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氧传递速率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6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46991.0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氧传递速率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法,从人工湿地面积以及保证后续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的角度出发,以某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数据作为基础,同时考虑进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等多变量,计算需氧量负荷LON和氧传递速率OTR,采用温度修正系数修正氧传递速率,以削弱温度在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的影响,构建需氧量负荷和氧传递速率的拟合关系,基于此拟合关系的拟合系数及进出水的污浊指数,得出目标人工湿地最终的设计面积,依据不同修正系数下该湿地模拟出水和实测出水的污浊指数拟合度,确定最佳温度修正系数,利用该最佳温度修正系数构建不同温度下该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模式,保证人工湿地对污染负荷预测去除效果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氧传递速率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646991.0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氧传递速率的人工湿地设计方法,从人工湿地面积以及保证后续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的角度出发,以某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数据作为基础,同时考虑进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等多变量,计算需氧量负荷LON和氧传递速率OTR,采用温度修正系数修正氧传递速率,以削弱温度在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的影响,构建需氧量负荷和氧传递速率的拟合关系,基于此拟合关系的拟合系数及进出水的污浊指数,得出目标人工湿地最终的设计面积,依据不同修正系数下该湿地模拟出水和实测出水的污浊指数拟合度,确定最佳温度修正系数,利用该最佳温度修正系数构建不同温度下该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模式,保证人工湿地对污染负荷预测去除效果的可靠性。

    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1118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34090.5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本发明是自上而下将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储水池组合成立式结构,通过布设水位监控器以控制循环泵的运行工况,实现污水的循环处理,并搭配继电器以控制调节每批次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时间。本发明与传统的人工湿地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大、低能耗、易操作和快速去除污染物的优点,其常规水质出水指标CODCr、SS、TN、NH4+~N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所限定的浓度阈值(GB18918‑2002),出水农药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水重金属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GB3838‑2002)。本发明还实现了人工湿地类污水的自动化处理,解决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氮污染物单次通过人工湿地去除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641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153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利用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在底泥-水界面形成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层,并在覆盖层上种植沉水植物,实现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水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以及底栖生境的重建修复;所述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活性粗骨料:水泥:水=4.02~5.69:1:0.25~0.30;活性粗骨料为沸石、火山石或活性碳。该方法通过活性覆盖层与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能持久有效稳定的控制底泥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内源释放,而且活性覆盖层可以较好的保障底泥覆盖层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为底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利于修复水体后期的底栖生境恢复和重建。

    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1118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34090.5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本发明是自上而下将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储水池组合成立式结构,通过布设水位监控器以控制循环泵的运行工况,实现污水的循环处理,并搭配继电器以控制调节每批次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时间。本发明与传统的人工湿地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大、低能耗、易操作和快速去除污染物的优点,其常规水质出水指标CODCr、SS、TN、NH4+~N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所限定的浓度阈值(GB18918-2002),出水农药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水重金属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GB3838-2002)。本发明还实现了人工湿地类污水的自动化处理,解决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氮污染物单次通过人工湿地去除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1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67092.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模块、厌氧-好氧-缺氧折流式反应器(AOABR)模块、配水模块和组合人工湿地模块。本发明在组合人工湿地模块前端设置AOABR模块,间歇微曝气的AOABR可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有机负荷,降低湿地堵塞风险,提高第一级饱和流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自养菌丰度,保留厌氧氨氧化反应需要的氨氮底物以及在湿地表层创造微氧条件形成亚硝氮底物;低有机物负荷条件还有利于饱和流湿地中反硝化除磷菌与厌氧氨氧化菌互利共生,在低能耗与碳限制的条件下实现氮与磷的耦合协同去除,加上多级饱和与非饱和流湿地组合联用,可使总氮与总磷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

    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1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367092.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模块、厌氧‑好氧‑缺氧折流式反应器(AOABR)模块、配水模块和组合人工湿地模块。本发明在组合人工湿地模块前端设置AOABR模块,间歇微曝气的AOABR可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有机负荷,降低湿地堵塞风险,提高第一级饱和流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自养菌丰度,保留厌氧氨氧化反应需要的氨氮底物以及在湿地表层创造微氧条件形成亚硝氮底物;低有机物负荷条件还有利于饱和流湿地中反硝化除磷菌与厌氧氨氧化菌互利共生,在低能耗与碳限制的条件下实现氮与磷的耦合协同去除,加上多级饱和与非饱和流湿地组合联用,可使总氮与总磷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

    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6410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21153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方法,利用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在底泥‑水界面形成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层,并在覆盖层上种植沉水植物,实现对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水体底泥的原位持续修复,以及底栖生境的重建修复;所述活性多孔生态混凝土覆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活性粗骨料:水泥:水=4.02~5.69:1:0.25~0.30;活性粗骨料为沸石、火山石或活性碳。该方法通过活性覆盖层与沉水植物的协同作用,能持久有效稳定的控制底泥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内源释放,而且活性覆盖层可以较好的保障底泥覆盖层的整体结构完整性,为底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利于修复水体后期的底栖生境恢复和重建。

    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847346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395251.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同时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模块、厌氧-好氧-缺氧折流式反应器(AOABR)模块、配水模块和组合人工湿地模块。本实用新型在组合人工湿地模块前端设置AOABR模块,间歇微曝气的AOABR可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有机负荷,降低湿地堵塞风险,提高第一级饱和流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自养菌丰度,保留厌氧氨氧化反应需要的氨氮底物以及在湿地表层创造微氧条件形成亚硝氮底物;低有机物负荷条件还有利于饱和流湿地中反硝化除磷菌与厌氧氨氧化菌互利共生,在低能耗与碳限制的条件下实现氮与磷的耦合协同去除,加上多级饱和与非饱和流湿地组合联用,可使总氮与总磷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