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17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96187.5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14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51 , C22C30/00 , B22F1/0003 , B22F2003/145 , B22F2201/20 , B22F2201/11
Abstract: 一种抗高温氧化损伤ZrB2-SiC-ZrC-W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它属于工程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温氧化损伤ZrB2-SiC-ZrC-W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现有ZrB2基陶瓷材料在超过1600℃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准备原料;二、混合、球磨,得到浆料;三、干燥、研磨,得到混合粉料;四、热压烧结,得到ZrB2-SiC-ZrC-W复相陶瓷。优点:一、致密度大于99%;二、与现有ZrB2基陶瓷材料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抗高温氧化损伤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抗高温氧化损伤ZrB2-SiC-ZrC-W复相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01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238580.3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83/00 , C09D133/00 , C09D175/04 , C23C18/2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铜前处理所用涂料及工艺,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所用涂料及利用其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所述涂料由15~40wt%溶剂型树脂、35~50wt%铜粉、0.1~1wt%消泡剂、0.5~1wt%润湿分散剂和20~40wt%溶剂组成。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化学除油、涂覆涂料层、粗化、活化。本工艺的优点在于利用该工艺进行处理后再化学镀铜,所得镀层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合力好;涂料层对镀层性能影响小;能直接在化学镀铜溶液中起镀而不需要钯活化,适合用作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电镀低应力厚金属层的前处理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488861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1268.3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膜污染及膜光催化改性方法存在膜孔阻塞、催化剂不稳定、光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将微滤膜放入反应腔室中进行加热;二、制备第一沉积层;三、制备第二沉积层;四、制备总沉积厚度为10~800nm,即完成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本光催化改性微滤膜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较强,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可同时降解膜污染物及水中有机污染物,延缓膜污染的同时提高水质。本发明应用于膜的改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48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5618.9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D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硫酸盐电镀锡添加剂及其镀液,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成分:0.1-200mg/L消泡剂、0.1-50g/L细晶剂、0.01-20g/L走位剂、0.1-40g/L抗氧剂;所述镀液包括如下成分:硫酸亚锡5-100g/L,硫酸0.1-100ml/L,添加剂:0.1-200mg/L消泡剂、0.1-50g/L细晶剂、0.01-20g/L走位剂、0.1-40g/L抗氧剂。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不含阴、阳离子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聚甲醛及聚环氧乙烷以及聚环氧丙烷的均聚物、醛类、杂环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多氨基羧酸、硫氨基酸以及任何有机溶剂。本发明添加剂组成的镀液能在线速度为0-800m/min条件下,获得结晶细致,覆盖均匀的亚光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48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5617.4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D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电镀锡用镀液,所述镀液包括如下成分:5-100g/L甲基磺酸锡、10-100mL/L甲基磺酸、0.1-20ml/L硫酸、0.1-200mg/L消泡剂、0.1-50g/L细晶剂、0.01-20g/L走位剂、0.1-40g/L抗氧剂。本发明的镀液分散和深镀能力优良,能够满足高速镀锡生产线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镀锡量(≈0.7g/m2)以节约资源,此外镀液铁离子和氯离子容忍极限含量最高分别可达20g/L、1000ppm。本发明得到的镀液比未加细晶剂的镀液稳定,镀液使用、放置数周后仍然可以得到良好的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46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5236.X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检验印刷电路板黑孔化工艺效果的实验板及检验方法,本文涉及检验印刷电路板黑孔化工艺效果的装置和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黑孔化工艺的检测方法依赖于带有喷流设备的黑孔生产线,制作切片费时费力,出现问题时维护和调整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验板由矩形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和铜箔组成,板面的两侧带有铜箔,在板面中部有一条标记线,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的四周边缘带有可扳开的V形挖槽。检验方法:用待检验的印刷电路板黑孔化工艺将实验板标记线以下部分进行黑孔化处理后,测试导电碳层电阻值初步判断,然后用待验证的电镀工艺对实验板标记线以下部分进行电镀;测试碳层上铜的覆盖率来判断黑孔化效果。本实验板及检验方法可用于电镀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345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250069.0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通过浸镍活化在PCB铜电路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的铜电路表面化学镀镍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PCB制备过程中铜电路表面化学镀镍必须采用贵金属钯进行活化所导致的活化液稳定性低、易发生渗镀以及PCB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方法:一、用硼酸、有机酸或其钠盐、含硫化合物和硫酸镍配制浸镍液;二、PCB板前处理;三、浸镍活化及化学镀镍。本发明的浸镍液中添加了含有C=S基团的化合物,可以改变铜和镍之间的电位关系,能够在铜表面实现金属镍的快速自发沉积得到催化层。本发明的方法用的浸镍活化法成本低,活化液稳定性高且避免了化学镀镍过程中渗镀现象的发生,可用于PCB铜电路表面的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19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10073348.2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7
Abstract: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温固相法制备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难以获得较高容量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将二水草酸亚铁、锂源和磷酸源混合,再混入蔗糖,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粉碎,加水混和,二、保温,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三、煅烧,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在0.1C放电时,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2mAh/g,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逐渐增大,从142mAh/g增长到148mAh/g,之后容量基本稳定不变,30个循环后,容量没有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1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073348.2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7
Abstract: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温固相法制备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难以获得较高容量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将二水草酸亚铁、锂源和磷酸源混合,再混入蔗糖,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粉碎,加水混和,二、保温,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三、煅烧,细化,离心沉淀,真空干燥。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在0.1C放电时,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2mAh/g,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逐渐增大,从142mAh/g增长到148mAh/g,之后容量基本稳定不变,30个循环后,容量没有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51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29936.0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5D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复合添加剂,由三价稀土化合物、硅烷偶联剂和多元羧酸盐组成,其中稀土化合物是硝酸铈、硝酸钕、硝酸镧中的一种或两、三种,用量0.1%~1%;多元有机羧酸盐是酒石酸盐、柠檬酸盐、植酸盐、乳酸盐、草酸盐的一种或两种,用量5%~20%;偶联剂添加剂是一种带有机官能团的硅烷,用量1%~8%。本发明复合添加剂,可用于硅酸盐、磷酸盐及铝酸盐等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各种碱性体系,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即可进行镁合金的微弧氧化。在相同的氧化工艺条件下,用这种添加剂所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耐3.5%NaCl溶液浸泡400h不出现腐蚀,且膜层的硬度保持不变。
-
-
-
-
-
-
-
-
-