与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能持久有效稳定的控制底泥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内源释放,而且活性覆盖层可以较好的保障底泥覆盖层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为底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利于修复水体后期的底栖生境恢复和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16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0207.3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碳源强化人工湿地对低碳高氮污水脱氮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将废弃的农作物或者湿地植物秸秆作为碳源水解,将水解液投加至人工湿地,提高低碳高氮污水的脱氮效率。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投加碳源的方式科学合理,很好地实现利用植物碳源强化人工湿地对低碳高氮污水脱氮的效果。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植物碳源廉价易得,释碳能力强,生物反硝化脱氮效果好,水解液制备简单实用,且碳源投加方式持续运行能力强,维护简单,二次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以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43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015801.5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FS1在染料脱色方面的应用。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FS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561。本发明所述菌株生长迅速,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广谱的染料降解能力,对多种染料都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培养10h即能达到最大脱色率,脱色率可达90%以上,最大脱色浓度达5000mg/L。将本发明菌株应用于印染废水以及相关的染料废水脱色处理,能有效避免难于自然降解的染料分子直接进入水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且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率和应用前景。本发明首次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应用于染料降解,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解决染料污水处理尤其是脱色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74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1466.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光反应单元、环境模拟单元和测量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光反应单元为若干组藻类光反应器,每一组藻类光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浮游藻光反应器和至少一个附生藻光反应器。所述环境模拟单元为为光照、水温和水流环境模拟,其中光照环境为设计同一光源环境下不同组的藻类光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遮光度;水温与水流环境模拟为采用设置于样品光反应单元外部的水流槽,所述水流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测量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深入藻类光反应器水样中。本发明有适用于河流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操作简单,能同时获得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参数,提高实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