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34377.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1/18 , C12N11/16 , C12N9/42 , C12N9/24 , C07K19/00 , C12N15/81 , C12P19/14 , C12P19/00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活性提高的纤维小体及其组装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肠杆菌分别异源表达含对接模块的木聚糖酶AExynM‑Doc1以及含对接模块的葡聚糖酶EG1‑Doc2;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粘连蛋白Coh1‑Coh2,获得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将重组蛋白AExynM‑Doc1、EG1‑Doc2与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混合,通过AExynM‑Doc1、EG1‑Doc2分别与Coh1、Coh2的结合,完成纤维小体的体外组装。本发明将具高催化活性的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结合在纤维小体的脚手架蛋白中,大大提升了两种酶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素。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610747187.0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鲁氏不动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方法。该引物核苷酸序列分别为:TTATTTGATCAGGCGCAAAG和CGTTTCTTGCCATCCCATTTA;该检测方法包括:1)提取待测样品DNA;2)以该DNA为模板,使用上述引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鲁氏不动杆菌,且在55℃退火阶段收集荧光值Ct样品值;3)根据模式细菌浓度为×102、×103、×104、×105、×106、×107时对应的Ct标准值,建立鲁氏不动杆菌的细菌数lg标准与Ct标准值的标准曲线,并根据Ct样品值,在标准曲线上确定样品中的鲁氏不动杆菌的数量。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到×102cfu/mL,检测方法快速准确、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088128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59202.5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猪肉保鲜剂,由竹醋液、壳聚糖、茶多酚复配制得,具体过程为用蒸馏水配制复合保鲜剂,其中竹醋液终浓度为1~2%(V/V);壳聚糖终浓度为0.6~1.2g/100mL,所述壳聚糖需溶解在0.3~0.8%乙酸溶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0.6~1.2g/100mL。本发明确定了竹醋液-壳聚糖-茶多酚复配液应用于冷却猪肉保鲜的最佳配方,可使冷却猪肉货架期由原来6d延长至16d以上,此可见该保鲜剂成功地延长了冷却猪肉的货架期。对保障冷却猪肉的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94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770238.7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58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奶牛生产寿命进行辅助选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样品中提取DNA;2)以提取的DNA为样本,使用用于奶牛生产寿命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3)检测步骤2)中的PCR产物的序列,根据CXCR1基因第816位点的SNP突变,判定其样品的基因型为AA,AC或者CC型。本发明首次披露了CXCR1‑816的SNP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在对奶牛生产寿命进行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计分子标记引物时使用的CXCR1基因与奶牛生产性能、免疫和疾病等性状密切相关,其SNP突变标记点与奶牛生产寿命显著相关,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因而可以有效地针对奶牛生产寿命对种牛进行辅助选择,以提高后代奶牛的生产寿命,并间接地提高产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22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817417.0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公开了奶牛CXCR1基因816bp处A/C突变作为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的应用,并进一步提供了检测该分子标记的两种方法。将本发明公开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辅助育种中,可以增加母牛产犊次数,从而减少因淘汰奶牛而购买其他奶牛的所产生的费用,如本发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其间接产值可增加近80亿元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7597.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5/071 , A61K31/205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丙酰肉碱(Propionyl carnitine,PLC)在提高乳腺上皮细胞内十五烷酸(C15:0)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代谢技术领域,PLC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增殖和甘油三酯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引起BMECs内C15:0含量的显著升高,PLC可促进BMECs内脂肪酸代谢,如脂肪酸链的延长、脂肪酸去饱和及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并在小鼠水平验证了PLC促进乳脂中C15:0积累,本发明为提高牛奶营养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C15:0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609722.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荷斯坦牛优质高产的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NP分子标记位于荷斯坦牛基因组的13号染色体上,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第33012位点,突变碱基为T或C,同时利用该分子标记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同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对992头荷斯坦牛进行基于SNP的基因分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SNP与泌乳性状和体细胞评分(SCS)之间的相关性。本发明发现了牛ACSS2对产奶性状的多效作用,针对SNP等位基因发现了不同的优势基因型,对后续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1334377.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1/18 , C12N11/16 , C12N9/42 , C12N9/24 , C07K19/00 , C12N15/81 , C12P19/14 , C12P19/00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活性提高的纤维小体及其组装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肠杆菌分别异源表达含对接模块的木聚糖酶AExynM‑Doc1以及含对接模块的葡聚糖酶EG1‑Doc2;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粘连蛋白Coh1‑Coh2,获得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将重组蛋白AExynM‑Doc1、EG1‑Doc2与重组酵母EBY100/Coh1‑Coh2混合,通过AExynM‑Doc1、EG1‑Doc2分别与Coh1、Coh2的结合,完成纤维小体的体外组装。本发明将具高催化活性的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结合在纤维小体的脚手架蛋白中,大大提升了两种酶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素。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609722.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荷斯坦牛优质高产的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NP分子标记位于荷斯坦牛基因组的13号染色体上,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第33012位点,突变碱基为T或C,同时利用该分子标记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同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对992头荷斯坦牛进行基于SNP的基因分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SNP与泌乳性状和体细胞评分(SCS)之间的相关性。本发明发现了牛ACSS2对产奶性状的多效作用,针对SNP等位基因发现了不同的优势基因型,对后续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01409.5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重PCR鉴别牛奶中三种细菌的检测方法。该通过多重PCR鉴别牛奶中三种细菌的检测方法通过四步操作,可以达到快速同时检测牛奶中三种病原菌的鉴别。第一步:从牛奶中抽提DNA,并进行洗脱获得纯净的DNA模板;第二步:将获得的DNA加入反应模块(96孔板)中根据反应所需试剂含量配比制作PCR反应体系;第三步:将反应模块放置入PCR扩增仪,设置PCR反应条件,开始PCR扩增;第四步:将扩增产物加入凝胶电泳,获得PCR试验结果,根据片段大小判断细菌种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