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移动厕所污水净化及资源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6385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046525.3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一体化移动厕所污水净化及资源回收装置,它涉及污水净化及资源回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移动厕所污水净化方法净化效果差易散发臭气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移动厕所便池、厌氧池、滴滤池和电容器;其中厌氧池底为阳离子交换膜并在其侧壁上设置溢流孔,移动厕所便池的出水管伸入厌氧池中并套有第一孔板,在第一孔板与厌氧池底之间填加活性炭颗粒填料Ⅰ并设置第一碳刷电极;滴滤池的侧壁上设置通风口,底部设置排水口,出水口上方设置第二孔板,同时在滴滤池内装填火山岩填料,在滴滤池上部嵌入第二碳刷电极并装填活性炭颗粒填料Ⅱ;将电极连接成回路。将污水泵入该装置中,污水流经厌氧池、滴滤池后排出,完成污水处理。

    一种电磁轨道炮综合仿真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399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70910.8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一种电磁轨道炮综合仿真平台及方法,本发明涉及电磁轨道炮综合仿真平台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电磁轨道炮进行全弹道仿真、模型验证、仿真优化、仿真试验设计、射击精度分析与评估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电磁轨道炮综合仿真平台包括电磁轨道炮仿真子系统、模型验证子系统、仿真优化子系统、试验设计子系统、射击精度分析与评估子系统;所述电磁轨道炮仿真子系统包括:弹丸模块;轨道模块;脉冲功率电源模块;电枢模块;目标模块;参数配置模块;仿真过程管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本发明应用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

    一种苄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44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5479.7

    申请日:2015-04-14

    Inventor: 杨超 李伟 夏吾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01 C07C43/205

    Abstract: 一种苄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苄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合成苄醚类化合物的方法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方法:一、将苄基硅烷化合物、氧化剂和光反应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抽真空后充入氮气保护,再将碱类化合物和醇类试剂通过注射器加入到反应器中,置于可见光下照射,室温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磁力搅拌,反应完成后将得到的反应液过滤,然后对过滤得到的液体进行浓缩至除去溶剂,得到浓缩液;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浓缩液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洗脱剂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液,完成苄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得到苄醚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反应产率高,最高可达到93%。

    低浓度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10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41961.7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低浓度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它涉及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对氮、磷元素处理效能低和易造成污泥损失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竹节型好氧外筒、厌氧内筒、三相分离筒、竹节型镂空筒、布水器、集气罩、输气管、排泥斗、排泥管、S型连接管;其中厌氧内筒设置在竹节型好氧外筒中,三相分离筒的底部与厌氧内筒的顶部相连;竹节型镂空筒在厌氧内筒中,在竹节型好氧外筒装填填料,竹节型镂空筒中装填写厌氧颗粒污泥和填料的混合物。方法:污水先通入到厌氧内筒中,与镂空筒内的厌氧颗粒污泥作用后,上升至三相分离筒内分离,出水滴入竹节型好氧外筒内好氧处理,完成处理。本装置及方法用于低浓度污水处理。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全向微带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61739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0494.4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全向微带阵列天线,它涉及一种全向微带阵列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全向微带阵列天线。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微带天线体积较大,不适合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蓝牙系统以及无线定位系统的天线和天线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介质板、五个等腰梯形微带片、五个第一长条形微带片、五个倒置等腰梯形微带片和五个第二长条形微带片,介质板是长方形板体,五个第一长条形微带片和五个等腰梯形微带片沿介质板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列印刷在介质板的正面上,且每个第一长条形微带片的上端与相邻近的一个等腰梯形微带片下底边的中部连接。本发明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防倒塌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4292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325933.4

    申请日:2011-10-24

    Abstract: 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防倒塌加固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加固方法,针对全钢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在超越罕遇地震的极限情况下易出现框架柱屈曲失稳并导致结构体系连续垮塌问题。方法:一、在待加固的全钢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中的相邻两个框架梁之间的H型钢框架柱的凹槽内增设两个纵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与H型钢框架柱的翼缘及梁柱节点横向加劲肋全熔焊透成为一体;二、进行钢质约束构件加工;三、在H型钢框架柱的外围组装及定位钢质约束构件,钢质约束构件与H型钢框架柱之间留有间隙s。本发明能有效防止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在超越罕遇地震极限情况下失稳破坏,抗倒塌能力强。本发明用于框架-防屈曲支撑体系防倒塌加固。

    一种基于HLA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31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145445.5

    申请日:2011-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LA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电磁轨道炮、目标、仿真运行控制、过程监视、数据记录和回放及视景显示六个子系统。使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可以对电磁轨道炮的各个组成部件的状态变化从数据、曲线和视景多角度分析,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过程、弹丸的飞行过程和击毁目标的过程等多个过程全景展示,对仿真过程和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与调节,支持了电磁轨道炮的系统分析。本发明可根据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任务和应用目的,通过配置不同的仿真子系统,实现不同用途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因而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感应电机的转速与参数同时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5402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09350.0

    申请日:2011-01-17

    Abstract: 感应电机的转速与参数同时辨识方法,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控制系统中采用观测器获得感应电机的转速与参数信息时,由于观测器所使用的感应电机状态方程的阶数高,造成观测器的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本发明将感应电机中的状态变量中涉及的七个变量拆分为分别由六个变量组成的两个状态变量,再通过第一串行双EKF观测器和第二串行双EKF观测器分别进行观测实现辨识,两个串行双EKF观测器交替运行,设定一个计算周期占用两个采样周期,并在一个计算周期的第一采样周期中运行第一串行双EKF观测器,第二采样周期中运行第二串行双EKF观测器。本发明用于感应电机转速与参数的辨识。

    一种基于HLA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3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45445.5

    申请日:2011-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LA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电磁轨道炮、目标、仿真运行控制、过程监视、数据记录和回放及视景显示六个子系统。使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可以对电磁轨道炮的各个组成部件的状态变化从数据、曲线和视景多角度分析,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过程、弹丸的飞行过程和击毁目标的过程等多个过程全景展示,对仿真过程和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与调节,支持了电磁轨道炮的系统分析。本发明可根据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任务和应用目的,通过配置不同的仿真子系统,实现不同用途的电磁轨道炮仿真系统,因而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以电流传感器为基础的感应电机转矩波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8698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5106.6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一种以电流传感器为基础的感应电机转矩波动识别方法,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测量感应电机的负载转矩的方法存在安全性差、可靠性差、安装条件受限、结构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一、利用电流霍尔传感器采样感应电机的三相定子电流;二、给定转子初始角度,进行坐标变换,分解为假定励磁电流分量和假定转矩电流分量;三、给感应电机施加周期性固定扰动,并多次改变转子初始角度,获得对应的假定励磁电流分量和假定转矩电流分量,当获得的某一个转子初始角度对应的假定励磁电流分量的变化量趋近于零时,将过该转子初始角度对应的假定转矩电流分量作为实际转矩电流分量;四、根据三获取的实际转矩电流分量估算感应电机的负载转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